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這是地賊星鼓上蚤時遷在梁山的最終排名。
平心而論,倒數第二,實在委屈了「特工之王」時遷。如果真正落實宋江「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的排名指導思想,時遷排進梁山前40名都不為過。然而,梁山終究只是一個論出身、排資歷、憑背景、看長相的世俗之地。賊眉鼠眼的雞鳴狗盜之徒,終究還是難登梁山的大雅之堂。時遷,特工工作做得再出色,也只能委屈委屈了。
但是,更讓人扼腕的是,徵遼國、平田虎、滅王慶、擒方臘,南徵北戰的時遷沒有死在廝殺的戰場,最後卻倒在了功成名就的前夜。
梁山石碣排位之前,時遷就利用超強的特務能力,屢建奇功。
在連環馬一役,時遷將偷竊的本領發揮到極致。他臨危之命,神不知不覺取來雁翎圈金甲,騙得徐寧上樑山教使鉤鐮槍,為擊敗呼延灼立下頭功。
在攻打大名府一役,時遷又展現了心細如發和潛入敵後的能力。他先是明確指出花瓶兄弟孔明、孔亮演技的破綻,隨後如約火燒翠雲樓,引起城中混亂,為樑山攻破大名府創造了充足的外部條件。
在打破曾頭市一役,時遷又出色完成了收集情報的任務。他潛入曾頭市,將對方的軍事部署、要塞陷坑都摸得一清二楚,為吳用提供了最準確的參考情報,也為打破曾頭市奠定了堅實的資訊基礎。
受招安後,時遷隨樑山大軍東徵西討,憑藉出神入化的特工能力屢立戰功。
徵遼時,時遷與石秀潛入薊州城,藏身寶嚴寺。兩人在城中放起三把大火,直接製造了民眾的恐慌情緒和混亂場面,遼國大郡薊州由此而破。
徵田虎時,時遷又與石秀搭檔,混入蓋州城,放火為號,裡應外合,助宋江一舉拿下田虎重鎮蓋州。
徵方臘時,時遷編入盧俊義一部。面對獨松關、昱嶺關兩處險要卡口,宋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時遷不懼艱險,都是趁月黑風高摸上關放火放砲,盧俊義才得以拿下這兩處軍事要地。
飛簷走壁的身手、心細如發的應變、情報收集的準確、悄無聲息的潛伏,這就是樑山的「特工之王」——時遷。
任勞任怨的時遷,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在戰爭的夾縫中艱難存活了下來,然而就在功成名就之時,命運卻和時遷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生死自有天定。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留下滿腔遺憾。而時遷是“出師已捷身也死”,更讓讀者為之嘆息。
在水滸原著第119回中,宋江平定方臘,大軍從杭州啟程回京封官受賞,而超級特工時遷,卻突然“感攪腸痧而死”,結束了自己坎坷又傳奇的一生。
那麼,害死時遷的“攪腸痧”,到底是個什麼病呢?
關於“攪腸痧”,中、西醫有兩種不同看法。
《醫宗己任篇·霍亂》中就寫道:“有乾霍亂者,俗名斑痧,又名攪腸痧。吐瀉不見,面色青冷,腹中絞痛,乃陰陽錯亂最惡之候。”此病的症狀就是想吐不吐、想瀉不瀉,腹中絞痛。中醫認為此病是感受天地邪惡污穢之氣所致,這倒也符合時遷掘墳盜墓的經歷。
西醫則認為此病病因有寄生蟲、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
當然,時遷的“攪腸痧”,在神醫安道全眼裡也許只是小菜一碟。假如時遷能活到現在,那更是小病一樁,絕對不會白白丟了性命。但是,在中國的文化思想中,雞鳴狗盜終究只是不入流的下三濫,此類人君子不屑、道德有損,很難善終。況且《水滸傳》歸根究柢還是一部小說,本質就是給人以喜怒哀樂,我們也就不要過於為憋屈的時遷過多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