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簡介(蘇聯政府清點後,眾人羞愧難當)

2022-10-27史達林

1953年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不幸因病離世,作為當時世界局勢的兩大巨頭之一,他的離世無疑在世界上引起了劇烈的轟動。

然而蘇聯國內對他卻是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在他的帶領下,蘇聯比以往更加強大,成了世界上唯一能夠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大國,而有的人卻對他就任時高度集中的政權嗤之以鼻。

因此在他離世後,有不少人站出來對他生前的所作所為表示不滿,甚至懷疑他侵占了人民的財產,要求對他的遺產進行清算。

然而在蘇聯政府清點完財產之後,那些民眾卻噤了聲,再也沒有說過嘲諷史達林的話,還有不少人低下了「正義」的頭,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難當,也有人對此感動的潸然淚下。

那麼史達林究竟留下了多少遺產呢?

史達林

參與革命,成為蘇聯掌權人

史達林1879年出生於喬治亞,出生於一個普通的鞋匠家庭。

10歲那年,他的父親在一片爛醉中與人發生爭執,丟掉了性命,缺乏父親的管束,這也就造成了長大後的斯大林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暴跳如雷的性格。

重新回到學校之後,蘇大林成績優異,並且獲得了不少的獎學金,在這段期間,他接觸到不少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書籍,這些思想理論深深地觸動著他,並且在這種進步思想的驅動下,史達林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從此開始了革命生涯。

在1917年的俄國政權之爭中,史達林選擇了站在列寧這邊,並積極參與了十月革命,為建立蘇維埃政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得到了列寧的信任。

1924年,列寧因病逝世之後,史達林在擊敗季諾維也夫等蘇聯領導人後,正式開始領導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史達林

當時蘇聯的各方面都還處於恢復階段,既要面對國內的恢復問題,還要面對工業的發展問題。

在衡量蘇聯即將面臨的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之後,史達林最終決定對農村的「農業集體化」進行改造,並在這樣的基礎上快速推進國家基礎工業、重化工業以及國防軍工業的發展。

1927年12月,隨著蘇聯十五大召開,史達林正式宣布蘇聯的恢復時期結束,集舉國之力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社會主義的建設上。

依賴黨政軍的強制力量下,農村保守、滿於現狀的情況被打破,大多數的農產品都掌控在中央手中。

同時為了換取外匯,購得大量工業設備、聘請國外的專家,大部分的糧食都被用於出口,以謀求最大程度的國家工業化發展,只有一小部分留給了國內的民眾。

這也導致了蘇聯的農業一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都沒有發展起來,民眾們的生活水準也沒有提高。

史達林

蘇聯工業化改革

儘管民眾們對史達林的統治頗有些怨言,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史達林的統治下,蘇聯的發展一直是處於穩步向前的狀態。

因為蘇聯作為一個大國,想要迅速現代化,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建立現代國民經濟體系基礎以及發展重工業。

也正是由於重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蘇聯在二戰中有一戰之力,在納粹德國入侵期間,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產,生產出大量的武器彈藥用於蘇聯的衛國戰爭。

在這樣重工輕農的發展中蘇聯的國力大幅提升,在二戰後一躍成為唯一一個能夠抵抗美國的國家。

史達林離世,赫魯雪夫上台

1950年代之後,史達林的身體狀況就每況愈下,在此期間,還爆發了一件令史達林十分憂心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貼身醫生維諾格拉多夫竟然想要暗殺他。

雖然最終的刺殺並沒有成功,但是自從這件事之後,史達林就不相信任何人了,也不讓任何人接近他。

史達林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患有高血壓和心絞痛的史達林從來沒有叫過醫生,一直堅持自己吃藥治療,有時藥吃完了就派人到藥店去買,從來不讓任何人靠近。

然而即便身患重病,史達林還是像往常一樣,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將自己的「信得過」的朋友拉到他的行宮中一起喝酒吃飯,絲毫不顧及自己的身體。

每次史達林都興致很高地抽著煙,看著飯桌上的高官互相調侃,開著粗魯的玩笑,互相做著惡作劇,一直鬧騰到天亮,然後才一個個爛醉如泥地離開行宮,這或許是身患重病的他唯一能感受到的心理慰藉。

1953年2月28日,一個平常的星期六,這一天史達林像往常一樣,邀請赫魯雪夫、馬林科夫等人到自己的行宮中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不眠之夜,一直到凌晨四五點,醉醺醺的史達林才叫來警衛,將這些人全部送走。

當時史達林還顯得十分高興,罕見地對自己的警衛赫魯斯塔廖夫等人說道:「睡覺吧!你們都先回去睡覺吧。」

史達林

這讓赫魯斯塔廖夫等人都感到又驚又喜,因為平時史達林總是要求他們寸步不離地守著行宮,今天忽然「鬆口」讓眾人喜不自禁,於是他們匆匆收拾了一下就離開了。

隔天早上,工作人員醒來之後開始一如既往地忙碌著一整天的工作,斯大林平時生活作息比較混亂,沒有人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睡醒,並且之前他還立下過規定:如果他的房間中沒有動靜,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進去,否則一定嚴懲不貸。

因此即便已經日上三竿,也沒有人敢去敲響毫無動靜的房門。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斯大林的房間中也始終沒有任何動靜,工作人員開始感到奇怪,就算平時生活作息再不規律,該處理的國家大事他是從來沒有落下過的,今天為什麼會這麼反常?

