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國家雙減政策出台後,俞敏洪的新東方市值直接蒸發兩千多億港元,此時的他已經是一位接近六十歲的男人,面對這般窘境,新東方將何去何從呢?
就在大家猜測俞敏洪下一步走向時,新東方將課桌捐給學校的新聞登上熱搜,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俞敏洪並沒有被這次突如其來的坎坷打到,而接下來他更是宣布要投入農產品直播之中,重新踏上旅程。
一時間大氣、有格局、體面退出等讚美之詞接踵而至,人們不得不承認,俞敏洪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
而在這份從容與優雅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他一路走來的艱辛。
一、九死一生的創業之路
1962年,俞敏洪出生於江蘇江陰市。在那個年月裡,生活之苦可想而知。而從高中畢業後,等待他的卻是接二連三的高考失利。好在,這個農村出身的孩子並不認命,也終於苦心人天不負,讓他一舉考上了北京大學。
而在北大畢業後,他選擇了留校服務。而當出國留學受到國家鼓勵後,俞敏洪也開辦了補習班,他的補習班也越來越紅火,從打著北大教師名頭招生,到後來掌握了英語高分密碼,再到後來正式辭職創建新東方,俞敏洪的新東方很快便成為了業界的標竿。
不過事業做得越大,競爭對手越多。魚龍混雜之下難免有人起歹心,採取不正當手段惡性競爭。
在一次張貼廣告時,新東方的員工被同行用刀刺傷。不久之後,又有其他新東方員工受到了對手的傷害。面對這一切,俞敏洪比誰都要擔心。
就在此時,俞敏洪也被盯上了。
當時的銀行週六週日休息,俞敏洪無法將錢存到銀行,只能將學生的學費拿到家中,等到銀行開門再存進去。
但學生大多都是週六週日交費,碰上人多的時候學費可以達到兩百多萬。這麼一筆錢從學校運回家裡,很快便引起歹徒注意。
在摸清了俞敏洪的習慣後,這群歹徒埋伏在樓道中,等到俞敏洪上樓時將其放倒,並向他體內注射大量動物麻醉劑。
這夥歹徒全是亡命之徒,除了俞敏洪外曾經綁架過6人,沒有一個人能夠在他們手中活下來,只有俞敏洪是個意外。當俞敏洪甦醒過來時,身邊的現金已經被搶劫一空,自己也失去行動能力,只能強撐著爬到家中打求救電話。
從此之後,俞敏洪開始隨身攜帶保鏢,並與一家小型銀行建立了合作關係,每週由銀行派出運鈔車取走貨款,避免途中發生意外。
但就是這樣看似萬無一失的舉措,還是沒能讓俞敏洪逃脫第二次打劫。好在,這次綁匪沒有使用麻醉劑,加之眼見保鏢被挾持,俞敏洪決意“拼死一搏”,終於在一團混戰中他沒有讓綁匪得逞。
中國有句古話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好在經歷了此番磨難後,新東方一步步走向繁榮。但當新東方走過了創業期的艱難後,繁華期的弊病逐一顯現出來,此時的俞敏洪不得不再次做出艱難的抉擇。
二、「請」走親友,夥伴退出
俞敏洪的母親為他提供了不斐的資金,有了這筆資金才有了日後的新東方。創業初期,俞敏洪無人可用,只能仰仗自己的親戚們。
除此之外,俞敏洪也將王強和徐小平(大學同學)從國外請回來,一同支撐新東方的運作。俞敏洪負責出國英文培訓,徐小平負責諮詢業務,王強則主抓口語。
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東方的教師隊伍中產生大量百萬富翁,學生多達數十萬人,影響力更是覆蓋了多個國家。
在這繁華的背後,俞敏洪的親戚們在公司內部開始“結黨營私”,公司內的權利大都被親戚們壟斷,眼瞅著新東方就要成為一個家族化的產業。
為了肅清內部屍位素餐的親屬,俞敏洪曾跪在母親面前請求原諒,也曾私下對親戚們賠禮道歉。俞敏洪到底受了多大委屈我們並不知道,可半年後,新東方內部的家族成員已經少了一大半。
俞敏洪親戚的問題解決了,王強和徐小平產生了其他想法,歸根究底就是權利的分配。
為了新東方的平穩運轉,同意大家輪流掌權的提議,自己則每天主抓教學,不再過問公司的事情。
等到大家都意識到新東方當家人不好做時,只能將俞敏洪再請出來。不過王強和徐小平卻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心思了,紛紛從新東方退出,只留下俞敏洪一人孤軍奮戰。
這時候,新東方已經成為教育訓練行業的老大,從新東方出來的老師都有人的專業素養,學習新東方模式後自主創業家更是數不勝數。
在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俞敏洪再次抓住機會引入線上教學,即便是疫情期間也能保持其競爭優勢。
不過2021年,俞敏洪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三、新東方“謝幕”,俞敏洪早有準備
從學而思等教育機構被罰款開始,國家似乎放出了一種訊號:規範教育訓練。沒多久,雙減政策落地,教育機構進入「末世」。
市面上的教育機構紛紛陷入退費的困境,有些家長因為退費不及時還會大鬧辦公室。在教育機構焦頭爛額之時,俞敏洪卻無比鎮靜,因為他早有準備。
俞敏洪曾說過,他一直都留有一定量的存款,萬一遇到什麼困難,可以隨時給學生退費。正是這種未雨綢繆,新東方才沒有因退費陷入泥淖。
在處理完所有收尾工作後,俞敏洪將新東方校區內的新桌椅捐獻給貧困小學,再次向大家證明了這個企業的價值。
不得不說,俞敏洪在這次退場中依舊保留了足夠的體面。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這場“大劫”,俞敏洪要有預感。
在教培業越來越不規範時,俞敏洪就已經預料到國家會出手進行管控。不過俞敏洪沒預料到國家的力度,更沒預料到新東方如此慘淡的未來。
直到現在,俞敏洪的身價蒸發兩千多億,對於一個五十八歲的老人來說,一輩子的心血付諸東流,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沉痛的打擊。
令人震驚的是,俞敏洪沒有停歇,帶著新東方員工紮進農產品直播產業。俞敏洪能否在這個新領域獲得成功尚未可知,但他的魄力與格局或許真的可以創造另一個奇蹟。
總結:
從高考開始,俞敏洪的生活似乎就充滿了坎坷,在輝煌與泥濘中艱難前進。在輝煌的背後,盡是俞敏洪的心酸。即便是這樣,命運似乎也未曾放過他。
但轉念想,人生又何嘗不是恰如俞敏洪在他的自傳《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裡說的那樣:一個人真正的體面,是裝不出來的。
或許,對於俞敏洪而言,這也不過是又一次體面的轉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