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的主角是誰(張僧繇-畫龍點睛的那個人)

2022-12-10張僧繇

西元502年至西元549年期間,在今日的江蘇蘇州地區,有一位曠世奇才,他的出現改變了中國傳統繪畫的走向,他的名字就是--張僧繇。

現如今,張僧繇並不為人所知,即便是知道他的人還拿不准他到底叫張僧繇(yóu)還是叫張僧繇(yáo),最悲催的是——他沒有一張作品傳世!一個藝術家,還有比沒有作品更悲傷的嗎?但是,在古代,張僧繇憑藉著一支畫筆,收割了一眾粉絲。咱都不說後世像徽宗趙佶、閻立本這些藝術成就夠得上坐前三排的頂級大師,就在張僧繇當世,他就收割了當時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粉絲——那個可以呼風喚雨的佛教票友,曾經四次鬧著要出家的“和尚皇帝”,把持中國歷史近半個世紀的梁武帝——蕭衍!

張僧繇

梁武帝蕭衍立軸 設色 絹本 76.8X56.4cm 佚名,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為什麼當時的皇帝會給張僧繇當迷弟?

原因很簡單,他有神一樣的畫技!

梁武帝蕭衍是南梁第一位開國皇帝,在位時間長達48年。在他在位期間,中國文化和藝術迎來了一次大發展和大繁榮,特別是在他晚年時期,這位曾經刀口舔血的殘暴皇帝開始良心發現,篤信佛教,大搞寺院建設。但是,這麼多的寺院都建起來了,還得有人來搞裝修啊!這在當時又催生了一大批藝術家來寺院搞裝潢,張僧繇就是其中最傑出的那一個。

張僧繇在繪畫上極為勤奮,據說已經達到了「晝夜不息,手不釋筆」的程度。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下,張僧繇訓練出瞭如「照片印表機」一般的超強的寫實能力。據說當時梁武帝的幾個兒子都在外地封王,梁武帝特別想念他們,就派張僧繇前往幾位王的封地,去為他們畫像。畫完之後,梁武帝拿著幾張畫像「覽之若面,而慰其思子之心」。 能讓親爹都覺得畫得像,可見這「印表機」的還原度有多高!

張僧繇

電視劇《瑯琊榜》中梁武帝的劇照

雖然張僧繇沒有確切的畫作存世,但他卻以另一種方式,被歷史所記住。據傳有一次,張僧繇在金陵的安泰寺的牆上畫了四條龍,但是不畫眼睛,別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給人家畫眼睛啊?」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龍飛跑了你追啊! 」人們以為他瘋了,就要求他給龍畫上眼睛。張僧繇為了證明到底是誰瘋了,就同意了。誰知,他剛給兩條龍點上了眼睛,公頃之間,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兩條龍就穿越牆壁,直飛上天,只留下未點眼睛的兩條龍還在牆上,還有現場一眾驚得目瞪口呆的吃瓜群眾。這件事後來被收錄在了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中,後來又幾經反轉,出現在瞭如今的《成語大字典》中。雖然,此事可能純屬虛構,但也足可見張僧繇驚世駭俗的繪畫程度。

張僧繇

畫龍點睛

雖然現在張僧繇沒有確定的作品傳世,但是有一張畫,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被認為是張僧繇的作品,那就是《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在宋明時期,這幅畫一直被認為是唐代梁令瓚模仿張僧繇的作品,但是現在經考證,畫中很多星宿所持的法器是出自佛教密宗,在南朝時期,密宗佛教還未傳入中原,所以由此我們判定這幅畫就是唐朝人梁令瓚的原創作品。不過,我們相信,在唐宋時期,甚至更晚的一些時代,一定是有人見過張僧繇真蹟的,而且這張《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與張僧繇的風格高度相似,否則也不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鬧出這樣的烏龍。

張僧繇

張僧繇

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源自中國古人對天文的觀察與理解。中國古人認為天上的星象與人間的福禍嚴格對應,所以歷朝歷代都會派專人觀測天象,根據長期的觀測,古人就總結出五星級二十八宿的劃分。

「五星」分別是指太陽系的五顆行星,他們是: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和土星。這正好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結合起來了,這五顆星古人命名為辰星、太白、螢惑、歲星、鎮星,古人夜觀天象,其實主要就是在觀測這五顆星。

然後古人又把天宮分成東、西、南、北四大塊,又把這四大塊分別命名為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一塊又劃分了七個星宿,這四大塊合計二十八星宿。然後古人又把每個星宿賦予一個動物作為代表,這又跟地支和屬相又是一路,比如東方青龍下面有角木蛟、亢金龍等;北方玄武下面有牛金牛、危月燕等;西方白虎下面有畢月烏、昴日雞等;南方朱雀下面有星日馬、鬼金羊等。

張僧繇

電視劇《西遊記》中昴日星官的劇照

《西遊記》裡面這二十八星宿都常露面,而且每一個都特別的厲害!常常孫悟空一遇到搞不定的妖怪,就去天上搬救兵,十次有八次的都是從二十八星宿裡面找人。而且只要他們一出馬,妖怪分分鐘被搞定,他們每一個,不是青銅就是王者!

這幅畫目前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描繪的是想像中的五行二十八星宿神仙圖,現在僅存五星和十二星宿。

這幅畫有三個特色值得關注:第一還是高超的「相片印表機」一般的寫實技法,每個細節都分毫畢現,人物的還原度極高;第二就是畫面中人物側身都畫得非常細緻。學過畫的朋友都知道,畫人物的側面比畫人物的正面難度更高。特別是在這張作品中,人物的衣褶的陰影都採用了「凹凸畫「的技法,就顯得更加立體,呈現出3D效果。第三,在這張作品中,畫家甚至畫出了肌肉的線條——這在中國古代的繪畫中是並不常見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的畫家不會畫肌肉,而是由於在古代我們文化上的迴避。

雖然張僧繇在當下已經沒有作品留存了,但是不能否認,他對於中國繪畫發展的貢獻還是舉足輕重的,他開創的技法與風格影響了後續中國繪畫的發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