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簡介和(在這裡,探視一代偉人的輝煌一生-探訪鄧小平故裡旅遊區)

2023-01-08鄧小平

來源:廣安日報-廣安在線

圖為全國各地的遊客在鄧小平銅像前獻花,緬懷世紀偉人鄧小平。本報記者 曾誠 攝(資料圖片)

鄧小平故裡旅遊區位於協興園區協興鎮,面積3.19平方公里,是全世界唯一以紀念鄧小平為主題的旅遊區,有近20處鄧小平青少年時期的重要活動地點;

2013年9月,鄧小平故裡旅遊區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經過不斷提檔升級,現已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2014年8月18日,鄧小平緬懷館開館,自此,旅遊區內的紀念設施更加完善,該旅遊區先後獲得中國十大經典紅色旅遊景區、中國旅遊品牌魅力景區、中國紅色旅遊十大影響力品牌等榮譽。

「爸,這就是鄧小平銅像廣場。」8月16日,距離鄧小平同志誕辰117週年還有幾天時間,來自廣東的遊客王舟站在鄧小平故裡旅遊區裡的鄧小平銅像廣場上,與身為老黨員的父親視訊通話。

「鄧小平故裡旅遊區運作以來,深受遊客歡迎,每年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鄧小平故裡旅遊區金牌講解員張譯文介紹,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決定恢復高考,讓廣大學生有了公平競爭讀大學的機會;他推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讓千千萬萬老百姓解決了吃飯問題;他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紀念一代偉人,傳承紅色基因。本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成立鄧小平故裡旅遊區,將其作為廣大黨員幹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引導他們深切緬懷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追思和學習他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崇高風範。

「我們也將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將這裡打造成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讓更多人來這裡聆聽感人故事,傳承信仰力量……」張譯文說。

紅色歷史

鄧小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1904年8月22日出生的鄧小平,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 「他5歲入學,高小畢業後考入廣安縣中學。」鄧小平故裡管理局黨組成員、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館長彭興建介紹,1919年,鄧小平從協興園區協興鎮這座三合院裡走出,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1921年4月,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鄧小平來到法國最大的軍火工廠-施耐德鋼鐵廠當軋鋼工。這項工作勞動強度很大,又非常危險,薪水也很低。

「艱苦的求學、做工的經歷,磨練了鄧小平的意志,使他看到了資本主義工業的發達、競爭的殘酷,更讓他切身體會到了勞動者的悲慘境遇和資本家的剝削壓榨。」彭興建介紹,那時,鄧小平便確定了自己的終生理想和奮鬥目標,毅然決定加入革命隊伍,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真正把一切交給了黨。

八七會議後,23歲的鄧小平被任命為黨中央秘書長,隨中共中央機關秘密從武漢遷往上海,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中,開展地下工作。

「身為中央秘書長,鄧小平掌握和熟悉所有中央負責人和各處中央秘密機關的地點,他的工作直接關係到中央機關和中央負責同志的安危。」彭興建介紹,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已成為各方反革命勢力匯集的地方,敵偽特務機關活動十分猖獗,做好保密工作是頭等大事。為掩護身份,鄧小平曾當過雜貨店老闆和古董店老闆。

「吊起腦袋乾革命,鄧小平面臨的危險有好幾次。」彭興建介紹,有一次,中央特科的同志得到情報,巡捕要來搜查周恩來的住處,便立即通知周恩來搬了家,但與周恩來同住的鄧小平並不知情。當他外出回家敲門時,裡面的巡捕正在搜查,幸虧巡捕裡面有一個內線,故意應了一聲,「啊,就來開門」。鄧小平一聽聲音不對,立刻轉身離開。

