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東方「雙語+講課+帶貨」的直播模式,讓網友們眼前一亮。
「山水結合,秋風徐徐,就是在那樣的經典產地,才能有如此authentic(真實的),如此genuine(真誠的),如此exclusive(獨特的)高品質大米。”
從6月10日開始,新東方旗下的直播平台「東方甄選」8天漲粉1300萬,單日銷售額突破5000萬,同時捧火了直播間的主播、新東方教師董宇輝等人。
作為曾經的教育巨頭,他們結實地為直播帶貨產業上了一課。也終於讓帶貨主播們理解到:新鮮、有趣、動人、營養的內容,才是第一流量。
6月13日,新東方的股價漲超100%,頗為巧合的是,也是那天,曾經的新東方老師羅永浩宣布退網。
曾經的羅永浩,輸在天真;如今的俞敏洪,贏在人品。
出身農村的俞敏洪,如今已是個花甲之年的老男孩。他從左搖右擺的命運裡再次站起來,沒有抱怨,沒有投機取巧,也沒有躺平,他拍拍身上的灰塵,帶著不願離去的員工,捐掉桌椅,離開講台,守望麥田,精心佈置了直播間。
點讚和淚水,詩歌和遠方,生活和夢想……這一切,在這個畫風清奇的直播間裡,仍在繼續。
純良而努力的人們,該有光明的未來。
有人說,新東方抬高了直播帶貨的格局,讓人看見知識的力量。
一度,主播帶貨時只會大喊「3、2、1」「家人們」「趕快拍」…現場充斥著壓迫、緊張、催促、焦慮的氣氛,吵鬧且令人窒息。
但在「東方甄選」直播間,主播們就像正常上課一樣,語氣平緩地講著英文、詩詞,華麗的金句脫口而出,時不時插入一些生動的軼事典故。獨樹一格的風格,引發網友追捧。
有網友評論,當新東方教師走上直播間後,“交學費聽他們講課,居然還送等價值的大米!”
就連羅永浩也忍不住誇一句“新東方牛X”,然後再退網。
俞敏洪客串「東方甄選」直播間
去年「雙減」落地,俞敏洪打造了30年的新東方帝國一夜崩塌。調整過後,60歲的他帶著隊伍,闖入電商產業。
俞敏洪步羅永浩後塵,卻沒有抖音強大的流量扶持。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外界看客,都沒人看好。
2020年4月,48歲的羅永浩直播帶貨交出1.1億的成績單。三個月後,吳曉波下場帶貨,只賣出十五罐奶粉。後來他說:“自信害死了我。”
彼時,企業家或知識分子們直播「翻車」的案例,並不罕見。
在帶貨初期,新東方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首播當天,新東方的兩個直播間——“俞敏洪”和“東方甄選”,銷售額低至460萬、59萬,後續直播更是反響平平。
一切,看起來都是山窮水盡的模樣。
「東方甄選」部分主播大合照
新東方主播yoyo形容當時的“東方甄選”是“腳底板直播間”,曾經歷過一個上午沒賣出一單。主播董宇輝說,“很長一段時間裡,直播間只有五六個人,其中兩個是我爸媽,兩個是yoyo的爸媽。”
偶爾父母想他們了,就在直播間問,“吃飯了嗎?”
俞敏洪愛講心靈雞湯,此時他們的境況正應了那句雞湯--「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最黑的,再熬一下,天就亮了」。
「東方甄選」的粉絲數從0到100萬,花了半年,從100萬到200萬,卻只用了3天。
6月2日,俞敏洪來到「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同期線上人數只有五、六千人。俞敏洪鼓勵團隊,「我們很快就會有一萬人的。」6月10日,「東方甄選」上熱搜,俞敏洪再來直播間時,線上人數超過60萬人。
6月15日,「東方甄選」直播間同期在線人數破60萬,俞敏洪鬆了一口氣,在個人公眾號寫下:「我們知道前路漫漫,更多的艱難困苦在等著我們,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在一次直播裡,董宇輝指著俞敏洪的人像問觀眾:“知道我們為什麼喜歡上面這個60歲的老頭嗎?”
