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郭敬明坐車經過上海靜安區武定路時被這裡的古樸氣息所吸引,立即交代助理查詢這邊別墅的價格。
助理幾天後來報告資訊:這裡曾是某名名人的故居,一棟建築價格大約5000萬上下。
郭敬明微微頷首:“我買三棟!”
一年後這裡成了郭敬明的名下,而他買下這三棟別墅,只是為了存放:一條價值100萬的毛毯、一盞價值80萬的吊燈…
別墅,竟然是奢侈品倉庫。
這一年郭敬明才27歲,在這個年紀,很多人在經濟上還需要家裡扶持,而他已經完全實現了財富自由。
誠如郭敬明在某節目中,極度高傲的回答主持人提到他在不在意外形:
「除了身高,你們還有什麼比得過我?」
雖然郭敬明說話有點“狂”,但實際情況正如他所言:除了身高外,他的財富已經達到普通人不敢奢望的高度。
你嘲笑他矮,他嘲笑你沒錢!
這就是現實!
從一個小地方出來的鄉下人,再到繁華大都市揮金如土的億萬富豪。
不得不承認,郭敬明堪稱是個「天才」!
{不}01{/否}
郭敬明出生於一個小康之家,四歲時不幸患上敗血症導致身高矮小。
由於個子矮常被同儕嘲笑,郭敬明因此自小獨來獨往、沉默寡言。
在那個網絡還不普及的年代,很多孤獨的人通常都喜歡看小說、雜誌,郭敬明就常去書店打發時間。
在上初二的時候,郭敬明發表了人生中第一篇作品《孤獨》,傾述心中長久以來的壓抑、孤獨之情。
此後郭敬明常用筆名「第四維」投稿,後來演變成他的暱稱「小四」。
2001年郭敬明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在這場比賽中充分展現出過人的頭腦:
他買了七本雜誌,每本雜誌背後都有張報名表,他可以同時投七篇文章,他還要求每篇文章字數至少要達到5000字!
郭敬明做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得獎率:七篇總比一篇機率高點,5000字總比幾百字的要高一點。
這就是策略!
最後的結果非常圓滿,郭敬明如願以償地拿到了一等獎。
別看郭敬明個子小,但他腦袋特別靈活!
他從小學到高中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這也不難怪他能想出透過「數量」和「品質」優勢來提升獲獎機率的方法。
第二年郭敬明再次參加新概念,並再次拿到了冠軍:這時候的郭敬明,已然成為同學們羨慕的「天才」!
學業成績好也就罷了,作品還能發表,這對學生黨來說就是高傲的資本。
許多天生缺陷的人會自怨自艾,抱怨出生、抱怨家庭、抱怨父母,而郭敬明卻深深明白只有自強才是出路。
02
兩次得獎並沒有讓郭敬明飄飄然,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他要離開這個小地方,前往繁華的大都市。
高考志願,郭敬明原本填的是廈門大學。
郭敬明被調劑到了上海大學影視專業,在收到錄取通知的那刻無比興奮。
但現實很快就打了他的臉。
郭敬明去上海之前自以為很優秀,來到上海之後才發現自個好像井底之蛙:學校裡的同學很多身穿名牌、用最新款手機。
而他只是買最低配置的電腦和DV,就要用掉媽媽好幾個月的工資。
經濟條件上的差距深深刺痛了郭敬明,尤其是當他和媽媽首次過地鐵時的狼狽,讓他意識到:他這個小地方的“天才”,在繁華的大都市不值一提。
只有努力賺錢,才能改變人生。
無法融入大學同學圈的郭敬明,又開始埋頭默默的碼字投稿,在寫完《愛與痛的邊緣》開始著手第一本小說《幻城》。
由於第一次寫小說靈感不足,郭敬明曾幾度想要中途放棄:他的父親撿起他丟在垃圾桶的草稿紙後,鼓勵要堅持。
父親的鼓勵,造就了郭敬明的成功。
2002年《幻城》在《萌芽》雜誌上連載,深受讀者的喜愛,在累積一定的粉絲之後於2003年正式成書出版。
這一出版,震撼作家圈:銷量迅速突破300萬冊,這是以往作家都不曾做到的!
郭敬明是個有頭腦、有商業眼光的人。
《幻城》的熱銷讓他意識到,自己作品的受眾群體是懷春的少男少女,他往後的主打風格就是討好這個特定群體。
趁著《幻城》帶來的熱度,郭敬明又廢寢忘食接連數月趕稿寫出了《左手年華、右手倒影》,以及《夢里花落知多少》!
郭敬明為了趕稿真的很拼,他每天都要給自己定下幾萬字的碼字目標,而且中途要反覆地修改、潤筆。
不達標就不休息,那段時間郭敬明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
郭敬明這時候才剛20歲,本該是好玩的年紀,但他卻深深的明白:起點低於別人的他,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超過人家!
郭敬明的努力沒有白費:
《夢里花落知多少》大獲成功,一出版銷量便迅速碾壓各大知名作家,直接登頂全國文學類暢銷書第一名。
2003年,年僅20歲的郭敬明,便成為了作家富豪榜中的一員,更是被冠上了「天才作家」的盛名!
