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6日,曾經叱吒上海灘的杜月笙因病離世,臨終手頭遺產只剩下11萬美金,妻妾子女眾多,經過分配之後,陪伴他14年的孟小冬獲得2萬美元遺產。
冬皇
孟小冬出生於1908年的上海,她的父親是著名的戲劇演員,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唱戲,6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到各地演出,當時扮演娃娃生。
7歲開始學唱老生,1916年秋首次在上海登台唱堂會。
之後她跟著戲班走南闖北,參加了很多場演出,憑藉著扮相,特殊的唱腔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名氣也越來越大。
1922年,漢口演出過程中,她認識了同樣唱老生的姚玉蘭,兩人結為異性姊妹。
1925年,孟小冬跟著戲班到達了天津,在新民大戲院演出,當時每場演出都有無數人前來觀看,鍾愛她的戲迷也非常多,被天津《大風報》稱為“冬皇」。
第一段婚姻
在天津出名之後,18歲這一年,她又去了北京,準備在那裡磨練唱功,提升自己的技藝,憑藉著《探母回令》享譽北京城。
後來受到了梅蘭芳的邀請,兩人同台表演,當時有人打趣他們在戲台上猶如小夫妻一般,兩個同樣喜愛戲曲的人,在相處過程中也產生了情愫。
當時孟小冬父親表示,如果嫁給梅蘭芳,女兒就必須要做正房。
但在那個時候,梅蘭芳家中已經有兩房妻子,雖然正房王夫人病重,可能不久於人世,但還有二房夫人的存在,孟小冬想要做正房,難度非常大。
但那時梅黨齊如山,卻不願意梅蘭芳錯過孟小冬,主動表示:孟小冬入門之後必然是做正房。兩人談起了戀愛。
1927年,相差14歲的兩人結婚,婚後,孟小冬並沒有被帶進家中,甚至為了躲避二房太太,她只能住在馮公館裡,梅蘭芳時不時的前來探望。
後來孟小冬又被要求不允許登台唱戲,為了夫妻的感情,她作出犧牲,之後很少出面。
她的戲迷不明真相,以為她出現了意外,甚至有一位狂熱戲迷,做出了劫持梅蘭芳的舉動,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也有一位無辜人士被槍擊身亡。
孟小冬嫁給梅蘭芳的事情也大白於天下,當時受到了極大的輿論壓力,夫妻倆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
1930年,梅蘭芳帶著孟小冬回老家奔喪,孟小冬被看做是小妾,不允許進家門,她覺得很受打擊,感覺自己受了欺騙。 1931年7月,兩人分手。
1933年9月,她在《大公報》上刊登啟事,宣告和對方脫離夫妻關係。
「……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第2段婚姻
喜歡孟小冬的人非常多,杜月笙就是其中之一。 1935年,孟小冬到上海參加義演活動,當時就住到了好姊妹姚玉蘭的家,中,而姚玉蘭就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兩人也有了聯繫。
那段時間孟小冬名聲受損,收入也不高,日常開支都是由杜月笙負擔的。 後來杜月笙還幫她從梅蘭芳那裡索取了4萬元賠償,逼得梅蘭芳賣掉了家裡的花園大宅湊錢。
1947年9月,杜月笙60歲生日,在當地舉辦了義演,孟小冬受邀參加演出。 之後,她就宣布再次告別菊壇,之後不再演出,陪伴在杜月笙的身邊。
杜月笙是上海灘的大人物,出生於1888年的江蘇,老家十分貧困,兩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後來父親又娶了繼母,繼母十分善良,對他也很看重。
又過了兩年父親離世,繼母竟然被人拐騙賣掉了,杜月笙成了孤兒,四處流浪,後來加入了上海灘的青幫。
但因為身材瘦弱,沒有什麼武力值,並沒有混出頭,反而在一次搶奪地盤中被打傷,無奈只能回老家養病。
再次回到上海灘之後,他經人介紹來到老黃金榮的黃公館身邊做事,杜月笙雖然武力值不高,但是情商很高,很會察言觀色,很快就得到了黃金榮夫人的喜愛,對方常在黃金榮面前誇讚他。
杜月笙成了黃公館的大管家,黃金榮的許多生意都由他打理,後來還掌握了鴉片買賣。
賺的錢越來越多,杜月笙也在發展自己的勢力,37歲自立門戶,成為了上海灘的流氓頭子,勢力甚至超過老黃金融。
杜月笙和黨政人士的關係也很好,他沒怎麼讀過書,但非常注重穿著打扮,對於文人墨客十分敬重。
一二八抗戰時期,給蔡廷鍇的隊伍運送了大批食品物資,在戰爭期間開辦65個收容所,收容了3萬多難民,募集了93萬元給前線戰士送去物資。 也曾給謝晉元的部隊運送過糧草食物,以及大批通信器材。
上海淪陷之後,他拒絕日本人的拉攏,1937年遷居到了香港,繼續在那裡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抗勝利之後,58歲的他重新返回了上海,但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1949年,他帶著家人逃到了香港。那時孟小冬也一直陪伴著他,杜月笙感覺自己對於孟小冬十分虧欠,想要帶著她移居到海外,孟小冬卻反問對方:我跟著你一起去,算是你的女朋友還是你的丫鬟呢?
杜月笙心裡十分愧疚,之後在1950年秋天就與孟小冬舉辦了婚禮,將昔日的冬皇迎娶進了家門,成了五姨太。
那時杜月笙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結婚當天也是坐著輪椅招待的賓客,孟小冬成為了杜月笙的五姨太,兩人在一起度過了一年多的幸福時光,
1951年8月,杜月笙病入膏肓,當時提到了自己的遺產分配,,他手頭能夠拿出來的遺產只有11萬美元,當時給每房太太1萬美元,給了孟小冬兩萬美元。
後來我還拉著她的手吩咐:我去之後,不要再去唱戲了,沒有我替你撐腰,你會受欺負的。
後來還把生前別人寫給他的借據全部都銷毀了,囑咐子女:在我死後不要到處要債。
囑咐身邊人:孟小冬一生最苦,手裡也沒多少錢財,希望能多照顧她一些。
晚年不去醫院
杜月笙離世之後,孟小冬沒有再登台演出,獨自在香港生活。
1967年,在姚玉蘭的邀請下,她到了台灣。 1977年,69歲的孟小冬病情加劇,喉管被堵,當時還特別請了醫生上門治療。
當時她已經出現了肺部積水的情況,在家中無法進行治療,醫生建議她到醫院,但孟小冬卻拒絕了。
5月25日,氣喘又發作,孟小冬直接昏迷了,被送到醫院,後因搶救無效,在26日晚上因病離世,終年70歲。
兩次婚姻中,其實孟小冬的身份都是姨太太,但是對於兩任丈夫的態度卻不同,有人說,杜給的愛和尊重更多,而梅只是自私的佔有欲。
或許對於姨太太的身分不滿,死後,孟小冬選擇了獨自葬在一個佛教公墓中,並沒有與杜月笙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