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簡介詳細(老子生平簡錄)

2023-01-08老子

老子

老子,楚人也。父乾元杲,為商(別作週)上禦史。娶洪氏,諱嬰敷。晝寢,見五色霞光擁太一老君降於空際,倏變成流星,飛入口中。遂凝瓊胎,十二年而生於苦縣之賴鄉曲仁裡李樹下。即李為姓,以夢老君生,故稱老子,以耳長,故名重耳,號白陽甫。時商武​​丁元年三月十五日也。 (以上見仙經及《路史》。

《內傳》雲:「姓李,名耳,其母見日精下落,如流星飛入口中,因有歪。懷之七十二年,於陳國渦水旁李樹下生。指李樹曰,此為我姓。

老子

《五宗網紀》雲:“姓李,名宰,定王丁巳九月十四日生。”

《月令廣義》雲:「玉女者,老子之母也。夢五色霞光,結如彈丸,流入口中,吞嚥。懷胎八十一年,息苑樹下,剖左腋而生。時武丁元年三月十五日也。

《索綏前涼錄》雲:“乾元杲,七十二無妻。與鄰婦益壽氏為隅, 八十年而生。”

《酉陽雜俎》雲:“李母,元君也。日精入口,吞而有孕,如此七十二年而生。”

老子

劉勰《新論》雲:“老子感火星而生。”

《路史》雲:「感流星而震,十有二年而生。生而能語,黃面皓首,故曰老子。邑於苦之賴鄉,賴乃萊也,故又曰老萊子。

《高士傳》:“老子生於殷時。”

《神仙傳》:「老子,名重耳,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或雲懷之七十二年乃生。或雲其母無夫,老子是母家之姓。或雲老子之母,適至李樹下而生。

《列仙傳》雲:“老子乘白鹿入母胎。”

老子

《唐紀》雲:“老子之母,食李有孕,父母棄之,八十年而始生於李樹下。唐高祖追宗老子,故曰仙李蟠根。”

《雜俎》雲:「玄妙玉女,天降玄黃氣,入口而孕,三千七百年生於西那王國,此乃道德天尊事,非老子也。」)

至性純孝,賴俗化之。平生恬淡無欲,外損榮華,內養精氣。商周之際,歷數百年不衰,時稱古隱君子。

老子

《史記》:「百有六十餘歲,或雲二百餘歲。

稚川雲:“老子在周三百餘歲。”

《路史》雲:“母四百有四十,或雲二百二十。”

《廣記》雲:“二百七十歲。”

《山堂肆考》雲:“生於殷武丁,至始皇九年,歷年九百九十六歲。”

老子

考武丁元年,至前皇九年,實共一千八十七歲。老子在周,多更易名字。文王時,號燮邑子(一作支邑先生),為守藏史。武王時,號育成子,為柱下史。康王時,號郭叔子,公頃王時,號老萊子。夫人甚賢哲,同老萊子隱於耕桑。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楚莊王聞之而方之,時老萊子方織,王進而問曰:「守國之政,願先生佐孤。」老子曰:「諾。」王去。其妻樵還,曰:「子許之乎?」曰:「焉。」妻曰:「妾聞:『可食以酒肉者,可隨而鞭棰。可授以官祿者,可隨而斧鉞。老萊子欣然,即時與妻偕遁。

史遷雲:「老子之子名宗,仕魏為將軍,封於段。宗之子汪。汪之子言。言之玄孫瑕,仕於漢。瑕子解為膠西王太傅,家於​​齊。」當時祖孫父子,想必播遷無定,支分派別歟?

或雲: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在吳為陶朱公,漢初為黃石公,文帝時為河上公,此皆不可測者也。

老子

葛稚川雲:老子無世不出,數易名。其所以然者,按《九宮》及《三五經》、《元辰經》雲:人生各有厄會,至其時,必易名字,以隨元氣之變,乃可以度厄延年。今世有道者,亦多如此。老子在周數百餘年,其中必在厄會非一,是以名稍多耳。欲正定老子本末,故當以史書實錄為主,並老子有經秘文以相參審,其他若俗說多虛妄。

又《西升中胎》及《復命苞》、《珠韜玉機》、《金篇內經》皆雲:老子白色,美眉廣顴,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唇,額有三五達理,日角月懸,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門,足蹈二五,手把十文,長九尺,齒六八,此聖人之儀表也。夫人受命,自有通神遠見者,與常人不同,應為主,故能為天神所濟,眾仙所從。是以所出度世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書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記者也。目錄尚在,信而可徵。其不在此數者,皆後之道士,私所增益,非真文也(稚川)。

老子

老子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史記)。專以長生為務,故在周雖久,而名位不遷。蓋慾和光同塵,內實自然。道成乃去,蓋仙人也(《神仙傳》)。

孔子適週,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猶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

老子

一日,問孔子曰:「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老子曰:「使道可獻人,則人莫不獻之其君矣。使道可進人,則人莫不進之其親矣。也。

孔子見老子而語仁義,老子曰:「播糠瞇目,則四方易位。蚊虻咂膚,則通夕不寐。今仁義慘然,乃憤吾心志,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放風而動,總德而立,同歸自然可也,又奚傑然若負大鼓而求亡子邪?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老子

孔了謂老子曰:「某治詩、書、禮、樂、易象、春秋,以乾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履哉?

孔子歸,三日不談。子貢怪而問之,孔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網,遊者可以綸,飛者可以矰。至於龍,吾不知其乘風雲而上九天矣。

老子

老子居週,久之,見周德衰,乃乘青牛車,西出秦關,以升崑崙。關令尹喜望紫氣,先知焉,乃掃道四十里以迎之。已而老子果至,尹喜曰:「翁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乃停車關中,作《道德》五千餘言,盡授尹喜而去。

東漢間,青州有王氏子者,名成,字玄甫,道號東華,遇見崑崙西母王啟珠。珠喜其同姓,賜號白雲上真,授以老子之青符玉篆,金科靈文。玄甫服習三年,勤心弗懈。老子感而降之,即以《黃庭·內景》刪為一卷,名曰《外景》,以授玄甫修持,兼示九轉八瓊丹火候。玄甫乃韜光晦跡,結庵靜煉。功成,號東華帝君,理東方少陽之氣。復稱紫府少陽,為扶桑大帝,君輔相。

老子

歡迎轉發、留言、點贊,以及添加關注,閱覽本號的其它作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