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張若昀、王陽主演的歷史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上映5天全網熱度排名第三!
不得不說,這部劇非常真實的還原了明代的官制、政治、經濟、民生等議題,其貼合程度讓人驚嘆,以至於差點看不懂!
圖片來自網路
劇中關於歷史細節是非常考究的。就比如上圖出現了六位官員,他們每個人官服的顏色代表了他們的職位高低。在明代,一至四品緋袍,五至七品青(青即藍)袍,八、九品綠袍。而衣服中間的繡樣也會依品級劃分,如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在座次上,緋者居中位,一眼能看出誰的官職最高。
圖片來自網路
不只是場景道具髮飾服飾,演員的台詞也非常有歷史底蘊。上圖中,王陽飾演的程仁清是一名狀師,為人討公道。就像我們現實中的律師一樣,在訴訟中依賴的是法律條文,而王陽說的就是明朝的法律──洪武憲綱事類。
所謂洪武憲綱事類,是明朝的監察法,其中對監察官的地位、選用、職權範圍、權威保障、行使權力的方式都有非常具體的規定。它一方面是監察官行使職權、糾彈劾百官的法律依據,同時也是監察機關長官考察監察人員是否有違法失職行為的準則。
圖片來自網路
類似的台詞還有非常多。像我們熟悉的「黃老之學」和「致仕」都是不需要查閱資料就能消化理解的。前者為黃帝學說和老子學說的結合,強調無為而治。後者就是簡單的「退休老幹部」的意思了。
圖片來自網路
但還是存在著大部分台詞涉及到的歷史知識屬於我們的盲區,在看劇的時候無形中會增加閱讀成本,進而降低對整體劇情的把握程度,出現對劇情「不感冒」的現象。
圖片來自網路
例如這位演員說:您可是我們金安府的佐貳官。這句話的語氣聽起來就是奉承的話,對方的官職顯然高人一等。但佐貳官是什麼官,到底有多高?我們其實並不清楚。
圖片來自網路
再來就是張若昀飾演的帥家墨和費啟鳴飾演的豐寶玉一起前往省城提告之時,劇中直接拋出大段的官制、官職和告官的流程。不說劇中的豐寶玉沒明白,劇外的我們也很難捋清楚。到最後的片段核心卻是為了突顯用銀錢打通關係的重要性。
圖片來自網路
考慮到觀眾可能有對台詞的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劇中不少片段就安插了解釋說明的內容。例如什麼是架閣庫、這個打鐵拋出火花的場景是什麼緣故,都做了比較好的解釋。讓觀眾看明白,也能更有代入感的觀劇。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優秀的歷史劇很多,能把歷史知識講對、講有趣的很少。 《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儘管本意也並不是科普歷史知識,但其中的「含金量」也真的令人大吃一驚。雖然劇集只有14集,這樣短小的故事能有明確的歷史架構和精緻的服道化也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