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好演員的春天來了」。就如同電視劇《狂飆》中爆火的張頌文、高葉等人,在演藝圈浮浮沉沉這麼多年,終究是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
曾幾何時,趙立新也是演藝圈的叔圈頂流,個人氣質儒雅,演技精湛,可謂是深受大眾的喜愛。在《羋月傳》中,趙立新飾演的角色張儀,靠著一張嘴遊說六國。
在現實生活中,趙立新又透過《見字如面》、《聲臨其境》讓我們見到了他的另一番實力。然而他真可謂成也一張嘴,敗也敗在一張嘴上。
趙立新到底做了什麼,怎麼會從一個大紅大紫的知名人物,到被全網怒罵的呢?
{不}01.{/否}
趙立新,1968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的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軍人,趙立新也成長於軍隊大院。年幼的趙立新,沒有和大院子弟玩耍,反而坐在角落看書。
因為受到一個兄長的影響,這讓趙立新喜歡上了看書,各種各樣的書都看了,該看的不該看的都有,而這也讓他的思想變得有些成熟和叛逆。
隨著父親轉業去了新華書店工作,這讓趙立新更是接觸到了大量書籍,從初中開始,就閱讀了徐志摩、舒婷等名家的不少作品,是個「特別文藝」的人。
18歲時,趙立新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由於聲音比較好,所以成為了一名配音演員,經常和師兄張涵予一起在學校擔任配音。
那時候,趙立新最欣賞的就是孫道臨的經典配音作品《哈姆雷特》和《基督山伯爵》,並視孫道臨為偶像。
在大二結束時,導演係要派一個人去莫斯科的全蘇國立電影大學深造,在學校成績優秀的趙立新,幸運的被選中了,成為了公派留學的學生。
一直以來,語言天賦就是趙立新引以為傲的能力之一。年少時期,他就很喜歡模仿各地的方言,外語也不例外。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喜歡語言的人,卻在最開始時,對俄語有了很強的抵觸感。照理說,趙立新不會是個討厭學習的人,但他卻接受不了太精密的文法,而俄語就是其中之一。
在俄語裡,一個「我」就有6個不同的說法,要是用錯了的話,那麼對方肯定就聽不懂,加上當地人又特別的執拗,更不會講英語,這讓趙立新苦惱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國內,趙立新是一個優秀的人,但去了俄羅斯,他卻仿似變成了一個“白痴”,強大的落差心理,讓趙立新產生了抵觸情緒,甚至還以各種藉口不去上課。
其實,趙立新當時的壓力也很大,畢竟要是語言不過關的話,別說能夠畢業,就連繼續學下去的機會都沒有,要是被送回國,那絕對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不服輸的個性,讓趙立新只能忍著折磨,努力堅持學習。為了能夠學好俄語,趙立新便利用自己的魅力,交俄羅斯女朋友。
當時,趙立新遇到了一個好的俄羅斯姑娘,對方是莫斯科電影學院的大提琴手,談戀愛的同時,女友也成為了趙立新的兼職俄語老師。
有了女友的幫助,這讓趙立新的俄語有了迅速的提升,沒多久,他講得俄語就十分純正了。正是有這樣一段美好的愛情,趙立新也和這位女孩走入了婚姻。
{不}02.{/不}
從中戲畢業後,趙立新又報考了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因為主考老師的青睞,這讓他成功進入該校讀書,並取得了該系的碩士學位。
上學期間,趙立新去北歐旅遊,也在那裡拍紀錄片,對瑞典這個國家很喜歡。在莫斯科電影學院畢業後,趙立新便帶著導師的推薦信,考入了瑞典皇家大劇院,成為了該劇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演員。
當時,劇院正在排演西班牙名劇《塞萊斯蒂娜》,藝術總監兼任導演很看重趙立新,即便是角色已經排滿了,還為他破例在劇中增加了一個全新的角色。
正是這個角色,讓趙立新登上了瑞典戲劇舞台上的第一個作品,那精湛的演技,也得到了瑞典業內的高度認可。
讓人驚訝的是,在短短的4個月內,趙立新就學會了瑞典語,更是憑藉話劇《幸福大街13號》,在瑞典戲劇界打開局面,遊走在全世界的話劇舞台。
只是在趙立新事業蒸蒸日上時,“後院卻起火”,遭受到了妻子的婚變。和前妻持續了一年爭奪女兒監護權的官司,把趙立新折騰得身心疲憊。
離婚後的趙立新,帶著女兒獨自在瑞典生活。也因為這段破碎的情感打擊,讓趙立新險些一蹶不振,在舞台上頻頻出錯,怎麼也進不了狀態。
為此,趙立新乾脆就向劇場領導請了長假,整日鬱鬱寡歡的賦閒在家。在人生的低谷階段,一個善良純樸的北京女孩走進了趙立新的生活。