20歲,郭敬明就站到了巔峰,他真的透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了夢想。
在拿到巨額稿費後,立即高調的送給父親一輛豪車當生日禮物,
儘管許多人不滿郭敬明過於炫富,但是他的確有高調的資本:別人的20歲還需要父母養育,而他已經可以反對父母。
巨大的成功讓郭敬明迷上金錢,他需要更多的財富來粉飾「天才人生」。
為此他申請了休學、開設了個人工作室,並創辦了自己的雜誌。
這就是商人的眼光,郭敬明十分清楚不能一直依賴別的雜誌社,他需要將自己的人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一年,郭敬明才21歲。
21歲就有如此的商業頭腦、前景規劃,他擔得起「天才」二字。
郭敬明的財富之路,由此正式開啟。
他曾在三個月內狂攬4000萬,一直穩居作家富豪榜榜首。
{不}03{/否}
2013年,郭敬明意識到傷痛文學漸漸在市場上失去優勢,他若繼續守著老本行遲早有一天會被拋棄。
當時正值影視界刮起青春熱,郭敬明決定向影視界進軍,改編並執導了自己的小說的同名電影《小時代1》。
《小時代1》憑藉著多年累積的書粉,一上映就以低成本收穫了4.83億的高票房。
處女作的大獲成功讓郭敬明欣喜若狂,立即快馬加鞭連夜趕拍《小時代2》,在幾個月後上映又狂攬2.9億。
一部小說改編的兩部電影,讓郭敬明在一年時間內身價暴漲數億,這可比他廢寢忘食寫小說賺錢快得多。
《小時代》系列雖然群嘲不斷,但也助郭敬明成為知名熱門導演之一。
年僅30歲的郭敬明,彼時又多了個「天才導演」的身份。
郭敬明在影視圈混得如魚得水,光是小時代系列就賺取了18億的票房,這是許多老牌導演都未曾有過的戰績。
財富的湧來讓郭敬明非常享受,他要用財富來證明自己的成功。
他找到當年進過的一家高端品牌鞋店,在這裡發生過一件令他難忘的事。
郭敬明拿起一雙小白鞋問店員:如果這個鞋髒瞭要如何清洗?
店員笑了笑說:這個鞋不便宜,買得起的人通常都不用清洗,直接換新的!
店員的回答讓郭敬明刻骨銘心,時隔多年實現財富暴漲後的他,特意來到這裡把這家店給盤了下來。
在回憶起被鄙視的經歷時,郭敬明非常激動的回道:「那張醜臉,那雙白銀,我會記一輩子。」
在郭敬明看來,打臉這些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高調炫富。
拍攝《小時代》的時候,其中的豪宅就是藉用了郭敬明在湯臣一品的房子,就連楊冪進去後都被裡面的奢華所震驚。
楊冪看見郭敬明有一件毛衣不錯,便調侃似的說自己可以出錢買下來,未料郭敬明一出口就令她驚呆:這件毛衣價值46萬。
郭敬明的奢華生活,可見一斑。
{不}04{/否}
郭敬明的成功離不開他超高的商業嗅覺,以及天才般的頭腦。
但即便這樣的天才人物,最後卻也走向了極具爭議的道路。
第一件事:郭敬明的《夢花落知多少》剽竊了莊羽的《圈裡圈外》。
十多年前莊羽就已經勝訴,但郭敬明卻始終沒有公開承認、道歉,直到2020年的最後一天才發表道歉聲明。
這件事對郭敬明影響很大。
王朔更是直言:郭敬明就是個小偷。
郭敬明之所以遲遲不道歉,就是因為只要不道歉就不能坐實他剽竊,他在書迷心中的形象就不會塌陷。
如此便可以繼續熱火朝天的事業。
十餘年後為何道歉?
那是因為今時不同往日,郭敬明清楚剽竊是事實他必須為此買單,他想透過道歉的方式降低損失。
尤其剛好當時《晴雅集》在上映,郭敬明不想這件事拖累票房。
但郭敬明失策了,即便他道歉,也擋不住《晴雅集》被下架。
因為,這份道歉早就該來了!
第二件事:郭敬明雖然大獲成功,但是他的作品宣揚的都是紙醉金迷、攀比等,以及各種狗血橋段的劇情。
郭敬明的電影,沒有一部過6分!
再者郭敬明的行事常常強詞奪理,總是弄出一句歪理來力證自己的正確性:「存在就是合理!」
初看覺得挺有道理,細想就覺得空洞。
例如一個壯漢因不順眼便暴打小孩,難道能說「存在即合理」嗎?
郭敬明的成長經歷的確夠的上“天才”,但也正是被“天才”所迷失,忘記原來最質樸、最真實的自己。
自向莊羽道歉不久之後,郭敬明再也沒有新作品出現,其中的緣由智者見智。
其實早在2016年,郭敬明導演的《爵蹟》就遭遇到大型翻車現場,無論他怎麼賣力宣傳依然換不來票房。
由於電影實在太差,僅有673萬票房!
連郭敬明的粉絲都不願意為其埋單,可想而知這部電影有多差。
但郭敬明不但沒有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反而將票房低迷的原因,歸咎於觀眾對他的挑剔、嚴苛:是不是因為我是郭敬明,你們才對《爵跡》百般挑刺?
「天才」郭敬明,到這一刻還不明白:他只是藉著浪潮飛躍起來的一朵浪花,若沒有真才實學終究會沒入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