「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鄧小平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各項重要工作任務,經受了各種歷練和考驗,培養了果斷幹練、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成長為一個成熟、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彭興建介紹,此後,鄧小平開始為新中國成立奮鬥。 1929年夏,鄧小平作為中共中央代表,領導了廣西百色起義,創建紅軍第七軍、第八軍和右江、左江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結束後,憑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鄧小平同劉伯承率領大軍,從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新中國成立之後,面對百廢待興的四川,鄧小平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僅用短短兩年時間,就讓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彭興建介紹,成渝鐵路的修建是鄧小平雄才大略和擔當使命的重要體現,是鄧小平同志政治生涯光輝的一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鄧小平被撤銷一切職務,下放到江西新建縣拖拉機修造廠勞動。在這裡,鄧小平思考著中國的未來。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此後,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恢復了鄧小平原來擔任的黨政軍領導職務。

「經歷過歷史的風浪之後,作為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不忘初心,帶領全國人民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彭興建說,1977年,在鄧小平的推動下,中國各大媒體公佈恢復高考的消息。恢復高考,不僅改變了幾個世代的命運,也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

「此後,鄧小平又提出改革開放政策。」彭興建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的三個大政策,一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最後走向共同富裕;二是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三是設立經濟特區,讓「特區」去闖,去實驗。

1992年春天,鄧小平又發表了南方對話。他說:「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來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後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從1904年到1997年,鄧小平在近一個世紀的歷史舞台上不斷寫著中國的未來。他是一位信仰堅定的共產黨員,也是一位樸實坦蕩的政治家,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世紀偉人。

紅色傳承

全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鄧小平同志為成功開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勳;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為新中國打開了面向世界的大門……」8月18日,張譯文與同事一起,為前來鄧小平故裡旅遊區參觀的遊客講解鄧小平的生平故事。

「講解員好厲害,把鄧小平同志波瀾壯闊的一生了解得很透徹,講得很清楚,我們邊聽邊看邊思考,被鄧小平同志的偉人胸懷感動。」成都遊客李佳佳說,專業的講解讓她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偉人的一生,此行很有意義。

「講好小平故事,只是我們傳承偉人精神的一個面向。」張譯文告訴記者,近年來,鄧小平故裡旅遊區積極挖掘小平故事,不斷對旅遊區進行提檔升級,全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

「我們正在持續實施旅遊區提質工程,為遊客和研學團體提供舒適宜人的觀賞和學習環境。」鄧小平故裡旅遊區工作人員劉松濤告訴記者,今年,我市持續推進鄧小平故裡旅遊區品質提升工程,完成了水體治理、北山小學堂維修布展、週邊環境改造和綠化品質提升等9項工程,並對照5A級旅遊景區標準,為遊客提供免費無線網路等服務,並新建了線上預約系統。

「我們還將專注於打造觀賞花園,紅楓園、櫻花園、銀杏林、香樟林等多個園林。目前,新時代文旅廣場、清水塘週邊建設等都將啟動。」劉松濤說。

不只升級硬體設施,鄧小平故裡旅遊區也全力完善軟體設施。 「觀光區以環境衛生、容貌秩序治理為切入點,開展了垃圾亂丟、攤位亂擺、車輛亂停、違規亂建等集中整治工作。」劉松濤介紹,今年,旅遊區內增加了垃圾箱,清理了歷史遺留建築廢棄物,建立了垃圾日產日清製度;透過廣播、電視、報紙等載體和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打造乾淨整潔、優美舒適、安全有序的旅遊環境。

此外,今年初,鄧小平故裡旅遊區還適時推出“全面小康如你所願——鄧小平與小康專題展”;今年5月1日推出“開天闢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專題展”,聯手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將浙江嘉興南湖中共「一大」的展覽搬到廣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鄧小平故裡旅遊區舉辦了“我的生命屬於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專題展”,全面展現鄧小平同志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不懈奮鬥的偉大一生,展示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繼往開來,成功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輝煌歷程。

如今,經過提檔升級的鄧小平故裡旅遊區,面積達到3.19平方公里,擁有了更多和鄧小平同誌有關的文物和文獻,先後獲得中國十大經典紅色旅遊景區、中國旅遊品牌魅力景區、中國紅色旅遊十大影響力品牌等榮譽,成為全國遊客緬懷鄧小平同志、尋找初心的重要目的地。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莉華)

本文來自【廣安日報-廣安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發布傳播服務。

ID: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