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華個人資料(張少華病逝1年多了,老伴張惠寶的癡愛讓人淚目)

2023-01-29張少華

張少華

張少華

2021年3月23日,老戲骨張少華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身為媽媽專業戶的她在電視劇《娘道》《勇敢的心》等中有著出色的演出。

許多人對張老師的評價便是“勤奮,認真,敬業,負責。”

也就這戲品如人品的美德,才有了張老師一部部作品中閃爍的人物。

張少華

而她不隻隻是演員,更是評劇院的職工,她與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丈夫就結緣在那裡。

這位甘願當綠葉襯託他人的偉大演員享年75歲。

她的丈夫卻久久不能接受,還是在生活了幾十年的40平米老房子感受著以往張少華在的記憶。

張少華

這樣的癡愛無一不讓人動容。

如今在小屋裡的張惠寶生活的怎麼樣?他能放下心中的喪妻之痛嗎?

張少華

1946年張少華出生在北京,出生於那個年代的她並不幸運,家裡一共十個孩子,她是中間不受重視的那一個。

那時的溫飽已經是人們的頭等大事了,更別說對孩子的學習與教育。

張少華

在張少華還只有3歲的時候,父親突然生了一場大病,不僅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來看病。

最後也沒打敗病魔,草草的離去了,小的時候不懂事的張少華並不懂得什麼是悲傷。

直到長大後才明白自己一直缺少父親的陪伴。

家庭的重擔就分到了大姐和母親的肩膀上,很小的時候,大姐就已經外出打工了。

張少華

做燈籠,挑廢水,還有搬貨物,只要是需要人的地方,大姐都會義無反顧的去,補貼家用的錢並不算多。

張少華的日子也過得很苦,衣服都是哥哥姐姐們穿剩下打過很多補丁的舊衣服。

但是講究規矩的老北京人再苦再難還是倡議者孩子們有教養,張少華從小就有善心。

13歲的時候,張少華從沒有什麼娛樂項目,記得有一天,母親第一次帶她到評劇院。

張少華

看見舞台上表演的老師們,她被深深吸引,從此便喜歡上了評劇,勵志要做一名評劇演員。

回到家中的她躺在被窩裡,腦海中閃現著剛剛舞台上的演員表演的一撇一捺,動作,眼神,形態都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腦海中。

