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餐飲業的路易威登,要把店開到紐約、米蘭、東京……我希望有路易威登的地方,就有俏江南!」俏江南的創始人張蘭,曾經立下這樣的豪言壯語。
圖1
不過,很多人記得「張蘭」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俏江南,而是因為汪小菲和大S的離婚事件。
兩人離婚當天,汪小菲的母親張蘭便開了直播,還明里暗裡指責大S:“有時候,活生生一個暖男,你卻把他逼成了渣男……”
圖2
儘管張蘭開始直播後,總是蹭大S的熱度,發言肆無忌憚,有些「黑火」的意味,但也的確引來了不少關注,流量喜人。她既分享了生活,有了名氣,又連帶著宣傳了新餐廳“麻六記”,可謂是名利雙收。
圖3
這個張蘭,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除了「汪小菲的媽媽」、「大S的前婆婆」這兩個標籤之外,她還有怎樣的人生故事?
遠赴重洋,篳路藍縷
張蘭,1958年出生,俏江南餐飲公司的創辦人,曾登上《胡潤百富榜》,個人資產達15億元,是中國三大餐飲界富豪之一。
圖4
而這一切,都起源於1989年。當時改革開放初見成效,不少人來到東南沿海經商,短短幾年內就發家致富,衣錦還鄉。
彼時31歲的張蘭當然也看見了機遇,但她的目光似乎更長遠一些,冥思苦想了很久之後,她想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子:去國外打工,攢夠了錢再回來創業。
圖5
儘管當時的張蘭已經大學畢業多年,結婚生子,生活穩定,但是,她卻不甘心平平凡凡地終此一生,她血管裡流著熱愛冒險和挑戰的血液,普通的生活無法留住她。張蘭想了很久,終於鼓起勇氣,踏出了發大財的第一步--遠赴加拿大打工。
那時候,沒人認識張蘭,也沒人見證那段最初的故事。她事後回憶起在加拿大的經歷,簡單地將之概括為“就是去賺錢”,大概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心工作,歷盡艱辛。
圖6
據說,張蘭當時辦理的是探親簽證,藉口去加拿大探望舅舅,瞞著移民局「黑」了下來,開始為一些小餐館工作,也就是俗稱的「打黑工」。
彼時的張蘭,什麼都不會,只能找到洗碗的工作。還好這種工作薪資也不算低,一小時就能賺3.5美元。張蘭為了盡可能多賺錢,同時輾轉於四家餐廳上班,每天辛苦奔波,需要工作16個小時,幾乎沒有時間吃飯和休息。
圖7
根據1989年的匯率,張蘭一天可以賺到大約207元人民幣,一個月就是6200元左右,而在那個年代,國內一個普通職工的月工資業才60元,職位高一些的才能達到百元。
如此看來,張蘭得到的報酬確實相當可觀。她也認為這樣的辛苦非常值得,她曾說那時“一天賺的錢相當於在國內工作一個月的工資”,即使苦點兒累點兒,也熬得住。
圖8
張蘭不僅工作勤勉,還很執著,有一股子韌勁兒,一旦下定了決心存錢,就很少休假,連聖誕節這樣的節日都不想停下來歇一歇。她心裡想的是,聖誕節的節慶氣氛會讓人忍不住想家,可是如果聖誕節回了國,可能就再也不會過來工作了,這不就功虧一簣了嗎?現在錢還沒存多少,不能放棄。
就這樣,從1989年到1991年,三年之間,張蘭從沒回過家。
嶄露頭角,小有所成
直到1991年,聖誕節的前幾天,張蘭數了數存下來的錢,總共2萬美金,來這兒時一無所有,如今卻已是小有積蓄。
圖9
有了這筆錢,她就能回國做一番自己的事業了。她已經打算好了,一回國就去北京開一家餐廳,用自己這些年來偷偷學到的手藝,搭配新潮的裝修,一定能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坐在回國的飛機上,她或許會回想起這些年來的辛酸。為了錢,她做過不少工作,除了刷盤子,她還扛過豬肉,去過美髮店打工,甚至做過台灣富人家的幫傭。
