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崙簡介個人簡歷(「商界思想家」馮崙)

2023-01-12馮崙

萬通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

1959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1982年,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是文革後第一屆正式大學生。 1984年,中共中央黨校法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1984年至1991年期間先後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武漢市經委和海南省委任職。

馮崙

當年只有3萬,卻說“這單生意我出1300萬,你出500萬,我們一起做,你幹不干?”

1991年,辭去鐵飯碗的馮崙開始下海經商,創辦了海南萬通公司,但此時的他只有3萬元。在當時對一般人來說,這當然是一筆巨款。但對房地產商來說,這只能是杯水車薪。

於是馮崙找到一家信託公司的老總,大談海南房地產將成為新一輪風口,同時也盡可能的把自己的個人魅力展現給這位老總。

目的只有一個,在自己只有3萬的情況下,拿到500萬的投資。在初步取得對方信任以後,馮崙又開始闡述自己剛搞懂的新名詞──按揭。馮崙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房地產模式,未來必將大有作為。

對方聽的似懂非懂,正決定是否要投資。馮崙又說,「這單生意我出1300萬,你出500萬,我們一起做,你乾不干?」。這句話起了決定性作用,老闆點頭同意投資了。馮崙就是這麼一個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打動對方的一句話。

馮崙拿到500萬投資後,又拿著這筆錢去銀行貸款了1,300萬,於是他就這樣湊齊了1800萬。接著,他就拿這1800萬買了8棟別墅,重新包裝一番後又賣了出去。

就這樣一倒手,馮崙賺了300萬。這是90年代的300萬,算是一筆巨款了。憑藉著這第一桶金。

他如此總結:「做大生意首先必須有大錢,而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誰都沒有錢。在這個時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沒錢,但不能讓別人知道。當大家都以為你有錢的時候,都願意和你合作做生意,到最後你就真的有錢了。

馮崙

1993年馮崙在北京組成萬通地產,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擔任該行的創業董事,策劃並領導了對陝西省證券公司、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東北一家上市公司等企業的收購及重組。使萬通集團在幾年內總資產成長逾30億元。

1999年與深圳萬科的王石、河南建業的胡葆森等聯合發起並成立了中國首個房地產策略聯盟機構-中城房網,發起「新住宅運動」。

1999年馮崙推出“新新家園”品牌——中國第一個實施註冊的高檔住宅品牌,開創了地產品牌建設的“第三條道路”

2002年馮崙當選為第二任輪值主席。上任後逐步完善了中城房網的組織運作框架,進一步增強了會員間的交流與協作,同時加強中城房網與海外同業協會的交流與協作。成立“聯盟投資公司”,進行成員共同開發“聯盟新城”的嘗試,使聯合開發、聯合採購、聯合融資的工作逐步開展起來。馮崙是中國首個房地產策略聯盟機構-「中城聯盟」的發起人和「新住宅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在「中城聯盟」輪值主席任職期間,積極促進中國房地產產業發展,並努力提升房地產道德形象。在民營企業發展和房地產產業發展研究方面造詣很深,在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2003年獲得社科院法學博士學位。

2003年馮崙策劃並積極推動大型電視專題片《居住改變中國》的拍攝,以促進中國房地產產業發展,傳播中國新興地產文化概念為宗旨。同年10月馮崙倡議發起《綠色生活論壇》,在中城房網內部提倡企業責任與社會價值,率領萬通地產扛起綠色環保大旗。

2010年7月29日,「立體城市 未來中國」的全球巡展落地成都,時任成都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趙剛等領導出席了展覽揭幕儀式。隔年末,北京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與成都市雙流縣正式簽署了「天府生態健康城」投資合作協議,雙方握手言歡。而為此計畫而發行的18億元“立體之城發展基金”,早在2011年就已啟動。

2013年2月22日,參加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三屆年會。

馮崙先生以《萬通的精神就兩個字:學好》為題,率先在行業內倡導企業責任與社會價值;萬通地產在“非典”期間首創“萬通地產非典百萬預防與救助基金” ;在央行房貸新政面前提出「以『大我』的立場」;在「第二屆萬通地產生活節」中倡導與實踐「綠色環保事業」;在萬通反省日提出「萬通要成為5 %的傑出公司」。

馮崙

2013年10月,《野蠻生長》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為馮崙。

後面又出版了《理想豐滿》:馮崙集半百人生沉澱,暢議當下熱點,縱論未來大勢。

在優米網又出版了《偉大是熬出來的:馮崙與年輕人閒話》

2015年3月,萬通董事長馮崙投資紮根網。

編輯:楓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