“因為他從不認輸。”
儘管後來,當著60萬人的面,他又開玩笑地說:“老頭快退休,我當CEO。”
時間回到夢想的起點,沒人相信俞敏洪這輩子能靠英文吃飯。
1978年,16歲的俞敏洪高考落榜,英文考了33分,當時的大專錄取分數線是40分。他非常不甘,決定再考一年。
此時俞敏洪只是農民的兒子,與未來「富豪教師」毫無關係。出身落後的俞敏洪,從這裡開啟自己的追逐之路。
第二年,俞敏洪埋頭苦讀,即使在煤油燈下,也要複習到深夜。直到付出近視的代價,考出55分。
但他沒想到,當年的分數線提到60分,還是差5分。
第三年,他不再做農活,和母親打包票,再考砸,就安心當農民。母親支持他,托城裡朋友的關係,將他送進全市最好的複讀班。俞敏洪每天6點起床,學習到晚上12點才睡覺,撐了一年。
這次,他沒有辜負母親的期待,高考成績超過了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
1980年,俞敏洪背著兩麻袋行李,踏入北大校門,開啟新生活。然而,北京大學的校園生活,超過一個農村小孩的想像。新生活的第一課,是來自同學的嘲笑。
上學第一天,俞敏洪站在講台上自我介紹。發言結束,由於他的國語太差,同學們沒聽懂。同學王強站起來問:俞敏洪同學,你能不能不講日文?
全班哄堂大笑。
在北大,同學們都是全國各地的狀元。他們很多出身在優渥的家庭,學問、思想和美感趣味,遠不是俞敏洪能比。身為農村小孩,俞敏洪唯一擅長的文體活動只有游泳。
在體育課上,他興致勃勃展示一番泳技,沒想到體育老師被逗樂了,“我從沒見過一個人狗刨能刨得那麼快。”
很多年後,俞敏洪在自傳裡記錄下自己的心情,“(當時)我就是一狗屁。”
為了彌補缺陷,他將所有的課餘時間奉獻給了圖書館。當其他同學肆意地談戀愛,享受青春,俞敏洪讀完了2000本書。
俞敏洪在北方大
畢業後,俞敏洪留在學校教書。他的成績在班上倒數,之所以擁有留校教書的機會,是因為優秀的同學都出國了。
80年代末,「出國熱」盛行,俞敏洪也難逃其中。他甚至考了托福——663分,這在當時中國學生平均400-500分的年代相當了不起。
然而,雖然俞敏洪拿到很多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沒有一個學校願意提供獎學金。
當時他在北大的薪水一個月200元,兌換成美元只有30美元左右,而去美國留學,至少要30000美元。
為了能夠出國,追隨同學的腳步,他決定在校外辦補習班賺錢。出國學生越多,他賺得越多,那時俞敏洪每個月能賺2,000元,是薪水的10倍。
俞敏洪講課
後來,北大發現此事,連續三天廣播對俞敏洪的處分,理由是「打著北大旗號私自辦學」。
俞敏洪住在北大教師16號宿舍大樓,無論是在房間裡,或是在宿舍大樓外,都能聽到廣播。他一氣之下,辭掉教師工作,因此誤觸人生的開掛按鈕。
1993年,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英語學校。 1994年,新東方營收破千萬。 1995年,靠教別人出國的俞敏洪第一次出國,目的不是遊學,而是尋找老同學王強和徐小平。
王強和徐小平見到俞敏洪非常美異,曾經的吊車尾,已經遠遠甩開隊伍,走到時代前端——推動“出國熱”,為中國學生搭建通往世界的橋樑。第二年,王強和徐小平回國,「新東方三駕馬車」就此成型。
俞敏洪(左)徐小平(中)王強(右)
馬車一路狂奔,新東方進入快速增長期。
2006年,新東方在美國紐交所敲鐘,那年44歲的俞敏洪成為全中國最富有的老師。他先後獲得《亞洲週刊》「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位人物」、《中國經濟報》「21世紀不可忽視的10位企業人物」等榮譽。
俞敏洪說:“我們的命運是大時代在決定,假如我們的人生是大江大河中間的一艘船,首先我們要變成這條船的舵手。”
俞敏洪牢牢抓住船舵,控制著新東方這艘巨輪,緩緩駛向下一個時代。
新東方是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民營教育機構,同時是教育界的“黃埔軍校”,為教培行業輸出優質人才——
羅永浩創立“老羅英語培訓學校”,陳向東創立“高途教育”,胡敏創立“新航道國際教育”,週思成創立“思橙教育”…
曾經的新東方教師們,在業界群雄並起,各領風騷,同時,新東方不再是一家獨大。
2010年,好未來集團(原名學而思教育集團)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 2017年7月,好未來以127.4億美元的市值,首次超過新東方。同年11月,37歲的張邦鑫打敗俞敏洪,以400億身價問鼎教育界首富。
