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何為「子」?

2024-12-08老子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會經常見到“孔子、老子”等名人,那麼,孔子中的“子”是什麼意思呢?

老子孔子講學

“子”,有先生,先行者之意,是古人對人的一種尊稱。它源於周代的爵位劃分。周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後來,“子”便作為“一種稱謂”保留下來,成為對有道德、有學問、有地位的人的尊稱。被稱其為“子”的人,其地位崇高,無人匹敵!

老子孔子講學

接下來,“熊貓老師”帶你一起領略中國古代名字中帶有“子”的名人的風采!

(1)孔子

老子孔子

姓孔,名丘,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過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

(2)老子

老子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諫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與莊子並稱「老莊」。後來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其著作有《道德經》。

(3)莊子

老子莊週夢蝶

姓莊,名周,字子休。代表作品為《莊子》。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莊子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相傳,莊子曾隱居南華山,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4)墨子

老子墨子

姓墨,名翟,別名墨子。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

(5)荀子

老子荀子

名況,字卿。兩漢時,因避漢宣帝詢名諱稱“孫卿”,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晚年蟄居蘭陵縣著書立說,收徒授業,被稱為“後聖”。荀子批判地接受並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思想和理論,主張“禮法並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反對鬼神迷信;提出性惡論,重視習俗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並強調學以致用。

荀子還整理傳承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典籍,為傳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6)韓非子

老子韓非子

姓姬,韓氏,名非,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於一身,將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他的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思想基礎。

老子老子及其《道德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一個小小的“子”字就折射出中國文化的深邃,中國文化的人文關懷!它值得我們子孫後代傾力學習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