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王」鄭伊健個人資料:曾經紅過劉德華,如今為何「消失」?

2023-11-23鄭伊健

要說2021年最火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必定要有名字。

32位「哥哥」在節目中各顯其能、瘋狂圈粉。

有人藉機翻紅,有人則是紅上加紅。

在一眾「哥哥」中,5位來自香港的藝人自成一派。

別組認真討論「對戰」策略,他們自在地聊天「吹水」;

別組專心聽規則,他們卻因國語不熟,總是一臉懵的「慢半拍」。

當帶來無限歡樂的「大灣區哥哥」頻繁佔領熱搜榜時,

一個未參加比賽的「哥哥」卻時常被CUE到,他,就是鄭伊健。

或許是眾望所歸或是網友隔空喊話次數太過密集,

當網路上爆出《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二季名單時,鄭伊健赫然在列。

據說,這份非官宣版名單是根據網友的推薦喜愛度來制定的。

而同時曝光的新聞還有,「大灣區哥哥」們的好朋友錢嘉樂在訪談中透露:

《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一季就曾邀請他和鄭伊健。

至於鄭伊健為什麼拒絕,錢嘉樂給的理由是「有工作」。

而翻看鄭伊健近幾年的作品列表,其「鬆散」程度,實在不像抽不出時間的樣子。

不管第一季為何“缺席”,第二季能上場總歸讓粉絲雀躍。

但也有不少「老粉」潑冷水。

有人說,以鄭伊健當年只比「四大天王」低一點的咖位,如今應該不會參加競演類綜藝。

還有粉絲乾脆對鄭伊健“不抱希望”,直言愛玩的他才抽不出空來上節目。

而網友們的這些猜測和判斷其實剛好能闡釋鄭伊健「由紅而衰」的過程。

曾經,鄭伊健比肩天王,後來,在歷經非議後,他的人氣開始走低。

到如今,貪玩愛自由的鄭伊健早已無心營業。

一心在無拘無束中,盡情享受人生。

小演員

鄭伊健出生於1967年。

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再加上只有父親一個人在廠裡做工,家裡條件自然不太好。

小時候,鄭伊健一家人住在廉租房。

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家人卻其樂融融。

而且似乎從那時起,鄭伊健就很擅長從簡單的生活中獲取樂趣。

他時常會約幾個小夥伴,打聽哪裡有玩具店。

然後也不跟父母要錢,就靠一雙腳走到玩具店。

把心儀的玩具看個夠,然後原路走回家。

而這就是年少的鄭伊健最大的樂趣。

從普通高中畢業後,鄭伊健開始找工作。

他去面試過警察、廚師等不少類型的工作,但一個都沒成功。

正好,那時TVB舉辦新秀歌唱比賽,鄭伊健交了25塊報了名。

他也沒抱很大期望,就當這是一個「夢想」。

等夢醒了,就繼續去找工作。

比賽中,鄭伊健唱了梅艷芳的《邁向新的一天》。

在參賽的1,000多人裡殺出重圍,進入到100人的決賽。

但在決賽中,鄭伊健卻被淘汰,沒有取得任何名次。

本以為就此與演藝圈別過,但沒幾天,就有TVB的人聯絡鄭伊健。

稱讚他外形不錯,問他有沒有意願進藝員訓練班,以後可以當演員。

在經過了主持人、古裝、時尚三重「考驗」後,鄭伊健進入了訓練班。

但與面試的順利不同,鄭伊健在藝員訓練班裡卻舉步維艱。

他內斂羞澀,容易緊張,在鏡頭前很放不開。

僅僅三個月後,鄭伊健便被淘汰了。

無奈之下,鄭伊健又找了一份文員的工作。

然而,短暫的演藝學習經驗已為鄭伊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糾結遲疑後,鄭伊健認清自己的志向所在。

他辭掉工作,再一次走進了TVB的大門,而這一次,他把握住了機會。

20歲時,鄭伊健拍了第一部電視劇,戲份不算太多。

鄭伊健對此毫不在意。

「帥不自知」的他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標緻,螢幕上看起來很怪。

所以以自己的資質,終其一生也就是小演員了。

而且,在鄭伊健看來,當小演員也有好處,那就是戲份不多、收工就走。

這樣做起來,和普通工作完全沒有分別。

在影視方面小試牛刀後,鄭伊健在台裡的安排下接棒周星馳和梁朝偉,

成為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三年後,鄭伊健重新做回演員,在電視劇《天若有情》中出演一個反面角色。