凡是和評劇沾邊的事情,只要張少華能過去看兩眼,就很知足了。

母親看見女兒這麼喜歡評劇,就決定依女兒去學唱戲。

張少華

不僅為家庭承擔了一部分開支,還包吃包住,少一個人吃飯壓力自然也會少一點。

當時班上的孩子都是和她一樣,出生在貧苦家庭,大家都很惺惺相惜的照顧著彼此。

張少華為了能盡快學會,傳承這門藝術補貼家用,總要比周圍的學生更努力一些。

有練到10點的孩子,她便加練一個小時。

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少華的戲曲進步飛快,很快便受到了院裡的重視。

有了表演的機會,靠著一些實打實的戲曲逐漸出圈。

她成為了觀眾最愛的評劇演員之一。

張少華

而每次演出積蓄的工資,他都會拿出來3分之2的錢補貼家用。

身為街坊鄰居都出了名的大孝女,只要回家之後,家裡的活都由張少華細心地照顧著。

年事已高的母親生活逐漸的不能自理,洗臉,刷牙,花錢都是由張少華來做。

那時的張少華心中只要是母親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張少華

在評劇院工作了好幾年的張少華已經22歲了,在院裡是個貼心溫柔會照顧人的大姊姊。

表演上更是讓同事和領導者都放心的王牌演員。

張少華

在這裡,她遇見了自己的愛情,那時在唱老生的張惠寶。

他們相識於那裡,張少華的人品和家境早就傳到了張惠寶的耳中。

欣賞著張少華的他在那個年代便開始了勇敢出擊,追求眼前這個善良的姑娘。

每次表演完的時候,張惠寶都會在台下等著張少華,看著她回宿舍的時候。

他就會陪伴著張少華一起,又為了女孩的名聲,他只能默默地跟在女孩的後面。

張少華

心中的感情始終木訥的開不出口,張少華也逐漸的看清了他的心意。

好在一次意外,讓兩個人的關係破冰。

張少華在宿舍發燒了,走不出來,聞訊趕到的張惠寶焦急如焚,立刻把小小一隻 的張少華從宿舍背了出來。

大步的跑向院外的小診所,後來還是不見好轉,有騎著腳踏車帶著張少華去醫院,那幾天,他一直都在醫院貼心照料著一切。

張少華對這個細膩又善良的男孩刮目相看,時不時地時候就會想到張惠寶對她好的畫面。

張少華

帥氣的男孩終究有情人終成眷屬,彼此都認為雙方很可靠,沒有家庭的阻攔,兩個心有靈犀的人自由戀愛。

當時兩個人分到了單位不到40平米的小房子,有了居住的地方,就該籌劃著結婚了。

記得第一次去拜見張少華的母親,緊張的張惠寶一夜未眠,最終還迷迷糊糊的忘記帶了禮品。

剛反應過來自己兩手空空的張惠寶準備去旁邊的超市再買,卻被熱情的丈母娘一家攔了下來。

帶到房子裡面的張惠寶焦慮不安,很不好意思,最後還是在張少華哥哥姐姐們灌酒下才敞開心扉。

張少華

過了娘家這一關,母親看出來女婿是真心的痛憐張少華,女兒的幸福便是當母親最大的心願。

兩個人舉辦了簡樸的婚禮,正在事業上升期的兩個人並沒有大肆揮霍自己的金錢,而是一分一厘的積攢了下來。

婚後的張少華和老公難免少不了一些意見不一樣的爭吵。

一開始張少華還會體諒老公,讓他訴說自己的觀點,後來慢慢的時間久了,明白對方的性格之後。

張少華

張少華的脾氣也被嬌慣了不少,張惠寶就會在旁邊照顧著,一發生爭吵的時候,張惠寶就在旁邊笑呵呵的看著張少華。

結婚那麼多年,他早就知道她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張少華

兩人這些年互相扶持,包容彼此,生活自然是幸福恩愛不少。

張少華的事業也慢慢的開花結果,還迎來了自己的愛情結晶。

張少華

那段時間,兩個人三餐四季一房,每日一起下班後,張少華在廚房裡準備晚餐。

張惠寶在外面擺好碗筷,這樣幸福的日子是兩個人共同努力得來的。

張少華

看似溫柔似水的張惠寶,其實內心是個堅硬,脾氣火爆的硬漢。

有時候張少華提前回家做好餐點的時候,總能聽到噩耗傳來。

“小華你家老張在外面又和人家吵起來了,你快去看看。”

張少華連忙妥協圍裙,穿上鞋子就像外面跑去,看著丈夫和那些男人喋喋不休的爭論著。

張少華有些哭笑不得,他立刻抱住丈夫,避免他做一些過激的行為。

張少華

“抱歉啊,我家老頭說話有些衝,您們大人有大量。”

“都是一個院子的,抬頭不見低頭見,您餓嗎?看看有時間可以來我們家吃飯。”

看見妻子來的張惠寶才收起了自己剛剛那副張牙舞爪的面貌,像個做錯事的小狗一樣躲在身後。

但其實,身為東北人的張惠寶大部分出手都是為了公平和正義。

張少華

張少華看見丈夫在外面惹事,也不會兇他,更不會數落他,而是在背後默默無聞的擦屁股。

一次生日的時候,張惠寶問張少華許了什麼願望。

張少華一臉憂愁的說到:“什麼時候你脾氣好一些,我就放心啦。”

從那之後,張惠寶似乎知道了妻子的用心良苦,爭吵很少在發生,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默默的忍下。

而兒子的誕生,也讓這個男人更加的理智和成熟。

張少華

張少華懷孕之後,張惠寶早早就請好了陪產假,時刻的陪在張少華的身邊。

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懷胎十月的這段時間,除了下地吃飯,偶爾的遛彎鍛鍊身體。

家裡的家務事大多是由張惠寶完成了,為了能讓妻子更舒心,吃的更營養,每天就追在自己母親後面問問怎麼伺候好老婆。

也就是這段時間,張惠寶更能體會到老婆的不容易。

張少華

張少華在臨產前,小小個子的她比懷孕之前整整胖了兩圈,他嘴裡嘟囔著:

“你看看你這真的是養豬的一把好手,要是到生產隊裡你有這本事,咱家肯定天天吃肉。”

兩個人相視一下,便開始了哄堂大笑。

張少華順利生產,母子平安,取名為張晶。

張少華

為了能讓孩子更好、充實的生活,張少華剛出月子就準備回歸到話劇院。

張惠寶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子,千叮嚀萬囑咐一些注意事項。

他們科室的人也能打點的就打點了,張少華的狀態也恢復的很快。

回到家中的張少懷也不用收拾家務,老公自己便在家裡全頭到腳的打掃乾淨。

做的飯更是讓張少華每天飽餐一頓。

“一輩子伺候我老婆,我也願意,能娶到這麼好的老婆,我賺大發了。”

張少華

也就是因為丈夫的大力支持,張少華演藝的道路越來越好。

但忙碌的工作卻讓張少華做了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那就是不能陪在兒子的身邊照顧者,兩人的感情僵硬。

