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主角是誰(多行不義必自斃-明朝鞏昌王朱寘銂的覆滅記)

2022-12-30朱寘銂

慶王是明朝位於西北方的一個藩王,第一代慶王是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櫟,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寧夏(銀川)。不過這位慶王最開始並沒有前往寧夏,因為這個時候的寧夏十分殘破,再加上地處邊境,局勢不穩,因此慶王一直居住在不遠的小城韋州,一直到建文三年,才搬到了寧夏。

朱櫟十分不喜歡寧夏這個地方,因為他是南方人,根本就不習慣西北的氣候,同時寧夏靠近邊疆,處於前線,既不安全又不繁華,因此朱櫟最大的願望就是遷移到封地,但是他的願望卻沒有實現,沒有皇帝滿足他這個願望,最後他只能帶著這個願望離開了世間。

朱寘銂

朱櫟死後,他的後人永遠的留在了寧夏這邊土地生活,雖然寧夏不繁華,但是好在相對平靜,因此朱櫟的後人既沒有乾出什麼大功勞,也沒有做出什麼壞事,總之很平靜的生活,一直到了正德年。

朱櫟死後,他的長子繼承了王位,然後傳承慶王的爵位,其餘的兒子都被封為郡王(關於朱櫟兒子的排行,記載不同,這裡以明史為準)。

到了正德年間,慶王這一脈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家族,除了慶王,經過歷代分封,已經出現了數位郡王。

這些王爺們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只有一位郡王不滿意就是安化王朱寘鐇,對於這種情況不滿,於是在正德五年造反,一時聲勢浩大,嚇得慶王朱台浤向朱寘鐇行君臣大禮以保住性命。

安化王的造反十多天就被平定,而朱台浤卻因為這個過失被革去了三分之一俸祿。

朱台浤不甘心就這樣被失去一部分收入,於是積極活動找關係,在嘉靖三年行賄鎮守太監李昕、總兵官種勳等人,沒想到沒有成功,後來捲入寧夏衛指揮楊欽等人謀殺巡撫都禦史張璿種勳的事件,被誣陷革去了慶王爵位。

朱寘銂

朱台浤被廢,但是慶王爵位沒有被廢,而且沒有禍及家屬,因此他的兒子還有王位繼承權,但是這個時候讓他的兒子繼位不合適,但是王府和慶王宗族無人管理也不行,最後按照總是規矩,從慶王的後代裡挑選了一位代理慶王,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位代理慶王卻差點把慶王折騰沒了。

朝廷選擇的代理慶王,名叫朱寘銂,他當時的爵位是鞏昌王,他是第四位慶王次子,也就是說他是朱台浤的叔叔,既是宗室老人,又是關係最近的郡王之一,因此讓他主持王府很適合。

朝廷認為朱寘銂很合適,但這個人並不是德高望重一心為公主持大局的人。 慶庶人台浤既以罪廢長子,鼒櫍幼未封,暫敕鞏昌王寘鑷理府事

朱寘銂

朱寘銂身為次子從出生就注定了他和慶王爵位無緣,只被封了一個和慶王差很多的郡王,心裡很不甘心,可是一直沒有辦法,因為親王離自己越來越遠,他只能認命,沒想到自己剛剛死了王子的心思,卻發現慶王就在眼前。

朱寘銂被任命後馬上走馬上任,當他走進慶王府,正式掌管慶王府時,他才知道慶王的家私,才知道自己身為老二的悲哀,要不是朱台浤出事,自己怎麼能知道這一切,慶王對外一直哭窮,說自己過得多不好,但是等自己真正看到家底的時候,他才發現慶王是廟窮和尚富,經過歷代慶王的開源節流巧取豪奪已經積累了數以萬計的家產。

朱寘銂

朱寘銂看到這些金銀財寶,看的自己眼花撩亂,他心中暗罵自己的哥哥和侄子,手裡握著這麼些財寶,還和自己哭窮剋扣自己的錢糧,窮怕了的朱寘銂馬上想起了自己過的窮日子,同時想起了自己只是個代理慶王,到期就要交權,他不能放棄這個機會,要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發財的機會。因此朱寘銂利用自己代理慶王,管理王府的特權,開始將這些金銀財寶全都搬到自己的王府。

搬完了堆積如山的財寶後,望著空空如也的府庫,朱寘銂感到了空虛,弄不到錢他就感到難受,誰還會嫌錢多,於是朱寘銂開始了創收,他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徹底榨乾慶王府。經過一番調查,朱寘銂又盯上了慶王府的馬匹和輝煌的宮殿,這些東西也能換來大筆的金錢,很快慶王府就成了寧夏著名的集市,每天人來人往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看著白花花的銀子落入自己的口袋,朱寘銂睡著了都能笑醒。 取慶府所積金榖貲產器仗,馬匹值以萬計,撤改屋宇數百間

朱寘銂

經過朱寘銂的折騰,慶王府已經成了一副空架子了,不過朱寘銂還是沒有滿足,他還想再撈一筆,可是慶王府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換錢的了,總不能把慶王府賣了吧!