事實上,最初安排鄭伊健飾演的角色既不複雜也不惡劣。

但當鄭伊健梳著背頭,戴上金絲邊眼鏡後,導演突然想讓鄭伊健演一個壞人。

照著導演的構想演了兩天后,導演自己又不忍心了。

他擔心這個角色會影響鄭伊健這個新人以後的定位和風格。

在糾結搖擺間,導演最後還是決定讓當時「扮相」酷似尊龍的鄭伊健挑戰一下自我。

他鼓勵鄭伊健多去酒吧,喝點酒,找找斯文敗類的感覺。

沒有什麼表演經驗的鄭伊健對扮演這個角色也十分「沒底」。

看出他的忐忑,同組的劉青雲對他說:

“這個角色我也準備了,你不演的話我就要演。但做演員,能不能做好全看自己。”

一句話點醒了鄭伊健,個性簡單的他盡力演出了角色的工於心計。

靠著一個反派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隨後,鄭伊健又與陳松伶搭檔拍攝了電視劇《月兒彎彎照九州》,反應依然熱烈。

靠著兩部收視不錯的電視劇,鄭伊健逐漸找到演戲的感覺,演藝事業也隨之走上正軌。

小弟

1991年起,鄭伊健作品不斷,其中他與陳松伶的合作最受人關注。

兩人在三年間三度合作,每次合作都大受歡迎。

分外「合拍」的外型與氣質,使他們成為觀眾心中的螢幕情侶檔,

甚至還成為邵逸夫欽點的「金童玉女」。

雖然在螢幕上多次演情侶,但二人在生活中並未來電,而是各自尋找另一半。

1992年,鄭伊健拍拖了,對像是邵美琪。

邵美琪比鄭伊健大兩歲,外型和演技都很出眾。

兩人剛戀愛時,邵美琪已是手握《義不容情》、《我本善良》等「爆款」作品的當家花旦。

平均兩個月就出一部作品,正自信滿滿地迎接自己全盛時代的到來。

這樣的成績,對於當時的鄭伊健來說自然遙不可及。

儘管事業懸殊,但這段「女高男低」的愛情倒是進展得十分順利。

有了美滿愛情的加持,鄭伊健事業持續走高。

曾經的「小演員之夢」漸行漸遠,反倒是影視歌三棲路線不斷明晰。

1992年,鄭伊健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不要哭了》,當年便奪得了「最有前途新人獎」。

一次活動,鄭伊健認識了香港知名音樂人,羅文。

後來,羅文主動致電鄭伊健說:“你應該需要一個老師。”

拜師後,鄭伊健唱功漸長,連續幾年都有新唱片發行,而且銷售量均十分可觀。

等到1995年,鄭伊健便已躋身年度十大流行歌手行列,

在那個群星璀璨的香港樂壇擁有了一席之地。

與當歌手相似,鄭伊健的演員路也越走越順。

1993年到1994年,鄭伊健連續出演了王晶執導的五部電影。

在拍攝《超級學校霸王》時,劉偉強是攝影師。

劉偉強很鍾意鄭伊健長髮飄飄的瀟灑形象,當時就「預定」了鄭伊健,跟他說:

「以後我當導演了,一定要找你拍戲」。

兩年後,劉偉強便轉行做起了導演。

拍《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劉偉強找了鄭伊健來演「陳浩南」。

這次合作讓鄭伊健迅速走紅、大紅大紫。

他與角色之間的相互成就,為香港電影留下一個十分經典的「大哥」形象。

然而,鄭伊健本人個性溫和簡單,不喜衝突和爭鬥,與「大哥」根本沾不上邊兒。

他曾在訪談中說,其實自己的個性更像是「小弟」。

而且,在接連演出六部「古惑仔」系列電影的過程中,鄭伊健不只一次想放棄。

那時,他的歌手生涯正走上坡路,形象十分重要。

許多前輩也勸鄭伊健不要再拍《古惑仔》題材,說會對他有不好的影響。

心懷顧慮的鄭伊健和導演商討,導演卻告訴他:

“你是演員,不拍電影拍什麼呢?”

“還有那麼多工作人員,你不拍了,他們能做什麼呢,就失業了啊!”

