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德·顧拜旦: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簡介(如何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會)

2022-10-23顧拜旦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搭乘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1896年4月6日,第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開幕,自此中斷了1,500多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得以復興。由於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皮埃爾·德·顧拜旦在復興奧運會的過程中做出巨大貢獻,因此被世人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那皮埃爾·德·顧拜旦是如何復興奧運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出身名門

顧拜旦

皮埃爾·德·顧拜旦

1863年1月1日,皮耶‧德‧顧拜旦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顧拜旦男爵夏爾·德·弗雷迪是一位畫家,師從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 ,擁有較高的美術功底。因此顧拜旦家裡藝術氛圍濃厚,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學會了擊劍、划船、騎馬、拳擊等多項貴族運動。另外顧拜旦也特別喜好射擊運動,多次贏得法國射擊冠軍。

顧拜旦

普法戰爭

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慘敗,被迫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戰後法國國內反德情緒高漲,迫切希望對德復仇,以洗涮戰敗的恥辱。顧拜旦深受此思潮的影響,自小就有了振興法國的理想。 長大後他前往英國學習與考察,認為只有教育與運動才能振興法國,於是回國後努力改善法國的教育體系,大力推廣運動。

二,奧運起源

顧拜旦

古希臘

奧林匹克運動會源自古希臘,是當時希臘各城邦之的運動競技,只允許希臘男性參加,不允許外邦人或女性參與。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奧運源自於西元前776年,舉辦時間為每四年一次,舉辦地點都在古希臘的奧林匹亞。

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以奧運會是「異教徒的活動」為由,下令禁止舉行奧運會,自此延續了1000多年的古代奧運會終止。

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各地蓬勃發展,歐洲人的思想大大解放,和平與友誼的奧林匹克精神也得到越來越人的倡議與讚揚。此後歐洲各地出現了多個含有奧林匹克名稱的運動會。

顧拜旦

希臘獨立

1832年,希臘脫離鄂圖曼帝國獨立,希臘作家帕納吉奧蒂斯·蘇索斯首次提出復興奧運的請求,獲得許多希臘人的支持,自此越來越的人開始支持復興奧運。

1875—1881年德國考古學家恩斯特·庫齊烏斯率領的考古隊對奧林匹亞進行大規模的考古挖掘,發現了許多古代奧運會的遺址與文物。恩斯特·庫齊烏斯受到這些文物的極大影響,也提出要復興奧運會,這引起了皮埃爾·德·顧拜旦的興趣與關注。

顧拜旦

田徑運動協會聯盟

1890年,皮埃爾·德·顧拜旦出席了英國什羅普郡舉辦的文洛克奧運會,對此次賽事的盛況深受震撼。他還在不久後去了希臘訪問,堅定了要復興奧運的信念。 1892年11月,法國田徑運動協會聯盟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慶賀成立五週年的活動,顧拜旦​​在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為了讓奧林匹克運動會更受歡迎,顧拜旦決定將其國際化。

三,復興奧運

顧拜旦

國際奧委會

1894年,皮耶‧德‧顧拜旦向各國體育組織發出邀請,懇請他們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 6月16日,來自12個國家的體育組織參加了此次國際體育大會(也稱為第一次奧林匹克大會)。在顧拜旦的努力下,會中通過了恢復奧林匹克運動大會的提議,也決定每四年舉行一次。

顧拜旦

澤麥特里烏斯·維凱拉斯

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法國巴黎成立,希臘人澤麥特里烏斯·維凱拉斯擔任第一屆國際奧委會主席,皮埃爾·德·顧拜旦則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兼秘書長。隨後顧拜旦親自設計了奧運的會徽、會旗,也起草與修訂了《奧林匹克憲章》。

顧拜旦

巴黎

皮埃爾·德·顧拜旦擔心希臘實力弱小而無力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因此計劃於1900年在巴黎舉辦第一屆奧運會,但由於那年巴黎要舉辦世界博覽會,加之澤麥特里烏斯·維凱拉斯的遊說,迫使他放棄了這個打算。最後國際奧委會確定1896年在雅典舉辦第一屆奧運會,1900年在巴黎舉辦第二屆奧運會。

四,奧運復興

奧運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生命的本質不是索取,而是奮鬥。 ——皮埃爾·德·顧拜旦

顧拜旦

喬治一世

1896年4月6日,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在雅典親自主持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來自14個國家的代表參與了奧運。 4月15日,雅典奧運成功閉幕。雖然參與此次奧運會的運動員專業水平無法與今天的運動員專業水平相比,但仍是一次成功的奧運會,標誌著奧運會的成功復興。

會後喬治一世向國際奧委會主席皮耶‧德‧顧拜旦提議,奧運永久在雅典舉辦,但遭他拒絕。 1900年5月20日,第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黎召開,首次有女性運動員參加了奧運。 1921年國際奧委會通過了舉辦冬季奧運的提議,此後奧運逐漸走向正規化與現代化。

顧拜旦

亨利·德·巴耶-拉圖爾

1924年1月25日—2月5日,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霞慕尼舉行。 1925年皮耶·德·顧拜旦辭去國際奧委會主席一職,由比利時人亨利·德·巴耶-拉圖爾繼任。顧拜旦則長期生活在瑞士,直到1937年病逝。

總的來說皮埃爾·德·顧拜旦熱愛體育,也受英國教育體系的啟發,認識到教育與體育的重要性,萌發了復興奧運的信念。由於顧拜旦生前為復興奧運會付出的巨大努力與貢獻,他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還被追認為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