這個女孩是俞嵐,當時的她被送到瑞典工作,也兼職做劇本翻譯。恰巧在當年的斯德哥爾摩國際獨白戲劇邀請展,有人推薦了趙立新,讓他用雙語參加演出,其中的中文劇本,就是俞嵐翻譯的。
趙立新和俞嵐一見如故,互生好感的兩人,很快就確定了戀愛的關係。經過幾年的愛情長跑,在2006年1月,趙立新和俞嵐喜結連理,成為了一對夫妻。
婚後的趙立新,在家庭幸福的感染下,藝術創作激情迸發,更是在妻子俞嵐的鼓勵和支持下,他開始轉型,籌備自獨自編劇、導演和主演的話劇《我的秘密生活》。
{不}03.{/不}
有一次,趙立新回國去中戲探望自己的恩師。面對趙立新,老師很希望他能回到中戲,為母校盡力。
儘管當時趙立新是瑞典國家劇院國際藝術團一級演員,有著豐厚的待遇和美好的前景,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趙立新還是決定回北京發展。
回國後的趙立新,不但在中戲執教,還踏足到了影視圈中,接連參演了《大明王朝1566》、《繡春刀》、《永不消逝的電波》等多部影視作品,那紮實的表演功底,得到了觀眾和業界的稱讚。
在螢幕上,趙立新對人物的準確掌握與詮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角色,不論是《芳華》裡的寧政委,還是《羋月傳》的張儀,趙立新都將戲中的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
除去精湛的演技外,趙立新還有過人的語言天賦,會幾十種方言,演員的經歷讓他每演一個角色,就能夠學會一個方言。
在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中,趙立新飾演一個很接地氣的官員。一開始見到趙立新的時候,馮小剛一點都不看好他,但一化完妝,張嘴就是一口湖南普通話,這讓馮小剛眼前一亮,立刻拍板定下了他。
2016年,在話劇《大先生》裡,趙立新出演的魯迅跟傀儡和人偶對戲,有一段表達憤怒的戲,需要用多種方言演出,趙立新將東北方言、上海話、河南方言都說了一個遍。
不但如此,趙立新還擔任了節目《檔案》的第二任主持人,他要求自己「講故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風格,當節目播出後,趙立新也得到了很多的認可。
2018年,綜藝《聲臨其境》驚艷了觀眾,這是用聲音比拼技。節目首播陣容就很出彩,趙立新、週一圍、張歆藝和潘粵明,他們都是聲音大咖。
趙立新的出場,可謂是讓觀眾震撼不已。其他人都是為角色配音,最多換個強調和口音,到了趙立新,卻直接換了一種語言。
看似漫不經心的配音,但當他的聲音一出,仿似黑白電影的時代感瞬間回來,頓時引發觀眾沸騰,節奏感和台詞功力很強,綜合電影片段的人物表情,真有一種聲臨其境的感覺。
對於趙立新的表現,不少人都驚呼:原版就是你配的吧。而後,應觀眾要求,趙立新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連番轟炸,隨意切換。
看著舞台上的趙立新,簡直就是行走的翻譯機,就連汪涵都不得不認輸,可以說,趙立新無疑是配音裡最帥的演員,演員裡聲音最好的配音。
面對《聲臨其境》節目的爆火,這也讓網友對趙立新評價道:他就是語言天才,是個注定成功的人,只要一開口,就能夠驚艷觀眾。
{不}04.{/否}
多年來,趙立新一直戲紅人不紅,但他沒有想到,僅僅憑藉一檔綜藝節目《聲臨其境》,就讓他圈粉無數,成為了叔圈頂流。
被推上了流量神座的趙立新,很快就成為了觀眾追逐的對象。然而,走紅後的趙立新,卻只能用「不可一世」來形容。
站在頂流的趙立新,討論和熱度居高不下,代言和通告接不停。要是趙立新不做作的話,那肯定能夠長久火下去。
自詡是藝術家的趙立新,時不時就會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一些獨特的觀點,以此彰顯與世人的不同。
有時候,他會聊一些影視圈的現狀,市場的畸形讓他感嘆。還會去評論一些圈內的事情,敢說,也讓他累積了不少的粉絲。
只是讓然沒有想到,趙立新竟然跳脫娛樂圈,在社群平台上聊起了歷史。可以看看他的話題,那言辭間似乎有質疑和遺憾,讓人有些不禁感到憤怒,紛紛站出來給他科普歷史知識。
但即便是這樣,趙立新依然不予理會,自顧自的說著,這也觸及了不少愛國者的逆鱗。
因為是公眾人物,這讓趙立新所說的話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不但是網友,就連同行都有人站出來內涵,甚至官媒都站出來發聲。
一時間,趙立新被噴得體無完膚。意識到事情大條了,這讓趙立新也是急忙寫了一篇長文道歉。
只是立場問題,是所有國人無法容忍的問題。因為言論,趙立新從頂流跌落,就連參演的一些影視劇都被「一剪沒」。
儘管沒有正面被定義,但大家心裡都很清楚,趙立新有些過於「不可一世」了,而他也終究為自己的「狂言妄語」付出代價。
而在娛樂圈中,有趙立新的存在,實在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