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會以怎樣的形式評價趙本山,那是幾十年、甚至百年後的事。基於趙本山是位名人,大家對他的評價,也許也會褒貶不一!
首先,不妨來看看人們現在是怎麼評價趙本山的
早年的趙本山,經過自身努力與他人提攜,演藝事業一帆風順
趙本山他是1957年生人,在他六歲時,母親不幸離世,父親遠走他鄉,趙本山自小就跟隨他的二叔學藝。
生活本是艱辛,趙本山早早就輟學學藝,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對於拉二胡、唱小曲、二人轉演藝可謂是學的相當熟練,也為他後來的演藝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他17歲那年,趙本山加入公社文藝宣傳隊,演藝事業慢慢步入正軌,開始了他的演出生涯。在1982年,趙本山開始了農村小戲曲的演出,與幾位同伴一起搭檔出演的《摔三弦》,讓他走紅於小劇場。
從此以後,趙本山在東北這個地方漸漸站穩腳跟,87年的一次和潘長江一起搭檔出演《瞎子觀燈》頗受好評,此後演出不斷,他也藉此進入鐵嶺民間藝術團。
在東北漸漸打響名氣,89年,趙本山首次登上遼寧衛視春晚演出。出彩的二人轉演出,可是深受觀眾的喜愛。那時,趙本山在東北已經算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
到了90年代,趙本山在姜昆的推薦下,開始進入央視春晚,在春晚舞台上演出的第一部小品《相親》,就獲得戲曲類第一名的成績。
此後,趙本山的演藝可謂開了掛一般,連續二十幾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演藝事業可謂是一帆風順。
現在的趙本山可是著名喜劇演員,人稱“小品王”
趙本山可是繼陳佩斯後,又一位被觀眾稱為「小品王」的喜劇演員。從90年代到本世紀,趙本山在小品界可謂是「王者級」人物,由他表演的《拜年》、《昨天今天明天》、《賣拐》、《賣車》等等小品都可以說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時至今日,其許多作品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趙本山在小品界的貢獻那是突出的,是他開創了“二人轉”舞台小品演出的先河。在201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愛的優秀節目評選中,趙本山十三度加冕小品王桂冠,可謂實至名歸啊!
除了小品界做出凸顯貢獻以外,趙本山在影視圈也是成就滿滿。其實,在90年代開始,趙本山就開始演出影視劇,在《一鄉之長》、《男婦女主任》中,更是獲得最佳男主角的稱號。
在2003年,趙本山創立《本山傳媒》,以及後來創立的“劉老根大舞台”,提倡的“綠色二人轉”演出都很有影響力。
在《本山傳媒》拍攝的《馬大帥》、《劉老根》、《鄉村愛情》,不管是故事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深受觀眾的喜愛。到現在《鄉村愛情》都已經到11部了,可見趙本山拍攝的戲劇還是很受歡迎的。
這些年,趙本山漸漸淡出大螢幕,把更多的時間投入《本山傳媒》和培育徒弟方面。確實,在他的努力下,《本山傳媒》發展越來越快,膝下徒弟無數,小瀋陽、宋小寶可都是趙本山的得意之徒啊。
所以說,趙本山在演藝事業的成就那是相當高的,小品王的稱號實至名歸。在娛樂圈裡也是享有很高名望,在提拔新人上,也是做出很大的貢獻。
當然,人工是非多,其演出有人喜愛,就有人反感。身為演員很難做到「萬人迷」啊!這些年很多網友對於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趙本山小品非常不錯,也有人覺得趙本山有些「自大」了。
歷史的評價也許也不會太脫離「實際」吧
現在大家對於趙本山的評價如何,多年後對他的評價也應該八九不離十吧。除非趙本山的晚年有其他特別大的“故事”,不然,評價也應相得益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