朱寘銂很苦惱,愁的吃不下飯,弄不來錢確實讓人苦惱,最後當他看到擺在眼前的飯菜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人還要吃飯,雖然慶王府什麼都沒了,但是還有大批的宮眷王妃下人,他們還要吃飯,要是能把這筆錢省下,不是一筆收入嗎?興奮的朱寘銂馬上該遭來自己的手下劉永等人,讓他們管理官府的收支採買,對於宮眷的日常飲食供給全部消減,保持在餓不死的狀態就行。後來他發現老祖宗朱元璋有一條特殊規定宗人子女出生取名字結婚要透過慶王向朝廷申請,這可是一條來財的路子,於是他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馬上運用對於有這方面請求的族人大肆索賄,否則就是不申請,弄得好多族人沒有名字不能結婚。 銂德承奉劉永及章小交構,裁損浤宮眷薪米及慶懷王妃王氏供膳節,又貪刻凡子女應請名封婚嫁者多抑勒不為奏以是失宗人心。

朱寘銂

朱寘銂得意洋洋的看著自己的小金庫日漸豐滿,逐漸裝不下越來越多的金銀的時候,他感到了有權在手真好,自己要不是當上代理慶王,哪有機會發財!可是他在大笑之後突然想起一件事,自己費那麼多事幹什麼?自己要是當上了慶王,這些不都是自己的嗎?自己還用搬來搬去的嗎?整個慶王府都是自己的,自己也不用擔心什麼時候失去權力,自己可以永遠享受這一切,永遠發大財。

朱寘銂改變主意了,他要當慶王,可是怎麼當?朱台浤已經被廢,應該是沒有機會了,可是他的兒子朱鼒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因為年紀小無法襲爵,自​​己才暫時代理,等到時間到了自己就得交權,怎麼才能把朱鼒櫍幹掉呢?

就在朱寘銂在想辦法的時候,卻發現朱鼒櫍來投奔自己了,原來朱台浤被廢後,心情鬱悶,脾氣越來越暴躁,時常大罵身邊的人出氣,身為兒子的朱鼒櫍也時常遭到毆打,王府太監王羙也遭到朱台浤打罵,於是他帶著朱麓櫍找到了朱寘銂。

朱寘銂

朱寘銂看到這種情況大喜,他收留了朱鼒櫍,然後透過詢問王羙得知朱台浤十分寵愛幼子,於是計上心頭。他找來一群太監,告訴他們朱台浤因為被廢心中不滿,因此準備造反,並且殺了所有對不起自己的人包括代理慶王朱寘銂,然後讓他們到朱鼒櫍說這件事,天天說讓朱鼒櫍信以為真,然後上奏朝廷準備將這父子兩個一網打盡。

朱寘銂的計畫很好,但是他還沒實施到最後一步就全盤皆輸了,因為他得罪的人太多了。

朱寘銂當上了代理慶王,自以為大權在握,卻不知道自己的某日就要來了,他被任命為代理慶王管理慶王府的時候很多人就眼紅,但是因為是朝廷無法反對,但是朱寘銂胡作非為惹得所有慶王后代還有家屬不滿,很多人都想扳倒他。

頭一個不滿的就是慶懷王妃。這位王妃是朱寘銂的伯母,第三代慶王是慶懷王,他沒有子嗣,因此死後,由弟弟也就是朱寘銂的父親慶莊王襲位,後來是兒子慶恭王最後是孫子朱台浤襲位,雖然懷王妃和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慶莊王祖孫三代一直都很尊重懷王妃,一直恭敬的把她留在王府養老。但朱寘銂上台後,為了發財,胡作非為,懷王妃也無力管束,畢竟自己也管不了,於是聽之任之。沒想到朱寘銂最後竟然打主意到了自己身上,居然裁減自己的日常生活標準,甚至剋扣到了到了只能勉強活下去,作為當年懷王妃,如果不是自己沒有後代怎麼會輪到朱寘銂上台。因此懷王妃很生氣,她馬上向北京上書說明情況要求朝廷做主。 懷王妃王氏上言鏤損其供膳無以自存

朱寘銂

對於懷王妃的控訴,朱寘銂一點也不怕。他十分清楚現在朝廷對於宗室的事只要不謀反,大多睜一眼閉一眼不會管的,而且作為慶王這個遠門藩王,而且還是一個老王妃,更是不可能出頭,於是很快朝廷傳來指示批評了朱寘銂幾句讓他確保老王妃的生活就完了。

