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簡介(科學家:它的大腦比我們大)

2022-10-23愛因斯坦

{不}

{/否}

近年來,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大腦圖像」被公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世界最先進的「腦科學和數學」之間的聯繫。

16歲大學落榜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一位出生於德國的理論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認為電磁波的運動不能用牛頓力學來解釋,因此發表了“相對論”,並於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年少時期,曾因無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語而被醫生診斷出可能患有自閉症。

16歲那年,他參加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雖然總分並不合格,但其物理和數學是所有考生中最優秀的,因此校長以去高中(德國高級文科中學)複讀一年為條件,破格錄取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

畢業後,於1902年在伯爾尼的瑞士專利局就職。

此後,他一直過著動盪的生活。 1955年4月15日因腹部主動脈瘤破裂,而進入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醫院,同年4月18日在睡夢中因主動脈瘤破裂引發腦溢血逝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

普林斯頓醫院的病理學家托馬斯·哈維醫師負責愛因斯坦的遺體解剖工作,他取出了愛因斯坦的大腦,稱其重達“1230克”。大腦被保存在福馬林溶液中,拍照並保存了起來。 (由於大腦必須儲存在福馬林溶液中,正常來說會變小變輕1成左右。而愛因斯坦的的大腦卻比其重了1成左右,由此可以推斷出愛因斯坦的大腦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愛因斯坦

1978年,人們在哈維博士的隨身物品中發現了愛因斯坦的大腦。

不為人知的大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近年來,科學研究人員對愛因斯坦的大腦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並對外發表了令人震驚的大腦影像。

愛因斯坦

D.Fork於2009年發表了“有關AlbertEinstein大腦的新信息”,D。 Fork等人於2012年發表了「AlbertEinstein的大腦皮質:未發表照片的描述與初步分析」等等。

2009年,美國學術神經人類學家迪恩·佛克發表了“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大腦研究的最新情報”,此後在2012年,迪恩·佛克等人再次發表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腦皮層:迄今從未發布過的照片及初步分析」。以下讓我們根據這些數據來了解下,「愛因斯坦的前額葉」究竟與一般人有何不同。 (資料來源:《神經科學前沿》,2009.1.3,作者:迪恩·佛克)。

下圖為:

A是從「上方」取得的前額葉皮質的圖像。

B是從「左側」取得的前額葉皮質的圖像。

C是從「右側」取得的前額葉皮質的圖像。

愛因斯坦

(圖源網路)

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大腦比比正常人的大腦更大。

A,B和C的粗紅線是“中央溝”,比普通人更長,更蜿蜒曲折。

愛因斯坦從六歲起就一直在拉小提琴。

大概是手指長期按琴弦的動作促使了愛因斯坦腦部的中央溝變得愈加發達。

變深了的中央溝形狀像顛倒的希臘字母Ω(omega),因此被稱為“反向歐米伽曲線”。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

有報告指出,神經外科醫師在進行腦部手術時,對反向歐米伽區域實施電刺激,病人手指會隨之活動。

愛因斯坦慣於用數學思考來思考,因此,大腦負責數學運算的顳頂關聯區域(後頂葉皮質)也比一般人要寬廣。

愛因斯坦

而愛因斯坦的大腦之所以更加迅速敏捷,可能是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比一般人要多,從而讓他能夠更容易思考空間和時間問題的原因吧。

愛因斯坦孩童時期的語言障礙對他的影響是好是壞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如果我們從小能像愛因斯坦一樣使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的話,也許我們的大腦也能夠發育到像愛因斯坦史丹的大腦一樣聰慧吧。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絡作者刪除

轉載也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