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是木匠出身,1959年當選為中國第二任主席。他將「國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作為一生勤政的座右銘,他的光輝業績、崇高風範、高尚品德,永遠銘記在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劉少奇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從」木匠」成為國家主席
劉少奇和李先念同是木匠出身。 1951年夏,劉少奇看到中南海迎熏亭正在修繕,忍不住做了。 1959年,劉少奇當選為中國第二任主席。兩人一起為扭轉我國國民經濟的困難局面,為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國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
這是劉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銘。他深知,所謂的權力和官職都是人民給的,它只能為人民謀利益。因此,他對人民群眾總是滿腔熱情,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注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利益幸福,凸顯了一個領袖愛民、親民、為民的正確態度。
劉少奇的學習精神
劉少奇自幼酷愛讀書,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終身不怠。劉少奇最反對空談,主張最力的是理論連結實際。他不僅主張結合當下的實際,更強調要未雨綢繆,著眼於未來。學思結合、思寫並進是他非常重視的學習方法,並一貫主張向一切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務經驗的同志學習。
中南海往事:劉少奇最窮
1960年,毛澤東、劉少奇等人的薪水降為「每月人民幣404.8元」。中央領導人中,劉少奇過得最「窮」。紀坡民回憶:「劉少奇家裡七、八個孩子,四百多塊錢的工資,王光美參加工作的資歷比較淺,比我媽還差十來年,我媽才一百多塊錢,她的工資肯定也不多。
劉少奇教子改過
劉允若留學時,因同學關係不融洽,提出轉系甚至調換學校的要求,劉少奇批評到:「你應該向你的組織聲明承認錯誤,請求同志們批評,虛心地接受大家的意見,使相互之間的關係正常起來。
保健醫師眼中的劉少奇
劉少奇認為講排場揮霍國家財產是犯罪行為。他規定家人一律不准搭公車,所以王光美去醫院看病都騎腳踏車,連他自己去理髮等都算私用車,還叫警衛員一一記賬,再從他工資裡扣除。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和友好人士送的所有禮品,他全部交出國家。
領導安源罷工
1922年9月開始,劉少奇與李立三一道領導了聞名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他把我黨第一個產業工人支部、第一所黨校、第一支工人武裝、第一個消費合作社搞得有聲有色,還發展、掩蔽和為革命輸送了一大批黨員幹部。安源是我黨早期革命的搖籃,有「小莫斯科」之稱。
相濡以沫 風雨無悔
劉少奇與王光美的結合克服了地位的懸殊、跨越了年齡的鴻溝。 1948年8月,他們在西柏坡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劉少奇受到嚴厲的批判、鬥爭和殘酷迫害,但王光美毫不動搖,始終和劉少奇站在一起,堅定地支持他,共同經受著狂風惡浪。
骨灰撒入大海
1980年5月19日,王光美帶領子女,在北海艦隊的衛護下,履行了劉少奇生前的最後遺願,親手將骨灰撒向大海。
本期編輯:李兆彧
投稿信箱:product@china.org.cn
油菜花的你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來曬神作啦?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h5版本!
喜歡此文,請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