「出國熱」過後,「課外培訓」佔領市場。
當時,交換首富交椅不久的兩人在活動上相遇,他們出乎意料地平和,甚至相互「表白」。事後俞敏洪寫了一篇文章,標題為《俞敏洪對話張邦鑫:形成合力,內心充滿光明地做教育》。
張邦鑫(左)俞敏洪(右)
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產業情勢大好,不必針鋒相對,老話說得好:和氣生財。
隨著「內卷」盛行,家長們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毒雞湯甘之如飴,教培業獲得資本青睞,劍指萬億賽道。
彼時,培訓機構憑藉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火熱,閉著眼睛也能賺錢。瘋狂持續了數年,直到2021年7月,「雙減」來了。
雙減,即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訓練負擔。
消息公佈當日,學科教育「三巨頭」(好未來、新東方、高途)股市暴跌,總共蒸發超過1000億元。國家整頓產業,教育巨頭們紛紛斷臂自救。
2021年,新東方的市值下跌90%,營收下降80%。除此之外,還有裁員補償,退學費、退租等開銷,現金支出近200億元。
由於「雙倍減」突襲,許多企業猝不及防,導致資金出現缺口,不得不倒閉、跑路。而新東方能夠挺住,源自於俞敏洪的一個堅持——
“新東方帳上的錢必須滿足,如果有天新東方突然倒閉,或者說突然不做了,能夠同時退還所有學生學費,並且能夠支付所有員工的離職工資。”
過去在「燒錢大戰」中,即使被後起之秀追趕,俞敏洪依舊保持理性,因為他不認可資本對教育產業的改造。不可否認,他是個成功的商人。但他依舊保持著一絲理想主義。
教室退租後,新東方大量課桌椅閒置。這批價值5000萬的桌椅沒換成現金,幫助新東方渡過難關。
它們反而被裝上一輛一輛紅色卡車,卡車從全國各地的新東方學校出發,開往全國各地的鄉村小學,車上載著的是桌椅,也是希望,以及曾經的夢想。
嶄新的桌椅被裝上紅卡車
新東方西安學校的校長姚振華,是第一個響應公司號召的校長。看到俞敏洪的指示,他非常激動,“我當時立刻想到一句話,因為我們淋過雨,所以不能忘記給別人撐傘。”
這件事在網路上傳播甚廣。知識分子的體面離場,難免讓人心生敬意。
2021年11月7日,決定自救的俞敏洪正式宣布新東方轉型直播帶貨,自己和幾百位老師將透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
從羅永浩帶貨還債開始,創業家走進直播間成為常態。
當直播風口消失,俞敏洪依舊堅定地踏入這片紅海市場,無疑引發外界的爭議。他的新創業,被比喻成急不擇路的跟風。
被一家媒體發文點評後,俞敏洪更是來到輿論的中心。
文章的標題為《俞敏洪不該照搬李佳琦》,作者犀利指出新東方不應該「從一個賺快錢的行業跳到另一個賺快錢的行業」。
還未起步,困難先衝了過來。
俞敏洪直播帶貨早有預兆。在2021年9月的高階主管會議上,俞敏洪用曾「直播一姐」舉例,「她一年能賣一百多億,我帶著幾十個老師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億?
當時,李國慶從噹噹的李總淪為賣酒的慶子。得知俞敏洪對帶貨的認可,慶子說道:“老俞小心點啊,這個水很深,別把前世英明搭進去了。”
「接地氣」的李國慶
不只是外界,公司內部也不看好帶貨這條路,新東方的官微曾提到,俞敏洪決定做「直播帶貨」時,周圍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
據後來走紅的「東方甄選」主播回憶,老俞在會上公佈這項決定時,所有人都笑了,老俞也笑了。笑中帶苦,前途未卜。
大家普遍認為,俞敏洪會成為「直播翻車」的吳曉波,而不是「抖音一哥」羅永浩。
2021年12月28日,在唏噓、批評、期待的聲音中,俞敏洪穿著「東方甄選」的灰色衛衣出現在直播間。
事實證明,大家的擔憂不無道理。
俞敏洪的直播首秀,僅有186萬人觀看,銷售額460萬,與羅永浩的4800萬觀看人數、1.1億銷售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直播伊始,俞敏洪用艾青的詩句解釋賣農產品的原因,“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三個多小時的直播裡,他非常賣力,化身語文、地理、歷史老師,指著印刷的地圖,講述地域文化,時不時會插入詩句。
