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126年,金國大軍南下一路打到北宋都城汴梁並且攻破汴梁城。隔年,金軍押送徽欽二帝及宗室大臣等3000餘人北上,延續167年的北宋王朝就此滅亡。幸運的是,當時不在京城的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
當時的宋朝處處遭受金國的打壓,徽欽二帝被俘堪稱國恥,趙構建立南宋後,起初還是有抗金的志向的,任用了一批將領來抗擊金軍,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岳飛、韓世忠等人,尤其是岳飛,將金軍打得節節敗退,如果不是被想要媾和的趙構以12道金牌召回,岳飛就直搗黃龍府了。
岳飛
在趙構的授意下,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一代抗金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岳飛的死也讓那些真正抗金的將軍們看清了南宋朝廷的意圖,他們也不再像岳飛那樣抗金了,南宋就這樣偏安於長江以南。
岳飛死後,後人在岳飛墓前立了五尊跪像,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定有秦檜,那麼除了秦檜其他四人是誰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
1、秦檜
秦檜跪在岳飛墓前並不奇怪,因為他是害死岳飛的罪魁禍首。
秦檜是江蘇南京人,宋徽宗政五年(1115年)進士及第,後來又考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正。當時秦檜之妻王氏系統的許多親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當敗類。然而他在北宋末年,卻是另一種表現,他所提出的主張也都是抗金的,所以這時也看不出來他是個姦臣。
1127年的靖康之變成了秦檜人生的分水嶺,徽欽二帝被俘後,北宋滅亡,秦檜也被押解一起北上,在金國,秦檧得到了撻懶(完顏昌)的信任,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回到了南宋,當時朝臣多持懷疑態度,但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與秦檜關係要好,竭力保薦他的忠心。
秦檜
從金國回來的秦檜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他極力主張議和得到宋高宗的信任,一路提拔到丞相,而他也大肆迫害抗金義士,尤其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他的這一行徑也為後人所不齒。
秦檜在相位上前後長達19年,期間他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一味粉飾太平,卻得到宋高宗的賞識,先後被封爵為秦、魏二國公。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逝,時年66歲,追贈申王,諫忠獻。開禧二年(1206年),宋寧宗追奪王爵,改諫謬醜。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執政後又恢復其王爵和諡號。但秦檜已經上了歷史奸臣榜了,後世以檜命名為恥。
2、秦檜妻子王氏
秦檜的妻子王氏是宋神宗時期的宰相王珪的孫女,童貫的干女兒,秦檜之所以作惡多端,少不了妻子王氏的教唆。
岳飛被誣陷下獄後,朝廷許多官員為岳飛鳴不平,連明哲保身的韓世忠也挺身而出,當面詔問秦檜,說岳飛謀反有什麼證據。
秦檜支吾道: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憤憤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檜的老婆王氏在一旁添油加醋地提醒道:放虎易,擒虎難,可見王氏的唆使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秦檜夫婦跪像
所以既然秦檜都跪在岳飛墓前了,他那個使壞的媳婦也不能放過,其跪像也被立在岳飛墓前。但是誰又能想到,就是秦檜夫婦這樣的大惡之人竟然跟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有親戚關係。
王珪的長女娶了文人李格非,生下的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王珪第四子王仲岏之女嫁與秦檜為妻,因此,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孫女,秦檜妻王氏是王珪的孫女,王氏與李清照是姑表姊妹的關係。
但是李清照與秦檜夫妻關係冷漠,曾遭到秦檜兄秦梓的攻略。即使身陷訴訟、請託無門時,李清照寧肯求助於遠親綦崇禮,也不願求助於秦檜。
3、萬俟卨(mò qí xiè)
萬俟卨是河南原陽人,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舉人,在擔任湖北提點刑獄時岳飛正好擔任荊湖宣撫使,奉旨出兵沅、湘一帶,岳飛知道他人品很壞,所以很是看不起他,萬俟卨也感覺到岳飛對自己不尊,從此對岳飛心存不滿,結下了芥蒂。
後來萬俟卨依附秦檜,跟著他一起陷害忠良,紹興十一年(1141年),萬俟卨秉承宋高宗和秦檜之意打擊主戰派,主治岳飛之獄,詬陷飛虛報軍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飛父子和張憲等被害。
萬俟卨
紹興十二年(1142年),萬俟卨無中生有詬陷張俊的住宅超越了規定,甚至模擬五鳳樓。剛好吳秉信從長沙回京,上奏說張俊的宅第與眾人一樣,財產可以清查,張俊才得免禍。
之後萬俟卨與秦檜交惡,給事中楊願歷數萬俟卨的罪惡,趙構就罷黜了他的職務將其貶到歸州。
秦檜死後,萬俟卨被徵召回京擔任參知政事、尚書右僕射等職,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去世,終年75歲,諡號「忠靖」。就是這樣的一個奸臣竟然活了那麼大的歲數而且還得了個忠靖的美諦,真是可笑。
4、張俊
張俊是甘肅天水人,早年也是一位為國的勇將,十六歲時為弓箭手,在宋徽宗時期參與對西夏作戰及鎮壓山東、河北農民起義,也曾跟隨種師中救援太原。
靖康之變後,張俊以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擁立趙構為帝,趙構即位後,張俊任禦營前軍統制,後率部多次討平叛軍和起義軍,升觀察使,成為高級武官。苗劉之亂時,他和韓世忠等受張浚節制,平定事變,事後被封為節度使。
張俊
張俊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可是張俊的政治覺悟很高,他看出了趙構想要收回兵權的心思,於是首請納宣撫司兵權,高宗、秦檜乘勢罷三宣撫司,也收回了韓世忠、岳飛的兵權。
張俊跟著秦檜奉行求和的政策,為此他積極參與誣陷岳飛,跟著秦檜製造了岳飛冤案。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俊逝世,終年69歲,被追封為循王,諡號忠烈。可見大臣諡號的褒貶完全跟皇帝的關係有關。
5、羅汝楫
羅汝楫是安徽歙縣人,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進士,紹興年間他曾擔任殿中侍禦史,阿附秦檜,他主動參與構陷岳飛的事,還彈劾岳飛的舊部和大理寺部分官員包庇岳飛。後人認為他是陷害岳飛的幫兇,因此也把他的跪像立在了岳飛墓前。
秦檜等人跪像
小結: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裡的佞臣指的就是秦檜、萬俟卨、張俊等人,他們永遠被列在奸臣榜上,我想後人誰也不願意有這樣的祖上。而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陷害忠良,真真是可恥可殺之人,然而他們三人的諫號分別是忠獻(秦檜的諡號)、忠靖(萬俟卨的諡號)和忠烈(張俊的諫號),均是美諦,真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