朱寘銂自認為自己胡作非為無人敢管,於是加進來謀奪慶王的計劃,但是他沒想到有句話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他盯著慶王的位子,還有別人也盯著這個位子,最後這個人徹底幹掉了朱寘銂。

這個人名叫朱台瀚,他也是慶王后人,從名字看他是朱寘銂侄子輩,不過他和朱寘銂不是一支,他是朱寘銂的爺爺慶康王第六子的後人,而朱寘銂的父親慶莊王是慶康王的次子。

朱台瀚承襲了祖父父親傳下來的豐林王的王位,作為郡王,他對慶王這個爵位很眼饞,但是他十分清楚自己已經是遠支無法承襲慶王王位,他想要的是那個代理慶王的位置,特別是聽說朱寘銂利用這個職位大發財源的時候,更是羨慕嫉妒恨,他一心想把朱寘銂搞掉自己上台然後大發一筆。

不過朱台瀚關係太遠,地位不高要怎麼才能夠幹掉朱寘銂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只有朱寘銂犯了大錯讓朝廷直接把他罷免了,可是什麼大錯能達到效果?貪污肯定不行,只有謀反欺君和損害皇室名譽這樣的行為才行。

朱寘銂

但這種行為是不可能拿到證據的,而且憑空誣告自己也可能要進去。為此朱台瀚決定撒出人去,在寧夏四處打聽,不管是茶館酒樓的閒聊,還是街頭巷尾的議論,只要和朱寘銂有關不管真的假的統統蒐集,然後從這裡面找問題。沒想到朱台瀚這種笨辦法還真管用,居然還真找到扳倒朱寘銂的方法。

朱台瀚身邊有個內侍名叫齊文明,曾經求朱寘銂幫自己辦事,但是被朱寘銂拒絕,就這樣和朱寘銂結了仇。

朱台瀚找到他,經過商量,齊文明找到一個雕刻工匠李仁正,讓他刻了一個鞏昌王的大印,然後寫了一份自薦信要求當慶王。這封自薦信讓嘉靖帝大怒,要知道親王授予只有皇帝才能決定,絕不能自己推薦自己,在嘉靖帝看來朱寘銂這是要謀反。

朱寘銂

而就在嘉靖帝還沒有處罰朱寘銂的時候,朱台瀚找到的另一條重磅消息傳來,這條讓嘉靖帝徹底憤怒。

原來慶藩有個宗室輔國將軍朱台淓強搶民女,而他之所以才敢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朱巰銂本身不乾淨以至於無法管理宗室。而朱寘銂的不乾淨就是他有醜聞,上行下效所致。

朱寘銂有個兒子名叫朱台清,這個兒子死得很早,但是已經娶親了,沒想到兒子死後,朱寘銂居然霸佔了兒媳,還生下兩個女兒,這種行為讓嘉靖帝更加憤怒,堂堂太祖之後,大明宗室居然做出這種沒有人性的時,這不是給皇室抹黑,傳播出去自己這個皇帝怎麼當?自己死後怎麼去見太祖。

朱寘銂

憤怒的嘉靖帝隨後派遣司禮監太監宋興會鎮守太監劉玉調查這件事,最後調查出的結果大出嘉靖帝意外。

這次調查不光查出了朱寘銂的醜聞屬實,也查出了之前朱寘銂的自薦信是朱台瀚指使偽造的。

嘉靖帝很憤怒,於是請大臣們議論該怎麼處理。經過大臣商議,大家一致認為朱寘銂正法處死,朱台瀚廢為廬人,其餘等人嚴加處置。

這個結果報上去後,嘉靖帝思考後,決定從寬發落,朱寘銂被革去爵位廢為廬人,鞏昌王廢除,發往鳳陽高牆囚禁,其餘人等或處死或者送相關部門處理,只有朱台瀚躲過一劫,既沒有獲罪被廢,也沒有得到獎賞,還是保持以前的待遇,這對朱台瀚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在處理完朱寘銂後,嘉靖帝認為慶藩的問題嚴重不能再像以往那樣處理了,於是他下令將朱台浤發往西安,封朱鼒櫍為世子,管理慶王府。後來朱鼒櫍死在了父親前面沒有當上慶王,而他的父親朱台浤則除了沒恢復王爵,慶王的一切待遇都已經恢復,而且最後朱台浤死後,次子繼位,朱台浤終於也恢復了慶王爵位。

朱寘銂

在這場風波中最倒楣的就是朱寘銂了,本來他唾手可得的親王王位就要到手,結果出了一個攪局的朱台瀚,結果自己什麼都丟了,最後什麼都沒得到,最後在暗無天日里了此殘生,不過朱寘銂本身也不是好人,他幹盡了所有的壞事,最後遭到了報應,也正應了那句老話“多行不義必自斃”,自己做惡太多,最後也會害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