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元末明初時期江湖武林因這句口號而風雲再起,天下熙熙皆為利,江湖人士絕大多數都是積極進取之人,為了所謂「武林至尊」他們你爭我奪,成名高手固然死了不少,那些尋常角色更是死傷無數。小說結尾張無忌識破眾人陰謀,帶領明教弟子驅胡保民,並重新得到了倚天劍、屠龍刀這對刀劍,於此時他也悟出了那段口號的真諦。
張無忌又說:「武林傳言之中,尚有兩句話道:『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屠龍刀與倚天劍中所藏的秘密,除兵書外,尚有一部武功秘籍。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倚天劍之一擊。
徐達聽完以後汗流浹背?為何如此?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張無忌這句話裡的威脅味道,他的意思很明了,你徐達日後如果做什麼荼毒百姓的事情,我張無忌第一個饒不了你!你手握重權,可擋得住我張無忌的絕世神功嗎?張無忌這段話既是說給徐達聽,也是說給朱元璋、常遇春等一批明教弟子聽,也許正是因為這段話,張無忌最終落得一個悲慘結局,歷史真實人物「觀音奴」是最大的關鍵所在!
一、金書遵循歷史但不竄改歷史
金庸先生常在小說裡摻雜一些歷史事件,《天龍八部》裡的段譽,本人正是歷史上的大理宣仁皇帝;郭靖、楊康的名字由「靖康之恥」而來;歷史上蒙哥馬利死在襄陽城外,而金老先生則偷換概念讓楊過來完成這項使命。金庸先生很尊敬歷史,但並沒有篡改歷史,所以段譽最後的確又出家了;郭靖雖然武功蓋世,但襄陽城還是被攻破了,歷史大勢不可抵擋;張無忌雖然是明教教主,但最後的皇帝卻被朱元璋當去,同樣歷史大勢無法扭轉。
小說中趙敏的原型是誰?大家都知道,她的哥哥是王保保,而王保保的妹妹便是歷史上的“觀音奴”,此女後來被朱元璋“擒拿”,並許配給自己的日子朱樉,朱樉死後,“觀音奴」給他殉道。
金庸尊重歷史不篡改歷史,那麼趙敏的結局就應當和觀音奴一致(好比段譽結局和歷史上的宣仁皇帝一致;「射雕」中的王重陽的結局和歷史上王重陽一致)。觀音奴(趙敏)被朱元璋俘虜,張無忌怎能不救,既然出手怎會救不了?唯一解釋就是他死了!
二、張無忌必死的原因
所謂“一山難容二虎”,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眼中釘只有兩個,那便是明教與張無忌! 《倚天屠龍記》結尾金庸先生旁白明教後來被朝廷鎮壓,背後的始作俑者顯然是朱元璋本人,他為了鎮壓明教?權力的慾望可以令人發狂,誰也捨不得,岳不群、左冷禪為了能夠當上五嶽盟主,什麼事情做不出來?什麼人不能殺?朱元璋這樣一位野心家,當了皇帝以後日夜還要受張無忌那段話的威脅,可會安心?
張無忌不死,他睡不著啊!
話說張無忌武功那麼高,他怎會被朱元璋所殺?在金庸小說裡要殺一個人很簡單,要殺一個像張無忌這樣的人比較簡單!風清揚說一個人武功再高也敵不過江湖上的陰謀詭計與機關陷阱。張無忌武功卓絕,不還是被朱元璋毒倒了?此時朱元璋就可以殺了他,既然有第一次,那就有第二次!
張無忌這個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算計心、不識權謀!所以他前期屢次被趙敏從智商上碾壓,以朱元璋之能力,要殺張無忌太簡單了。
所以從張無忌臨別時所說的話、趙敏的原型以及朱元璋的權力慾望三個細節入手,足以證明張無忌未來的結局,如此便能解釋為何自打張無忌失踪後,《九陰真經》、《九陽真經》便失去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