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電影上映第7天,票房已破6億,這意味著明明已經開始復工,但《懸崖之上》依舊有觀眾選擇去看。
這麼多人選擇去戲院觀賞一部諜報片,值嗎?
作為剛剛二刷的觀眾告訴你,值!
與一刷看劇情,看畫面相比,二刷的我專注看細節,萬萬沒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因為《懸崖之上》電影裡的細節,真的太牛了!
今天咱們就好好扒一扒影片中的隱藏細節,可能會有輕微劇透,所以沒有去影院觀看的觀眾,請慎重選擇。
一、列車上全員偽裝,但訊息傳遞已經開始了
張憲臣,王鬱,楚良,小蘭4個人,從林海雪原里分成2組出來後,各自都遇到了危險。
張憲臣和小蘭2人,在幹掉老馮率領的一隊特務之後,選擇搭乘列車去哈爾濱;
楚良和王鬱2人,也在敵方特務偽裝的「自己人」接應下,坐上了去哈爾濱的列車。
於是,這一趟前往哈爾濱的列車之上,幾乎是全員偽裝。
如果你仔細看張譯,秦海璐,茱亞文,包括劉浩存和於和偉等人的眼神,你就能發現他們之間,其實已經開始進行「訊息傳遞」了。
朱亞文飾演的楚良,在不經意的回頭時,看到了坐在人群裡的小蘭,這時候朱亞文一個猛然轉頭的動作,就足以表現出他內心的「又驚又喜」。
他「驚嚇」的是,小蘭和張憲臣竟然跟自己在同一輛列車上,他非常擔心引起特務注意,讓大家的身分被揭露;
他「喜」的是,在前方生死未卜的緊急關頭,竟然再次看見了戀人小蘭,這種感情是無法言說的。
就當楚良回頭的時刻,遠遠坐在一旁的王鬱,早已觀察到了異樣,她也同樣看到了張憲臣和小蘭兩人。
只是,王鬱一看就比年輕的楚良更有「戰鬥」經驗。
秦海璐在表演這段的時候,她的臉上幾乎沒有任何表情變化,只是輕微地轉了轉頭,似乎只是坐久了,調整個姿勢繼續坐。
但她眼睛的余光,卻是快速掃了一眼楚良和旁邊前來接應的“自己人”,就這一個動作,瞬間就表現出一個優秀特工的特質,那就是“懷疑一切,誰都不信。 」
當看到楚良的「蠢蠢欲動」之後,王鬱眉頭緊皺,雖然此刻的秦海璐沒有一句台詞,但卻能夠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她內心的擔憂,生怕楚良的不安和緊張,暴露一切。
同時,張譯飾演的張憲臣出動了,看似就是平常的上廁所。
他從列車走道裡過來的時候,於和偉飾演的周乙在看報紙, 秦海璐飾演的王鬱,也是眼睛一直向前,看似誰都沒有註意到張憲臣這個人,卻看得觀眾心驚肉跳。
張譯的臉上,「我要去傳遞暗號,告訴他們有特務」;
於和偉的臉上,“穩住,千萬不要暴露!”
整個戲份時間很短,全程沒有一句台詞,但每個演員的眼神和表情,簡直把一切訊息都傳遞出來了。
其實在這裡估計就已經表明,張憲臣他是從頭到尾都知道“敵方有我”,其他3位特工卻全然不知。
這也說明了當年那個時代特工的不容易,就像張憲臣和王鬱他們是夫妻,但為了行動保密,連王鬱都不知道周乙是自己人。
二、影片裡週乙抽煙不只是個人嗜好,更是一種偽裝
於和偉飾演的周乙,在片中有個嗜好,就是抽菸。
幾乎在每次出任務,或是聽領導交代的時候,他都會拿出一支煙,先遞給領導或同事一根,然後再自己拿出一根抽。
只是,估計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這個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抽煙習慣,其實已經為後面的劇情做了鋪墊。
此處以最近熱度超高的片段為例,就是周乙坐在車裡,拿出打火機,把含有重要訊息的紙條點著,毀滅最重要的證據。
於和偉在表演這段的時候,他沒有把點著的紙片直接扔掉,而是拿在手裡,一邊燃燒一邊旋轉,直到紙條在自己手裡完全化為灰燼。
甚至因為這個片段,於和偉被譽為「徒手滅火的硬漢」。
其實在拍攝這段的時候,還有很有意思的幕後。
原本這一段戲份,張藝謀導演設定的是,“週乙要把紙條點著,毀滅證據”,也就是說其實於和偉把紙片點著,其實就可以扔掉了。
但於和偉坐在車裡,真的拍攝這段戲份的時候,他臨場發揮了。
他說,此時此刻,我感覺週乙的內心是無比沉重的,他看到自己的戰友張憲臣被捕,並且遭受瞭如此殘酷的折磨,而周乙又無法順利營救隊友,所以他看到準備犧牲自己的張憲臣,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把證據親手毀滅乾淨。
週乙這個人,在這樣一個場景之下,他能做的,也是必須做到的,就是這一點了。
「你要說週乙徒手滅火疼不疼,看到備受刑罰的張憲臣,他一定不會感到疼,感到疼的其實是我於和偉。
不過,我為了在同行和導演面前吹牛,我也說自己手不痛」。
聽到於和偉在花絮中講述這一段,真的覺得這是一個努力又有趣的寶藏演員啊。
那麼這一段「徒手滅火」的表演完畢後,週乙在車裡又拿出一支煙,點著,抽了,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很快,紙片燒著的味道就被濃濃的煙味掩蓋了。
而周乙的臉上,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淡定,此時的周乙,又成了高彬,魯明眼中的周乙。
但觀眾看得時候,很多人都默默流淚了,為週乙的克制,也為那個年代所有默默無聞,卻又挺身而出的英雄!
