風華絕代的殿堂級巨星—–張國榮個人簡介

2023-05-21張國榮

他是當之無愧的殿堂級巨星,他的影響力從未被超越,它扶攜了香港娛樂圈近一半的明星,被人尊稱為‘哥哥’。但他那麼高的成就與他的人品相比起來卻不足掛齒。他就是風華絕代張國榮。

1956年9月12日,張國榮出生在香港,他的家庭相對富裕,他的父親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縫大王張活海,他的家里共有十個兄弟姐妹,張國榮最小。

1969年,張國榮到英國留學,他的父親希望他的兒子繼承他的家族企業,所以就讓張國榮選擇學習紡織專業。但在他大一那年,父親突然中風,張國榮迅速回港,學業也就此中斷

張國榮

1977年的時候,亞洲電視台舉辦了亞洲業餘歌唱比賽。張國榮想去試一試,但他卻沒有參賽報名費,是一個被張國榮稱為六姐的傭人,給了他20塊錢,讓他打車去。憑藉著一首《American Pie》成功贏得了比賽的亞軍,冠軍則是鍾偉強。之後兩人簽約亞洲電視,張國榮也算是一隻腳踏進了娛樂圈。香港娛樂圈有一句名言『張國榮也要熬十年』。剛入圈的張國榮也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那時候他要從贊助商那裡拿衣服,但卻沒人搭理他,張國榮被無視了將近一個小時,而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1978年,張國榮發行了他人生中第一張英文唱片《Day Dreaming》結果卻銷量慘淡,一塊錢一張票都沒人買,在演唱會上也被人噓得很慘。這樣的困境持續了幾年。

張國榮

在1982年,張國榮跟隨他的恩師黎小田到華星唱片公司,認識了他以後的經紀人陳淑芬。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貴人在扶持,張國榮當然也不例外。在陳淑芬的龐大人脈圈的影響下,張國榮也逐漸嶄露頭角。

終於在1984年,張國榮以一首《monica》入選了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從此一炮而紅。

張國榮

1985年在紅館連續開了十場個人演唱會,1986年更是跟校長譚詠麟正面對決,開創了「張譚爭霸」的劃時代局面。兩派歌迷、粉絲也常展開激烈的爭吵,不是吵就是罵,甚至是肢體上的衝突。以至於雙方打到了白熱化,這情況是非常罕見的。不過二人在競爭中也展現出了超凡的偶像魅力,譚詠麟、張國榮二人基本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二人憑著自己超高的人氣直接跨過明星的門檻,成為香港樂壇兩大殿堂級巨星。

最後,在1987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而張國榮在1989年宣布正式退出樂壇而結束了這場世紀大戰。畢竟孤掌難鳴,那時承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只因他稱霸了香港樂壇。在1987-88年,很多人把死人的金銀衣服和紙放在張國榮家門前,而且當時整個娛樂圈一片混亂,不知道會不會存在社團危險。由於種種原因,雖然不甘願,但張國榮還是選擇隱退,隨後連續舉辦了33場告別演唱會。

張國榮

張國榮非常沉迷於表演,他喜歡在舞台上展現自己。經過幾年的沉澱,在歌迷不斷的呼喚下,張國榮也不再等待了,選擇在1995年復出樂壇,他說:「我以前做事很緊張。尤其是人多的時候,便會驚慌失措,但現在的我不會再這樣了,也許今天我追求的東西與往常已經不再相同,我是性情中人,不會為別人而改變自己」。之後張國榮的表演愈發性感、曖昧、浮華、妖艷,完全顛覆了張國榮在歌迷粉絲心中白馬王子的形象。他大膽地服裝和創意讓人明白,其實藝術的表演形式非常多元,尤其是和梅艷芳合作的《芳華絕代》,更是成為樂壇至今都無法超越的經典作品。

張國榮的存在也證明了一句話『活到極致的人必定是雌雄同體的』。不只是在樂壇,他在電影界的成就也獲得了國際認可,尤其是在《霸王別姬》中飾演的程蝶衣,憑藉精湛的演技,《霸王別姬》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坎城國際影展金棕櫚獎的電影。為了塑造自己的角色,他也特地去學習了國語和戲曲表演。當時,張國榮僅以一票之差落選了坎城影展影帝。鞏俐表示是委員會為了分散獎項,不能所有的獎項都頒給《霸王別姬》。之後張國榮更是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和東京國際影展的評委,在整個亞洲都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其實他的成就是不需要過多敘述的,因為和他的人品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張國榮

他喜歡交朋友,他提攜的後輩也不計其數,梁朝偉、劉嘉玲、張衛健、古天樂、莫文蔚、陳奕迅、古巨基、四大天王等等。張國榮更是把四大天王中的黎明當作親弟弟。曾經有人用這樣一句話概括張國榮說:「 和他的才華比起來,他的容貌不值一提;和他的人格品質比起來,他的才華又不值一提 」。

在1988年時張國榮隻身去探望了身患骨癌的歌迷,不讓記者跟踪報道,直到2009年,醫院編寫紀念刊物,事情才被曝光。著名京劇藝術家張曼玲曾這樣評價過張國榮:「他見到我說的第一句就是,張老師,擁抱一下,真的是一個很自然、很大方、很親切的這麼一個年輕人 」。而身為香港的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每次看到張國榮時都會親吻他。黃霑曾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有這樣一句‘ 藝人之中我最疼愛張國榮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夠受到所有人的好評,上到頂級大牌導演,下到劇組工作人員,每一個人的名字他都能記住,跟他接觸過的每一個人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如果說一定要給張國榮一個定位的話,我感覺張國榮影片的御用攝影師杜可風總結的最精準“ 張國榮是…….一切”,因為他的人實在太好了,用所有好的詞語來形容他都不為過,所以杜可風想了很久。

張國榮

然而,這個意味著一切的人,卻在2003年4月1日下午06:43,從香港東方文化酒店24樓的健身中心跳下,結束了他輝煌、短暫的一生,年僅46歲。他過世的那天恰巧是愚人節,消息一傳出,很多人都不相信,認為這是在開玩笑。是啊,如果這只是一個玩笑的話,那該多好啊,但是殘酷的現實還是擺在了我們面前,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只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而他的死因和他有抑鬱症有很大的關係。他為了治療憂鬱症,什麼方法都嘗試過,但被沒有什麼好轉。朋友形容他發病的時候,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給撕開了一樣,我不知道他是用什麼樣的毅力堅持下來的,才能這樣在粉絲面前依舊談笑風生。

張國榮

也許他想把最好的一面留給這個世界,他有美貌,但不以美貌為榮;他有才華,但從不恃才傲物;他真誠待人,但並不任人欺辱;他喜歡交友,但從不虛與委蛇;他需要很多的愛,但懂得先去付出;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始終忠於愛情。他是天王巨星,但追求的唯有藝術,他取得了無數的成就,但依然想超越自我,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完美的人,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張國榮,也許應該換個稱呼叫他比較親切。在了解他之後,我喜歡稱呼他為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