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瑛
2022年,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朱明瑛已經72歲了。
她那個48歲的兒子王缽已經娶妻生子,卻還想讓母親在古稀之年,再一次踏入婚姻。
「媽,你讓我結婚我可是結了的,那你是不是也該聽我一次?」
每當聽到兒子這樣「胡攪蠻纏」的話,朱明瑛就哭笑不得。
「你我不一樣,你過好你的日子,我幫你帶孩子,這就是我最幸福的生活…」
朱明瑛與兒子
提到80年代的朱明瑛,說她的名聲能夠力壓同時期的李谷一一點不過分。
先與青梅竹馬的戀人結婚,30歲離婚後始終單身。
兒子與媳婦齊出手,千挑萬選為她相中一位德才兼備的老教授。
沒想到朱明瑛就是不願。
但自小見證了母親的諸多不易,兒子王缽才不會就此放棄…
01 他是我第一個認識的男孩
1950年出生的朱明瑛本姓張,與妹妹自小受著大家閨秀般的教導。
但由於身處年代的特殊,父親為了保護家人不得已與母親離了婚。
之後母親帶著孩子改嫁,也讓孩子隨了繼父姓朱。
也是來到繼父家,朱明瑛與同屬一院的男孩王明琦從少不更事時起就成了朋友。
早年朱明瑛與同學合影
繼父家庭條件不錯,在孩子的教育上也不做過度干涉,大多讓孩子隨興趣而走。
因為看了一場新鳳霞的演出,朱明瑛報考北京舞蹈學院。
在校不僅學習古典舞、民俗舞、芭蕾舞。
她也將時間分配出來學習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歌舞。
好像一個旋轉永不停歇的陀螺,朱明瑛同時開展鋼琴課程。
少年朱明瑛
1966年,16歲走出校園,天才般的朱明瑛直接進入東方歌舞團工作。
以為自己會在單位大放異彩,沒想到接下來的十年。
她會因為不可控的社會原因,荒廢舞者最寶貴的年華。
事業沒有著落,只能任感情先行。
與她一起長大的王明琦當時是某軍樂團的演奏者。
兩人在生活中經常相遇,自然而然地也就滋長了愛情。
1968年,18歲的朱明瑛與這位青梅竹馬結婚。
婚後日子平淡,朱明瑛一心一意照顧丈夫,孝敬公婆。
1974年迎來兒子王鈺後,朱明瑛漸漸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越來越有精神,除了在舞團排練舞蹈,參加寥寥無幾的幾場演出外。
她也響應領導號召,開始學習外語和音樂。
朱明瑛與兒子
到處找免費或學費少的老師學英文。
她在掌握3000個字後,一舉考進語言學院外語進修班。
跟著老師學外語,跟著海外留學生學外國音樂。
王明琦一開始是支持妻子學些新東西的。
只是他沒想到學成後的妻子會如此優秀。
02 成名後情感破碎
1979年,朱明瑛在歌舞團的節目審查時,自薦了自己準備的節目。
那是一個不同於時下規矩的樣板戲,而是一段外國歌舞劇。
這場演出轟動了整個北京,之後向外蔓延。
光是節目,朱明瑛就為東方歌舞團拉開了新氣象。
於是團裡的領導者不再讓她進行古典舞的排練,轉而深挖亞非拉歌舞。
朱明瑛跟留學生學外語
一躍成為歌舞團的當家明星。
換上非洲服飾,全臉以黑打底,眼眶抹上色彩鮮豔的油彩。
朱明瑛就像一個土生土長的非洲人,在台上載歌載舞。
這一年的她28歲,與丈夫結婚近11年,兒子5歲。
一年後,她選擇走出婚姻的圍城戰。
王明琦是位比較傳統的男人,有著男人賺錢養家,女人就該洗手做羹湯的思想。
越來越忙碌的朱明瑛充足的時間去照顧丈夫孩子,孝順父母長輩。
就算她能拿回不少薪水和演出費,王明琦依舊開始不滿。
朱明瑛
「你能不能停下,家裡一大堆的事你都不管了嗎?整天拋頭露面沒個女人的樣…」
朱明瑛很不喜歡丈夫說話的口氣。
她認為自己遇到了機會,能施展多年所學,做個有價值的人,為家庭做出另一種貢獻。
丈夫不應該阻攔自己。
「家不是我一個人的,你能在外工作,我也能。至於家務,你也幫忙做一些吧,咱們互相理解理解。」
王明琦瞪大眼睛,自己一個大男人,怎麼能侷限在廳堂裡?