俞敏洪講解產品史
他沒有以賣貨為導向,而是注重直播的內容。這與吳曉波打造的「知識直播」如出一轍——透過闡述品牌發展史,為產品塑造意義。
直播結果亦與吳曉波的無異-無人買單。
當然,俞敏洪帶貨效果欠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產品定價太貴。 15顆平石蘋果賣128元,2斤丹東99草莓賣16元,8斤高鈣稻花香米賣268元…
俞敏洪自己也在直播時承認,產品價格比較貴,理由是:我們不選最便宜的農產品,(只選)最好最有品質的。
後來走紅的主播董宇輝,也曾對價格問題給解釋過——
谷賤傷農。
每一個了解農產品,了解農業、農村、農民的人,都知道這四個字的沉重。
俞敏洪在直播間
再次遭到外界嗤笑的俞敏洪,不斷嘗試擴大影響力,給直播間引流,例如與其他知識分子連麥,在個人公眾號上推廣「東方甄選」…
俞敏洪時常將自己的心情,記錄在個人公眾號。
在一篇標題為《老俞閒話|在無奈和堅強中前行! 》的文章下,一位粉絲鼓勵他說:希望東方甄選平均在線人數破5000,奧利給,俞老師,放下情懷,放手一搏。
曾幾何時,新東方引領潮流,屹立時代鰲頭。當時代的風突然轉向,新東方的名師淪為無人關注的小主播,只好融入別人建構的體系,重新開始。
這是時代給新東方的考驗,也是命運給俞敏洪的考驗,他需要奪回船舵。
今年5月30日至6月1日,俞敏洪帶隊直播,銷售額超過百萬。 6月2日,他到「東方甄選」直播間賣農產品,單日銷售額接近200萬。
面對別人看來“慘淡”的業績,俞敏洪卻認為這是旗開得勝,“我做事情習慣‘急事慢做’,所謂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俞敏洪喜歡講雞湯,相信雞湯,後來,雞湯真的靈驗了。
帶貨之前口碑的積累,與帶貨之後的細微調整,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東方甄選」得到流量的垂青。俞敏洪帶貨半年後,有位網友將「董宇輝」賣牛排的直播錄屏,發佈到社交平台,該視頻形成病毒式的傳播。
有人敬佩主播的才華——“他們突然讓我們看到讀書的意義,讓我們的孩子看到,即使是直播帶貨,有文化的人依然是優秀且令人尊敬的。”
有人惋惜主播的處境——“這群人本來該站在講台上的,現在卻只能在直播間賣大米。”
一群“失意”的教師,透過直播“自救”,與俞敏洪共同譜寫一個自強不息的故事。觀眾的親眼目睹,比俞敏洪過去說過、寫過的所有雞湯都更有衝擊力。
早在2020年3月,雙減政策還沒落地,俞敏洪曾透露自己在考慮退休,“未來我覺得新東方會交給更年輕的一代人去做。”
創業三十年,俞敏洪已然對做企業失去興趣。然而,當公司出現危機,他卻沒有像許多創辦人一樣順勢退休。
勇往直前的背後,是個枯木逢春的故事。
新東方枯木逢春,是潰敗的公司,遇到新的發展方向。俞敏洪枯木逢春,是個花甲之年的創業者,在逆境中重新找回奮鬥的熱血。
42年前,俞敏洪考上北京大學,一個農村小子為了緩解自卑,苦讀詩書追逐身邊的天才們。
在大學畢業典禮上,每個人都上台演講。輪到俞敏洪,他對其他同學說,「大家都很厲害,學習成績很好。但請你們相信我不會放棄我自己,你們做了5年的事情,我會做10年;你們做10年的,我做20年;你們做20年的, 我做40年。
即使拼盡全力都無法超越他們,俞敏洪也不會放棄,“實在不行,這輩子我要保持健康心態,身體健康,到了80歲以後,把你們一個個送走了,我再走。”
後來,俞敏洪成功了,他超越了大部分的同學。正如主播董宇輝所說:“笨一點挺好的,我就是個笨人。我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俞敏洪一直相信奮鬥的意義,並且四處演講,給年輕人打雞血。如今,他再度出發,接受人生的挑戰。
2005年俞敏洪簽售自傳《永不言敗》
新東方出現危機後,企業家黃怒波曾給俞敏洪寫了一封信說:認慫吧,敏洪老弟。
但在信裡,黃怒波說了一個故事。
去年,為了緩解俞敏洪的情緒,北大企業傢俱樂部舉辦聚會,喝酒壓驚。大家謹言慎行,擔心刺痛俞敏洪。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俞敏洪反而狀態不錯,甚至在KTV裡唱起了《鴻雁》。
「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黃怒波說,“那時候,我的眼前彷彿真的看到了一群高飛的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