三、接近結尾,張憲臣是站著受刑的
一刷的時候,看到張譯飾演的張憲臣最後被槍斃,只顧著傷心難過。
二刷的是,才發現遍體鱗傷的張憲臣,在被執行槍決的時候,他是站著受死的。
瞬間想起了一句話:「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這應該是英雄面對敵人時,最後的氣節和信仰,明知下一刻死亡就要來臨,但依舊一身傲骨,絕不屈服。
雖然明知道這是看電影,但內心依舊忍不住激動又壓抑。
因為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 ,這或許就是一個鏡頭畫面,但在那個黑暗戰亂的年代,倒下的不只是一個英雄,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會疼會恐懼的生命。
張憲臣死了,為了心中的信仰,也為了未來的勝利,他勇敢犧牲。
但拋開他是特工的身份,他還是王鬱的丈夫,兩個孩子的爸爸,甚至到死,他都不知道,那兩個流浪在外要飯的孩子,有沒有活著,有沒有被找到。
四、週乙潛伏成功了嗎?高彬的眼神告訴你沒有
二刷這部電影,突然發現結尾時,於和偉飾演的周乙,和倪大紅飾演的高彬,那一場高手對決真的看得人過癮。
在張憲臣和冤枉的金志德被拉出來的時候,週乙,高彬,受傷的魯明,還有那個女特務站成一排。
四個人淡定的看著兩個犯人受刑,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破壞行動的巨大成功。
但就是這一幕,仔細看發現隱藏的資訊量太大了。
首先說,於和偉飾演的周乙。
看到自己的隊友即將被執行槍決,週乙眼神是淡定的,甚至還掏出一支煙,看似不經意的放進嘴裡,但他始終沒有點火。
槍聲猛然響起,週乙身體顫動了一下,然後他迅速做出點火的姿勢,再次成功偽裝,看上去再平常不過。
但周乙的眼神裡,卻藏著深深的悲痛,跟自己同生共死的戰友犧牲了,並且是為了掩護自己的身份。
這種沉重和悲痛,偏偏他又不能透露出一分一毫,只能把一切藏在心裡,一個人要有多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這一點啊!
再者就是倪大紅飾演的高彬,仔細看你就知道,這絕對是倪大紅又一個演技炸裂的時刻。
從週乙拿出煙開始,他就死死的盯住週乙手裡的煙,眼神犀利得令人害怕,生怕錯過週乙任何一個細微的異常表情。
甚至在最後,高彬看見槍決執行完畢,他都要離開的時候,竟然還在轉身的時刻,依舊死死的盯著週乙。
從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在高彬的心中,週乙依舊具有重大的嫌疑,他根本不相信週乙是清白的,而是暫時困於沒有找到證據。
就像那句評價高彬的話語一樣:這是一個從來不相信任何人的老狐狸,他懷疑起來連自己都不信。
雖然電影到這裡基本上就結束了,但我們能夠想像得到,未來的周乙在潛伏的時候,勢必會越來越艱難。
五、為了這部諜報片,張藝謀和演員真的是拼盡全力
其實除了劇情細節,《懸崖之上》的製作背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認真與努力。
如果用一句話做總結,那就是張藝謀和演員們為了這部諜報戰片,真的是拼盡全力。
為了能夠真正能夠扮演角色對哈爾濱的感情,張藝謀尋找的主角和配角,大多是東北籍的演員。
張譯,哈爾濱的,影片中的“中央大街”,是他小時候每天都要經過的地方;
秦海璐,遼寧營口市的,對於東北這片土地,她有濃厚的故鄉情;
於和偉,遼寧撫順的,對於哈爾濱這個地方,感情自然不用說;
還有雷佳音和沙溢,一個是遼寧鞍山鐵東區的,一個是吉林省長春的;
看到這裡我們或許就會明白,為何演員們演起戲來,為了電影能夠如此拼命,因為這就是發生在他們故鄉大地上的故事啊,他們致敬的就是當年這片黑土地上,最默默無聞的英雄們。
除了挑選演員方面比較認真,張藝謀在搭建場景的時候,也是「能真則真」。
為了能夠讓「中央大街」看起來更真實,張藝謀和團隊真的為了拍攝效果,重建了中央大街街區,等於是直接複製了一個30年代的「哈爾濱」。
不只建築風格依照當時那個年代去設計,就是連胡同,門牌號,商店櫥窗,甚至連玻璃上的冰花,都是1:1還原。
在拍攝演員雪中行走的時候,為了讓“暴風雪”的鏡頭更加真實,張藝謀沒有使用後期特效,你所看到的“下雪”,那是劇組找來一個“人工降雪機”。
或許看到這裡,你就明白,為何張藝謀生的第一部諜報片,就能取得如此好的口碑。
不只是他的拍攝指導水準高超,而是那種想踏實拍電影的決心和認真。
就像張藝謀說的,這部電影拍完給我最大的感觸,就兩字:活著。
活著就要珍惜,活著就要努力,活著就要敬畏!
而以上,也是我覺得這部電影二刷,依舊令人淚流滿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