沒辦法,合約在身的鄭伊健只能繼續在螢幕上打打殺殺。

儘管心裡不是很情願,儘管鄭伊健本人性格與角色之間很“違和”,

但鄭伊健還是演活了陳浩南這個角色。

後來,他說:「沒有選擇的話,有一個方法就是做好這個事情。」

「古惑仔」系列的火爆引領了香港的漫畫改編風潮。

而鄭伊健對「陳浩南」一角的成功演繹,以及他宛如漫畫中走出的帥氣俊朗的外形,

使他成為製片商和觀眾心中「漫改」作品的不二人選。

1996年,鄭伊健與鄭秀文搭檔,

接連演出了兩部漫畫改編作品《百分百感覺》及《百分百啱feel》。

兩部電影的票房成績都十分搶眼,一部破2000萬,一部超過1500萬。

隨後,漫畫《風雲之雄霸天下》被搬上大螢幕。

大製作、高特效,以及鄭伊健與郭富城的「雙男主角」配置,

使該片成為香港最成功的漫改作品。

票房收入超過4000萬港幣,毫無懸念地高居當年香港電影票房榜榜首。

片中,鄭伊健仍是經典的長髮造型,飄逸瀟灑,成功重現了原著人物的神韻。

其氣質與表演均不輸「天王」郭富城。

而他比肩「四大天王」的地位以及彷彿「開掛」般的演藝之路也由此開啟。

1997年起,鄭伊健在香港電影圈是「王者」般的存在。

他先在漫改作品《中華英雄》中繼續大展拳腳,將1999年票房冠軍收入囊中。

然後又在《東京攻略》中,成為戲份能與梁朝偉平分秋色的一線咖。

在這段期間,幾乎鄭伊健參與拍攝的每一部電影都能「打進」當年票房榜前十名。

而絕佳的票房影響力也使鄭伊健深受資源追捧,地位也因此扶搖直上。

拍《蜀山傳》時,影後章子怡都要為鄭伊健做配。

而張學友則放言說,應該要把自己「四大天王」的位置讓給鄭伊健才對。

如果一直照著這樣的態勢,鄭伊健穩穩地躋身天王之列,

將「四大天王」變成「五大天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但感情上突生變故中斷了鄭伊健如日中天的大熱勢頭,也讓他的「天王」路就此終結。

橡皮筋

1999年10月6日,一則十分勁爆的消息在香港各家媒體中流傳。

接到「線報」的記者們迅速趕到鄭伊健家門口。

在等待多時後,當時紅遍兩岸三地的「小天后」梁詠琪從鄭伊健家中走出。

據記者報道,梁詠琪此行是為鄭伊健慶生,而且還過了夜。

出現在記者面前時,梁詠琪神色坦然、面帶微笑。

這在許多人看來,是向鄭伊健的正牌女友邵美琪示威。

以三人當時的咖位,放至今日,這則新聞必然會被加上「爆」字,

連續幾日盤踞在娛樂熱搜榜的榜首。

而在那個網絡並不十分發達的年代,這條有圖有真相的花邊新聞,

也是迅速引爆了香港娛樂圈。

迫於輿論壓力,鄭伊健出面解釋。

在記者會上,鄭伊健透露,事實上,他與邵美琪早在三個月前就已分手。

但兩個人協商不向外界公佈。

同時,他情緒激動地替梁詠琪辯白,力撐她絕不是「小三」。

兩人的拍拖是他與邵美琪分手之後才發生的。

雖然,鄭伊健在記者面前「理清」了三人的感情糾葛。

但在當時來說,剛萌芽的新戀情與未向公眾交代的舊戀情交織在一起,

想解釋清,已是於事無補、百口莫辯。

尤其是情到深處,鄭伊健曾公開告白邵美琪,說要照顧她一生一世。

這句話曾經有多麼打動世人,那如今就以相同的程度反噬著鄭伊健的形象。

儘管鄭伊健說自己從來沒有後悔講過那句話,那就是他當時想要堅守的信念。

但鬧得沸沸揚揚的“雙琪奪面”,還是令鄭伊健本人與梁詠琪迅速地一落千丈。

多年後,倪震曾在專欄寫過鄭邵戀。

他說邵美琪當時情緒常常無端波動,自己都會避開有邵美琪出席的飯局。

他也因此很佩服鄭伊健,不知道身為朝夕相伴的男友,鄭伊健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鄭伊健當然沒有向大眾透露鄭邵戀後期自己是怎麼過的。

