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簡歷個人資料簡介(從「反共悍將」到「民主先鋒」-蔣經國的一生究竟如何評論?)

2023-01-25蔣經國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了蔣經國生前的權力佈局、以及為什麼「蔣經國想讓李登輝接班」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但是有些問題沒有說得很詳細,這裡再補充兩句。

蔣經國選擇李登輝當副總統,是因為他想讓李登輝接班嗎?

很多朋友提起蔣經國總會對他有些誤解,比如說因為他晚年解除戒嚴、開黨禁甚至有意推動兩岸統一,就認為他是個思想非常開明的統治者。實際上…

完全錯誤。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了,蔣經國在台灣時期長期掌管台灣的情治系統和,台灣特務那是什麼作風?

暗殺、下毒、造謠、破壞。

要知道情報系統的長官對下屬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週總理曾經執掌中央特科,所立下的「不暗殺、不收買、不色誘」原則至今依然為人稱道。而且別忘了,蔣經國不只掌管情報部門,他還是台灣「政戰系統」的老大,那麼台灣的政戰系統是什麼作風?

反共,反共,還是他娘的反共。

台灣的整個文藝及宣傳體係都在政戰系統的影響之下運作,極為反共。大家有沒有想過台灣的金馬獎為什麼要以「金馬」為名?因為金門和馬祖當時乃是與內地進行軍事對峙的第一線,所以用「金馬」為名,是為了激勵電影工作者效法前線將士精神,在文藝戰線上跟內地死磕到底。

那麼身為情治系統跟政戰系統的最高長官,你覺得蔣經國對特務手段是什麼態度?你覺得他對反共反攻是什麼態度?

這樣的一個人,他能開明就有鬼了。他晚年的「思想開明」其實是江南案爆發,蔣孝武接班無望後他審時度勢為自己所選擇的最後一條退路——因為蔣三代沒有了,繼續在島內搞獨裁統治給誰鋪路啊?不如趁著權力在手迅速轉頭,留下另外一套政治遺產。至於說他支持統一就更搞笑了,1979內地發布“告台灣同胞書”之後,蔣經國親自製定的政策叫做“三不政策”,即“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蔣經國親口表態:中華民國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與中共政權交涉,絕對不放棄光復大陸、解救同胞的神聖任務。這個立場絕不會變更。

但還是那句話,不妥協是為了給蔣三代鋪路,江南案後蔣三代接班無望了,為啥還要堅持三不政策呢?如果跟內地接觸能把統一的問題解決了,給自己後代謀個代代封侯不香嗎?

蔣經國本人是權力鬥爭的高手,在接手情治系統跟政戰系統的時候他先後鬥倒了特務頭子毛人鳳、「小蔣公」陳誠,以及一票國軍將領。如果他在80年代身體健康狀況沒有出現問題,那麼當時台灣政壇上的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對手,但是很可惜,糖尿病所引發的一系列嚴重疾病已經讓他的精力大不如前,不過他依然可以將一眾島內人物玩弄於股掌之間。我舉一個小例子:1984年前後嚴家淦、秦孝儀等人都曾經在不同場合傳出過蔣經國無意於連任“總統”的消息,一度引發有心人蠢欲動,然而最後的結果是蔣經國第一個任期時的“蠢副總統”謝東閔靠邊站了,有志問鼎的孫運璿被蔣經國按死在了行政院長的位置上,氣到腦出血,一個之前在黨政兩屆都可以說是“默默無聞”的李登輝反而被蔣經國選中,成為了他第二任期的「副總統」。

在謝東閔等人的回憶之中,蔣經國這人並不是什麼光明磊落的君子。比如說謝東閔在1984年國民黨提名“總統”與“副總統”人選前曾經主動向蔣經國表態,表示自己年事已高,無意下期連任,但是蔣經國卻跟他說“我們還要一起努力”,聽聞此話的謝東閔以為蔣經國的意思是下期還要跟自己搭班子,樂得找了一群朋友喝茶分享喜訊,最後84年2月15日國民黨臨時中全會上蔣經國宣布副手人選是李登輝,謝東閔都崩了——沒像孫運璿一樣心態腦出血表示他是真的身體好。

後來蔣經國為了找補,給了謝東閔一等卿雲勳章,除了跟蔣經國合影時以外謝東閔幾乎全程板著臉,心情之喪溢於言表:

蔣經國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破除一些朋友對蔣經國的錯誤印象──這位是妥妥的梟雄,權術手段極為高超,更重要的是審時度勢的能力幾乎無人能及。發現蔣三代接班無望之後幾乎是馬上就180°大調頭,開放黨禁解除戒嚴,並與內地進行接觸,一點思想包袱都沒有。

但是問題在於咱們之前講過,1984年前後他為了給蔣孝武鋪路,把台灣政壇上有聲望有能力可能威脅到蔣孝武接班的人都一掃光了。剩下的不是蔣家忠犬,就是聲望很低的政壇小透明,因此在他政策調頭的時候就遇到了十分頭疼的問題:這些人的能力不太夠…

開放黨禁這事最草的地方在於「黨外人士」是不領情的,你一點一點開放他們覺得不夠,非要一下子全放開,所以他們無法成為你的助力;而國民黨內部對於開放這事意見理所當然地很大,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蔣經國最後不得不把李煥請了回來——這個舉動日後被稱為“蔣經國打出了自己的最後一張王牌”。

打出了最後一張王牌,也就意味著蔣經國無牌可用了。要知道政治改革跟別的事情完全不同,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咱們之前提到過的王昇,跟蔣經國相知多年,甚至是「托妻獻子」的交情——蔣經國當年跟章亞若在江西搞破鞋,生下一對雙胞胎,此後章亞若行事高調,經常以「蔣經國夫人」自居,結果莫名身死,這對雙胞胎是由誰長期供養的呢?就是王昇。

但是這麼鐵的交情,你讓王昇來幫蔣經國搞政治改革、推動兩岸統一行不行?

不行,因為王昇在台灣搞的就是政戰,政戰的整個體係都建立在「反共復國」上面。現在推動兩岸統一,就等於讓他自己反對自己,咋反?就連李煥,也是蔣經國反覆做工作、推心置腹面談以後才勉強答應出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的。

蔣經國

而且他出任出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之後,台灣媒體普遍認為他要“繼續維護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統治”,殊不知1987年7月,蔣經國在總統府給李煥安排的三項大事分別是

黨務要革新、政治要民主、國家要統一。

所以說蔣經國調頭之急,是時人所無法想像的。

問題是這時候已經是87年7月了,再有半年蔣經國就死了。李煥倒是很能幹,上來之後就開始點炮,就任兩個月之後就在國民黨高雄黨部發表演說,表示那個反攻大陸啊,咱們確實是要反攻的,但是以前咱們這個理解存在一點偏差,“我們絕對不是要取代中共政權,而是要促進大陸政治民主、新聞自由、經濟開放、使中國解除共產主義桎梏」。

好傢伙這個演講做完之後國民黨內部的頑固派差點弄死李煥,然而大家都知道他是蔣經國的股肱之臣,所以只能去找蔣經國告狀。最後蔣經國讓李煥把這個演講稿直接發到了中央月刊上面,一錘定音。所以1987年後台灣簡直是以光的速度在調頭運行:7月解除戒嚴令,11月開放赴內地探親交流,88年元旦解除報禁,89年解除黨禁。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蔣經國還活著的話,兩岸統一是完全可能在80年代末期被提上日程的。

但若以此判定蔣經國本人“思想解放”,認定他有一以貫之的開明思想,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以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