圖10
很多年後,當別人問起時,張蘭也從不諱言當初,她會坦蕩地告訴別人:「我曾經在餐館打工,每天進店就有無數的事情等著我,甭想抬頭,卸車扛豬肉,一扇就有上百斤。
也許,正是由於張蘭有一種超越常人的毅力,敢想敢做,敢於挑戰命運,她最終才能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在中國的餐飲界嶄露頭角。
1991年回國後,張蘭便開始著手創辦屬於自己的餐廳。首先,她為餐廳取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阿蘭酒家”,這個名字既有自己的烙印,又顯得有煙火氣。
圖11
接下來,張蘭大氣地往裡面投了13萬人民幣,確定了這家餐廳主營川菜,由自己親自掌勺,兼任服務員和收銀員等。
雖說也算做了“老闆”,但實際上,大到裝修,小到食材,都是張蘭親力親為,事事操心。
在裝修前,張蘭還獨自跑到四川省郫縣,親自僱人上山砍了一些顏色鮮豔、表面光滑的竹子,之後費了很大力氣,透過火車把十餘米長、足足有碗口粗的竹子運到了北京。
圖12
開餐廳為什麼要砍這麼多竹子呢?原來,張蘭有自己的想法,她認為,開餐廳不僅要有令人難忘的菜餚,還要有獨特而不落俗的裝潢風格。
為了和當時北京的其他餐廳區分開來,她打算動手把「阿蘭酒家」裝修成南方的竹樓。想像一下,賓客滿座,竹影蕭蕭,覬籌交錯之間,想必也會頗有風雅之意。
於是,張蘭不僅親自挑選裝潢材料,還親自裝飾牆面,設計菜餚。凡事只要用心,結果都不會太差。
圖13
果然,等餐廳正式開幕後,很快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偌大的北京城裡打出了自己的招牌。
北京人都知道,在「阿蘭酒家」裡,能吃到最美味的蛇羹,要是運氣好,漂亮的老闆娘就會親自為客人殺蛇,蛇尾和長髮一起甩動之時,風姿萬千。
圖14
三十幾歲的張蘭,逐漸成了京城小有名氣的人物。
談起自己早年的成功經歷,張蘭總顯得很自信,當然也不乏感慨,她認為餐飲業是一個“勤行”,也就是需要勤奮、勤懇、勤奮持家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好,而很多女性都具備這類成功的特質,因此能在餐飲業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圖15
而張蘭自己,無疑就是像竹子一樣有「韌性」的女人,善於交際,懂得學習,而且堅持不懈,這才能在這個行業裡立足。
飛來橫禍,弟弟慘死
上世紀九十年代,張蘭有了錢,也有了家人,日子過得很滋潤。誰知,世上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999年的夏天,張蘭有事出了國,但歸國時卻意外得知弟弟慘死。 她連忙趕回家中,家人告訴她,弟弟遇上了歹徒,在家門口的樓梯間裡被連續捅了十六刀,很快不治身亡。張蘭聽聞噩耗,悲痛地癱坐在地上。
圖16
誰知,待事情水落石出後,張蘭才知道,歹徒的目標,竟然是自己! 只因自己不在國內,才逃過一劫。而可憐的弟弟,不幸成了刀下亡魂。
張蘭得知真相後,心中愧疚,雖然這並不是自己的過錯,但畢竟是因為自己在生意場上得罪了誰,樹大招風,這才招來了禍患。
此後幾年,「阿蘭酒家」始終維持高人氣,到了2000年,張蘭已經累積了六百萬元的資金。 儘管確實賺到了錢,日子也好過起來了,但張蘭仍然不滿足。
圖17
夜深人靜之時,她總在心裡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而為了找到答案,也為了跳出現有的生活框架,她再次做出了一個驚天的決定——賣掉「阿蘭酒家」!