於是短短一年內,他們之間的爭吵和衝突不斷升級。
早年朱明瑛
王缽還小,但也知道家庭氛圍沒有以前好,他開始用哭來制止爸爸媽媽的對峙。
朱明瑛怕爭吵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於是經常將其接到歌舞團玩耍,自己也不回家。
王釙對於音樂的喜愛,就是在台下看著母親一場場排練表演而培養出來的。
1980年,朱明瑛開始隨隊前往海外演出。
在埃及表演時,她曾謝幕6次,觀眾依舊不願意停下掌聲。
消息傳回國內,不少人因朱明瑛而驕傲,可她的丈夫王明琦卻出奇的憤怒。
「你都在做什麼!淨是些低級庸俗不入流的東西…」
一句話徹底激起了朱明瑛的怒火,她立刻就說出了「離婚」。
這話壓滅了王明琦的怒火,也讓王家父母急匆匆過來勸架。
王明琦不想離婚,他想讓妻子只做一個妻子,而不是一個工作狂。
但朱明瑛卻鐵定了心,不管是公婆流淚相勸,還是拿孩子王缽說事。
這段長達12年的婚姻生活就此結束。
03 孩子與學習都比「紅」重要
之後的5年,是朱明瑛的燦爛年華。
除了表演他國歌舞以外,她還演唱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
從「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的《喀秋莎》。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的《大海啊故鄉》。
到「風吹著楊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裡水流,得兒嘩啦啦啦啦啦」的《回娘家》…
1984年,朱明瑛唱響84年春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朱明瑛在1984年央視春夜唱《回娘家》
事業似乎達到了頂峰,朱明瑛卻在反省。
覺得自己在歌唱方面屬於“半路出家”,她想要學習什麼。
也是這一年,前夫王明琦再婚了。
而他再婚的對象,竟然是自己妹夫的親妹妹。
朱明瑛稍微意外了一些,並沒有太大的感觸。
相較於丈夫再娶,她更在意孩子王珏的感受。
還好這位繼母人很好,願意打理孩子的生活,也能給他陪伴。
朱明瑛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出國學習的事宜。
1985年被媒體稱為“朱明瑛年”,可偏離鮮花和掌聲鋪就的路。
朱明瑛激流勇退,被公派自費留學。
35歲時進入美國三大著名音樂學府之一的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現代音樂。
朱明瑛在國內幾年的薪水和一個座2毛多錢的演出費,根本不夠她在外的開銷。
為了每年8000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拼命工作。
做鐘點工,當服務生,清掃公共區域衛生員,成後廚幫工…
晚上12點之後才能睡覺,早上第一個到達教室。
全校學生中年紀最大,成就最多但也基礎最差的學生。
朱明瑛用汗水和努力,造就神話。
第一學期讀完10門課程。
4年8個學期,她年年以全A+的成績拿走象徵第一的全額獎學金。
朱明瑛
在外求學的日子緊張又孤單。
能讓朱明瑛開心的事,一個是成績有所提高,一個是每月兩次與兒子的通話。
王明琦也知道前妻在外不易,不限制兒子和母親通話的時間。
儘管當時的跨國電話費用不低。
在父親一家人的照顧下,王釰慢慢長成大孩子,但對母親的眷戀卻隨著時間逐漸加深。
每次通電話,隔山隔海的母與子都不願輕易掛斷。
孩子對母親講生活、學習中的小事,母親給孩子講中外的不同與自己的見聞。
1989年,朱明瑛的學習即將結束,王釙也步入了中考考場。
從電話裡聽到兒子壓抑地哭聲,斷斷續續說著考試失利的話。
朱明瑛只想把15歲的兒子攬在懷裡,給他最真實的安慰。
「歡歡(王缽的小名),你願意到媽媽這邊來嗎?”
得到兒子的肯定回答,朱明瑛一邊做前夫與前婆婆的思想工作。
一邊開始為兒子辦理出國學習的手續。
在美國著名的「劍橋區」租房子,給王釙安排學校進行入學面試和考試。
母子倆相隔近4年後再次一起生活。
04 柏克萊「母子雙學霸」
因為兒子的到來,從柏克萊畢業的朱明瑛放棄回國翻紅的機會。
受一對在美國化工界頗有影響力的夫妻的影響,她開始嘗試發展實業。
在這對夫妻的幫助下爭取了一個國際跨國實業集團工作的機會。
而到1992年,兒子王珏即將參加高考。
朱明瑛與兒子
王缽成績很好,在當時看來,他足以試著爭取麻省理工或哈佛大學的入學資格。
但這個孩子卻認定了伯克利音樂學院,要成了媽媽的校友。
當時朱明瑛的第一個反應是堅決反對,但想到自己小時候繼父與母親對自己興趣的培養。
她也給了兒子機會。
“如果你真的喜歡,就給你4年時間去做感興趣的事。”
朱明瑛當時已經做好了「丟錢陪跑」的打算。但王釙卻沒給她多為自己花錢的機會。
「我在柏克萊創過紀錄,是全校唯一一個8學期不間斷全額獎學金的得主。歡歡是極少數的,7個學期拿到全額的學生之一。」
提到兒子在校時的成就,朱明瑛興奮情溢於言表。
朱明瑛與兒子
「當時知道歡歡把大部分生活費都用來買樂器和光盤後我很自責,為什麼沒有相信兒子是真的喜歡,在認真做音樂呢?”