直到晚上10點多,將近11點的時候,原本應該「呼朋喚友」的史達林還沒有絲毫的動靜。警衛人員再聯想到凌晨的異常,也顧不得斯大林的“規定”,嘗試著輕輕叩響了房門,沒有意料之中的怒吼。

工作人員有些急了,急忙請人將房門撞開。

史達林

圖片來自網絡

結果他們發現史達林竟然暈倒在地上,氣息微弱,渾身被凍得僵硬,看起來已經在地上躺了十幾個小時了。

他們急忙小心翼翼地將史達林抬到了沙發上,給他蓋上了毯子,並及時請來醫生救治他。

期間馬林科夫等人前來探望過一次,但是沒過多久就離開了,他們以為斯大林只是“睡著了”,在確認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就離開了。

醫生也很快就到達現場,施展搶救措施,斯大林中途幾次醒過來,無力地張張嘴,想要說什麼,但每次都沒能說出口。

就這樣,在搶救了幾天后,史達林還是於3月5號不幸離世,舉國悲痛。

史達林

在舉行國喪之後,赫魯雪夫作為新一代接班人,迅速掌控了蘇聯的政權。

死後受到不公義對待,所留遺物令人悲痛

但先前由於史達林將大部分的國家資產都用在了國家的工業發展上,對於農業生產方面的發展不夠重視,這就導致了蘇聯的民眾們生活都只能維持在溫飽的地步。

並且在衛國戰爭之後,蘇聯失去了大半的男丁,使得國家農業的發展相對緩慢,民眾們漸漸都有了不滿的情緒。

這時,蘇聯的民眾們開始懷疑,史達林生前的生活過得那麼“奢靡”,他一定“侵吞”不少人民的財產收為己有。

原本這只是流傳於民眾間的一種懷疑,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種說法,民眾們開始聚集在一起,強烈要求清查斯大林的遺產,他們堅定認為,這些年民眾們的生活這麼辛苦,一定是因為他將這些財產全部都收入自己囊中。

史達林

民眾們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曾經因為侵占公產被斯大林懲罰過的官員也開始暗中引導民眾,往斯大林身上“潑髒水”,強烈要求政府徹查斯大林的財產,為自己找一個台階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中央啟動了對史達林遺產的清算,試圖找到他貪污的證據。

但是在清點之後,眾人卻沉默了,他們一直批判的史達林不僅沒有侵占人民的財產,留下的遺產甚至沒有當時的一個工人多。

根據當時蘇聯政府的統計,史達林留下的財產如下:1個筆記本、2件白色上衣、4件軍用大衣、十幾條褲子、5頂帽子、5個煙鬥以及僅剩的900盧布{ /b}。

民眾一口咬定的貪污是對他的誣蔑,同時也是對他統治政權的不信任。

史達林

但是誰也沒想到,史達林儘管在治理國家方面出現過問題,但是卻是從心底裡愛著自己的國家,這樣一個人怎麼會主動貪污人民的財產呢?

眾人在知道這個結果之後紛紛沉默了,他們或是羞愧難當,或是瀟然淚下,不少人感到十分懊悔,懊悔自己為何會懷疑這樣一位偉大的國家領導人。

儘管後來還是不斷有人批判史達林,但是這樣的聲音卻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逐漸恢復理智,紛紛對史達林的離世表示沉痛的悼念。

不少人在史達林入殮當天,自發性地追隨在靈車後面,紀念他的離去,還有不少人獻上了花。

我國也派週總理等人前去表示沉痛的悼念,並在天安門廣場降半旗,全國停止一切娛樂活動來表達對斯大林離世的尊重。

史達林

當時蘇聯政局未穩,外有美國虎視眈眈,赫魯曉夫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蘇聯的領導人,為了平復民眾們的“怒火”,改善人民生活,他將國家發展的重心從重工業逐漸轉移到了農業生產上。

他在1953年的時候,提高了糧食的採購價格,保證農民在種植農作物產品時能夠有所收穫,同時強化了農民的自留地,刺激農業的發展。

1954年,赫魯雪夫又派數萬人開墾了大量的荒地,確保蘇聯的耕地自給自足。

從1954到1958年間,蘇聯政府就投入了67億盧布用於開荒,數十萬的志願資源待東部地區進行開荒事業,在這段期間憑藉自己的上搜,一共開墾出來4000萬公頃的土地。

而在這之後,赫魯雪夫將集體農莊對國家的交售制度改為農產品採購制。

在這段期間,赫魯雪夫也訪問了美國,成為當時蘇聯第一個訪問美國的蘇聯領導人。

儘管赫魯雪夫的政策沒有跳脫斯大林的模式,但是其所具有的開創性和探索性,使得勃列日涅夫在接管政權後,帶領蘇聯走過了一段繁榮。

史達林

赫魯雪夫

雖然後來蘇聯解體,但是史達林為蘇聯所做的貢獻確實不可否認的,也深深影響著後來的蘇聯領導人以及人民。

2008年,俄羅斯某電視台也舉行過一項評選活動,選出俄羅斯最偉大的領導人,史達林在這次評選中位居第三,僅次於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彼得·斯托雷平,甚至連彼得大帝和列寧都排在他後面,足見史達林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