但他確實在只言片語中提過身處負面輿論中心的感覺。

他說感覺自己好像「死」了很多次。

而快速轉變的口碑與形像也一度改變了鄭伊健的處世態度。

那段時間他很害怕做訪問,覺得只要自己不說話,就會少一點事。

「雙琪奪面」後不久,鄭伊健簽約了英皇娛樂。

一簽約,英皇就想給鄭伊健換上自己公司的經紀人。

而鄭伊健雖一直說自己不像大哥,但此時他卻十分重情重義。

為了不辜負陪著自己一路打拼的經紀人,他乾脆地拒絕了公司的安排,由此與英皇交惡。

得罪了“東家”,鄭伊健被“雪藏”了。

翻閱鄭伊健的音樂作品年表,2001年到2004年是一片空白。

一直“影音兩開花”的鄭伊健此時只能“缺腿走路”,專攻電影。

而偏巧此時的香港影壇也日漸勢微,再難找回往日的輝煌。

身處其中的鄭伊健曾不斷改換戲路,想要尋找新的突破。

他演搞笑片、文藝片、恐怖片…

以前巔峰時沒有拍過的類型片,鄭伊健在那幾年裡拍了個遍。

但不管什麼類型,共同點都是平平的口碑與不甚理想的票房。

漸漸地,鄭伊健從「票房保證」淪為「票房毒藥」。

而也就是在「票房毒」藥的名聲愈傳愈兇的時候,

2005年,鄭伊健的香港票房累計達到5億元。

同時,他也獲得了「1985年到2005年香港十大最高票房男演員第5名」的成績。

在「雙琪奪面」、港片環境、公司雪藏的共同催化下,鄭伊健不可阻擋地FLOP了。

而與此相伴的是,鄭伊健與梁詠琪戀情的由濃轉淡。

2006年,兩人從一開始就不被祝福的戀愛以黯然分手而告終。

後來,提及這段戀情,鄭伊健說自己收穫很多,從未後悔。

旁人看來,事業受阻、戀情告吹,鄭伊健真是有夠慘。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熱度的降低,還有自我的成長,

鄭伊健此時卻把自己的生活過出了滋味。

他拋開外界的議論,安心下來,有工開就做,沒事就悶頭打遊戲。

他說「我可以做自己,可以打遊戲,這才叫生活。」

峰迴路轉間,鄭伊健走到了2009年。

那一年,他簽約索尼音樂,發了新曲加精選集,

並在時隔11年後,重回紅館開了個唱。

現場,上萬歌迷在台下與鄭伊健合唱,他們不忍放偶像離開,四度「要求再唱」仍不滿足。

那種盛況表達著粉絲心中從未消失的熱切,似乎也預示著鄭伊健即將到來的翻紅。

但鄭伊健卻沒有按照人們的預期,緊鑼密鼓地拍戲、發唱片,抓緊時間再搏一把。

他依然保持著不急不緩的工作節奏,對事業有點懶散,又有點隨意。

後來,鄭伊健在訪談中說,人們總以為我喜歡輝煌的那十年。

“好像很紅啊,個個都找你簽名,哇,好勁啊你!”

但那十年,對鄭伊健來說,忙到靈魂和回憶都一片空白。

沒時間思考、休息、陪伴家人,就是被人推著一直往前走。

反倒是那低潮期的十年,令鄭伊健印象深刻。

因為他找回了自己,也找回了本屬於自己的生活。

「大徹大悟」後的鄭伊健彷彿窺到了生命的真諦,他再也不肯回到大紅大紫時的工作密度。

如果說當初的下坡路是形勢所迫,如今的鄭伊健卻是主動「躺平」

尤其經歷「雙琪奪面」事件後,鄭伊健灑脫了許多。

在他看來,沒有什麼事情是放不下的,更沒有什麼惡評是要放在心上的。

媒體說他演技差、沒唱功,能火全憑好運。

鄭伊健不否認自己好運相伴,但也會強勢回應:

“有沒有天賦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認真在做,對得起自己。”

有人批評鄭伊健懶散,對事業不夠鑽研。

他替自己辯解,說自己就像一條橡筋圈。

長期緊緊拉扯會失去彈性,只有張馳有度才可以保持最佳狀態。

而且他還趁機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告訴記者不可以只用一種標準去評斷人。

「勤力的人可以喜歡勤力的人,但不要去排斥懶惰的人。」

「我也喜歡劉德華,不過不是個個都是他。」

媒體說他愛打遊戲,給他取綽號是「機王」。

他樂呵呵地承認,而且不掩飾自己對一切新鮮事的好奇。

訪談中,鄭伊健聽攝影記者提到了當時還很新潮的Wi-Fi記憶卡。

他會立刻兩眼放光,一直追著記者問東問西,

還再三叮嚀團隊裡的工作人員抓緊時間去弄一張。

而到內地演出,鄭伊健會背走幾個電蚊拍。

因為他比較之後發現內地這邊的電蚊拍品質似乎比較好一些。

而且,就在盡情享受生活的過程中,鄭伊健又收穫了另一個有趣的伴侶,蒙嘉慧。

兩人因打羽毛球結緣,然後碰巧三觀高度契合。

他們一樣的愛自由、愛生活本身,一樣的注重人生經驗,拒絕生小孩。

邁著相同的步調,2013年,鄭伊健與蒙嘉慧走入婚姻的殿堂。

然後,他們一起把婚後生活過成了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充滿愜意與浪漫的細節。

外人替鄭伊健惋惜,畢竟他曾有風光的過往。

但對鄭伊健而言,藝人或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階段和一種身分。

當他體驗過後,曾經裹挾在其中的名與利、好與惡便都可以看淡並放下。

紅塵俗世中,鄭伊健拋下他人遙望的輝煌過往,專注於自己的生活,篤定前行。

這樣的他,事業再次登頂已是遙不可及。

但卻將幸福與安逸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歲月變換中笑看雲起,體會人間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