「那以後我就發誓,就算是要了我的命,我也要把他供出來!」
在職場打拼兩年多的時間,朱明瑛成了公司遠東事務的負責人,有了7萬美金的年薪。
而到1995年,確定兒子能照顧好自己後,朱明瑛打算回國發展實業和音樂。
算是累積資金,也為兒子創造好的環境。
王珏
創立一家實業公司和明瑛唱片公司。
朱明瑛的事業發展動能良好。之後兒子畢業回國,成了母親門下的音樂人。
在校期間,王釙主攻R&B和音樂製作。
2002年,他以黑馬的姿態闖進流行樂壇。
一首《明天》霸佔16家電台連播「中國歌曲排行榜」新人首周上榜最佳紀錄。
之後將曲、制、編、奏、唱的工作全部攬下,他陸陸續續發表了多張個人專輯。
直到現在,他已經成為流行樂壇內部的領導者。
05 母子互催:「快結婚!」
2008年創辦北京國際與藝術科技學校,朱明瑛甩手讓兒子成為負責人,自己做整體把控。
而接下來的幾年裡,這位58歲的優雅女性卻十分後悔當初的決定。
因為一邊做音樂一邊管理學校,王釰太忙了,忙的都沒有時間談戀愛結婚。
到2013年時,朱明瑛覺得自己口水說乾,兒子還能對自己的「瘋狂催婚」視而不見。
「發展事業是好事,家庭也同樣重要。成家立業你懂不懂啊…」
對於母親的“恨鐵不成鋼”,王缽顯然已經習慣。
“媽,你應該找個伴兒了,這麼多年我看著你打拼,確實很不容易,找個人疼疼你吧,這樣我也放心些。”
第一次聽到兒子說這樣的話,朱明瑛的火氣一冒三尺高。
「我在說你的事情,別往我身上扯,你39歲了,還想等到什麼時候…”
但無論接下里朱明瑛為王釙介紹了多少對象,安排了多少相親局。
王缽都不為所動,反而時不時在她耳邊念叨,哪位朋友的父親,學識怎麼好,對人怎麼和善。
朱明瑛是個事業型女人,她牢記年輕時母親「女人一定要有事業」的話,並將其實行到底。
可能之情是緣分未到,現在緣分剛好。
2015年,41歲的王缽時不時會像個「傻瓜」一樣對著手機嘿嘿笑。
沒多久他就領回了一位女子,說找到了真愛。
看著兒子眼裡的歡喜與喜愛,朱明瑛暗暗拍手,終於等到了。
一場溫馨又體面的婚禮,一聲嬰兒的啼哭。
2016年,67歲的朱明瑛當上了奶奶。
事業好像也沒有那麼重要了,奶聲奶氣的孫兒成了她的心頭寶。
朱明瑛與孫子
可能是“養兒方知父母恩”,王缽更熱衷於給母親找老伴。
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後,朱明瑛空閒的時間多了,69歲的她還是沒有從崗位上退下來。
但也開始用音樂、書畫、養花來豐富生活。
2020年,王缽與妻子一商量,從朋友和身邊人的圈子裡入手。
相中了一位知書懂禮,舉止得體的老教授。
“媽,你必須見一見,試一試,也許你們都覺得很合適呢?”
拗不過兒子,朱明瑛與與教授開始交流,互相了解。
老教授覺得雙方年紀都不小了,可以放手事業旅旅行去。
但朱明瑛不想過每天十分輕鬆的日子。
“媽媽估計是忙習慣了,一點事情不做,我就渾身不舒服。”
「我知道你想讓媽媽生活更好,但婚姻這個東西也是要講緣分。你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維持好你的婚姻,媽媽就會很幸福,最知足了。”
切斷和老教授的聯繫,朱明瑛還讓兒子一家分開住。
“老人和年輕人思想不一樣,你們出去住更自在些,經常回來看看我就好了,我有保姆照顧,挺好的!”
養兒一輩子,圖的無非就是他幸福美滿,諸事順遂。
比起自己,朱明瑛更在意兒子的小家庭。
知道母親始終牽掛自己,王缽對自己的家庭也十分上心。
「我總不能讓我母親這麼大年紀了還為我費心吧。我過得好,她心裡就舒坦,身體就更好,陪伴我的時間就會更長……”
朱明瑛
72歲過著自己的生活,朱明瑛的一生有苦有甜,晚年幸福。
雖然沒有圓滿的婚姻,但她有個孝順懂事又上進的兒子,願意關心陪伴她的媳婦。
還有一個會纏著她不停叫「奶奶」的胖孫。
孩子婚姻穩定,孫子繞膝玩耍,朱明瑛滿足於現在的生活。
當然,如果兒子能夠打消為她找老伴兒的心,她會覺得自己會更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