另闢蹊徑,迎來轉折
將第一家餐廳出售之後,張蘭閒了下來,她開始叩問內心,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半年之後,她終於找到答案了。 她依舊要開餐廳,但這次,不只開餐廳。
原來,張蘭想做的,是打造出一個國際知名的中餐餐飲品牌,做出地道道的中餐,取代唐人街那些令人食不知味的餐飲企業,做出真正體現中國餐飲文化的好品牌。
圖18
但有了想法,還需要立足於實際,不能埋頭盲幹。張蘭也深知這個道理,因此,這一回,她也進行了產業考察。
經過調查,她發現,北京的餐廳雖然多,但都較為高檔,而且大多是粵菜,菜餚雖然可口,但價位過高,很多普通人都無力消費。但實際上,被拒於門外的普通職工,也存在著極大的消費潛力。
張蘭認為,只要自己找準了定位,搭配好菜式,調低定價,就能激發一般人的消費慾望。
圖19
如此一來,酒香不怕巷子深,顧客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忠實客戶,也就不愁品牌效益了。 於是,她開始著手創造「俏江南」餐飲服務管理公司品牌。
盛極而衰,無緣上市
「俏江南」的企業理念是創新、發展、品味、健康,可謂很好地體現了張蘭對餐飲公司的要求與期望。自2000年成立以來,「俏江南」就顯得與眾不同。 這次,張蘭仍偏愛川菜,卻不再遵循傳統。
圖20
她花了大量時間鑽研新菜式,選用川菜的原料,親自挑選貨源,然後採用西式的刀工與烹飪方式,做出小而精緻的菜餚,搭配獨具創意的擺盤,便成為了大受歡迎的「張氏菜系」。
正如我國古話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張蘭精準地把握住了食客們的獵奇心理,又以嫻熟的烹飪技巧抓住了食客們的胃,讓一道道融合了傳統與新潮的菜餚在人們的舌尖跳躍,帶來美妙的用餐體驗。
圖21
此外,她也很擅長吸引年輕的顧客。 一開始,她就覺得將餐廳開在辦公室裡,以此來培養年輕人們的消費習慣。儘管這樣一來,租金成本高了,風險也水漲船高,遭到很多朋友的勸阻,但是,張蘭卻一意孤行,堅信自己的經營方針會大獲成功。
為此,她還苦心鑽研了一番菜式的命名,比如把色彩豐富的沙拉命名為“搖滾沙拉”,貼合年輕人的喜好,有效地吸引了新顧客。
後來,當「俏江南」逐漸有了名氣,就常有人問起這個名字的由來。而這時,張蘭就會耐心地解釋:「我們想要創造一個代表中國特色的國際品牌,而在很多外國人眼中,江南的小橋流水最具中國特色,所以我們就叫'俏江南'」。 這樣一番解釋,合情合理,又為「俏江南」增添了不少風雅之感。
圖22
在張蘭的苦心經營之下,短短五年,「俏江南」就在全國各地開了多家分店,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都有了它的招牌,不少年輕人成為了這家餐館的忠實顧客。
這時的張蘭,可謂意氣風發,甚至公開表露了自己的野心——在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之前,讓「俏江南」的分店達到一百家。
沉浸在在烈火烹調油、鮮花著錦的美夢中的張蘭,還沒意識到,這浪漫又宏偉的計劃,最終卻難以實現。
圖23
2008年,「俏江南」融資高達 3億元人民幣,同時作為奧運餐飲服務商為奧運提供服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發展速度勢不可擋。
到了2011年,張蘭向媒體表示,「俏江南」正在策劃上市,意圖衝刺A股。為了提升成功的幾率,張蘭與鼎輝公司簽訂了對賭協議,引進了鼎暉公司的投資,卻沒能按照計劃推進上市計劃。
更糟的是,當鼎輝公司的2億元人民幣股份注入資金池後,股份遭到了稀釋,並沒能為「俏江南」贏得更好的投資機會。 事後,她坦言,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
圖24
不過,張蘭並不會就此止步,她還在苦思索,圖謀新路。
2008年12月19日,「俏江南」變更成為外商投資企業。而這背後的張蘭,也不再是中國國籍。雖然受到了人們的指責,但張蘭仍強調自己“愛國”,聲稱自己多年前“放棄移民,永遠忠於祖國”。
實際上,張蘭苦心孤詣的一番操作,都是為了「俏江南」能夠享受外資優惠,成功上市。 然而,天不遂人願,2012年1月,“俏江南”的上市申請被確認為“終止審查”,至此,“俏江南”再也無緣A股。
圖25
可以想見,當時的張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定在泥潭中掙扎了許久。 2015年,甚至傳出了消息,張蘭被「俏江南」董事會暗中質押了股權,
經歷破產,開始直播
後來,張蘭再次出現人們視野裡,便是透過直播。自從走上直播道路後,她對流量相當在意,倒也深諳吸引眼球的方法。
圖26
在近日一場直播中,她就力邀兒子汪小菲與自己同框,並笑著問兒子是否想要蹭蹭自己的流量,既展現了母子關係的親密,又恰到好處地吸引了網友關注,引起了一番討論。
而對於當年“俏江南”的股權糾紛,汪小菲形容那對於張蘭來說是“一個激烈的工作階段”,還表示自己很支持母親退出“俏江南”,以她的方式為這次創業畫上了句號。
圖27
談到張蘭未來的規劃,汪小菲則說,母親退出「俏江南」之後,對藝術品收藏很感興趣,也非常注重養生。 比起創業,他更希望母親養好身體,享受生活。
如今,64的張蘭換了一條賽道,再次以時髦的方式進軍餐飲業,誰知道這次的創業,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