張少華

張少華在劇場的事業越來越好,成為了知名的台柱子,張惠寶自然也不敢示弱。

兩個人都在為了給兒子打造舒適的環境而努力。

日益忙碌的兒子根本照顧不來,無奈的張少華只能把孩子送回母親家照顧。

母親帶孩子有經驗,更是對孫子疼愛有加,放到母親身邊,身為母親的張少華更是放心。

這樣的時候,一眨眼間便過了十幾年。

張少華

這十幾年間,張少華和丈夫回去的頻率並不相同,張少華與兒子的關係並不親密。

但是陪在孩子身邊的舅舅,小姨們,張晶喜歡的不得了。

也就是這樣的態度,不免讓張少華心寒,她希望能和孩子破冰。

張少華重新把孩子接到了身邊,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很陌生。

擔心孩子無法適應的她帶著兒子去看自己的表演和戲劇,好在孩子乖巧懂事。

在母親的努力下他慢慢地感受到了母親這些年的不容易,逐漸的理解了母親。

張少華

而學校和學習上的事情,張晶更不需要父母的操心,自己一個人埋頭苦讀。

有的時候看見張晶“深夜挑燈”,張惠寶還以為孩子熬夜不睡覺,擔心的訓斥兩句。

直到孩子高中畢業後,把清華錄取通知拿到手了之後,這樣優秀的孩子才慢慢被培養出來。

張少華遇見這樣懂事又孝順的兒子真的很幸福。

張少華

一轉眼間,年過50的張少華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可是已經忙碌勤勞大半輩子的她並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直到一次偶偶然的機會,她終於遇到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進軍影視圈。

1993年,電視劇《武夷仙凡界》一直沒有找到「老巫婆」的扮演者,那個年代電視劇才剛興起。

上了歲數的演藝人少之又少,沒有辦法的導演只能來來往往的在北京的劇團,劇院裡尋求合適的對象。

一直找到了張少華,這件心事才算了結。

張少華

雖然張少華一直糾結自己退休之後該怎麼辦,沒想到有影視劇作品找到她。

一開始的她並不自信,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

導演則不停地安慰她,而丈夫的一句話也讓她徹底安心。

“你就去做你想做的就可以,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後還有我兜底呢,沒事的。”

也就是因為這次,張少華的演技在導演圈中響徹了許久,斷斷續續的好劇都找到她來飾演「母親」「奶奶」這樣上了年紀的人物。

張少華

張少華從來不去指責,而是享受著這一步步作品帶給他的心得與感動。

許多觀眾也十分的喜歡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當初在評劇院就追隨者她的粉絲,也一直在默默地追求著他。

而其中最愛她的謎底,便是自己的丈夫,張惠寶。

為了讓妻子安心拍戲,家裡的事務都由張惠寶一個人承擔了,就是為了她安安心心的拍攝。

張少華

《娘道》《我的醜娘》等等優秀的作品帶到了我們的身邊。

正當大家都在期待張姐有新的作品的時候,噩耗的消息傳來。

張少華

2010年,年近70年的她奔波在片場,自然會有些身體上的乏累。

也因此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張惠寶很心疼妻子,他勸說著妻子不要再過度勞累。

把時間留給可以相處的時光,可張少華並沒有認同丈夫的想法。

張少華

「我這一生忙碌,雖然沒有做很多的貢獻,但是好在充實,這樣充實的活著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幸福!”

「而我這一生最遺憾的便是沒有長時間陪著兒子和你,辛苦你了,小時候吃苦吃的太多,窮怕了,那一天不勞作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

“你不用擔心我的,多加註意身體會慢慢好起來的。”

拗不過妻子的張惠寶,只能盡量的照顧好她的身體,做些營養可口的飯菜。

張少華

按時的給她放好藥,知道妻子喜歡喝甜水了,避免低血糖。

他就把糖提前泡開,在起床前的時候準備那麼一杯水。

而接受治療的張少華也很樂觀,接觸過這個老太太的醫生護士們都很喜歡她 。

這個老太太從來沒有明星架子,對人更是和藹可親,有什麼事情都商量著。

跟他接觸的人都被這樣耍寶的老太太圈粉,就連他自己都說,我是北京愛喝豆汁的年輕老太太。

張少華

張少華的演技更是有目共睹,白玉蘭最佳女演員醬香的殊榮頒發給了05年的她。

但值得高興地那天並不是很好,自己的母親去世了,此時的他面臨著兩個問題,要么回去把事情辦好,要么接受所有粉絲的所託。

最後他還是選擇自己承擔這些,她希望母親能理解她。

張少華

身體恢復好的那段日子,張少華一直都沒有搬離自己40平米的小屋,她捨不得這間屋子,這裡到處都是自己喜歡的味道。

張惠寶每天就是把張少華養的花打理好,等張少華拍完戲回家的時候,他瞪著家裡的三輪車,載著妻子,穿梭在巷子裡。

在胡同裡兩個人不是明星夫婦,而是相濡以沫五十年的夫妻。

2021年,因為身體病發的原因,張少華老師還是離開了我們。

張少華

葬禮上,兒子和媳婦站在一旁接待著來往的親戚朋友,只能堅強的面對。

但張惠寶只是癱坐在妻子照片的面前,對著相框裡的她不停地流淚。

如今事情已經快過了兩年,張惠寶仍然住在那40平米的房子裡,裡面慢慢的都是夫妻二人的回憶。

兒子看著年紀大了的父親,不忍心他鬱鬱寡歡的面對每一天,提出把父親接出來的想法。

張少華

但遭到了張惠寶的拒絕,他一正言辭的對兒子說:

「你媽最喜歡的就是這裡,在這裡感覺你媽還在我的身邊,給我留個值得懷念的念想吧。”

張晶看父親的心願如此,不再好強迫老人搬走。

但是他希望父親可以繼續向前看,努力的生活下去。

有了兒子的照顧與鼓勵,張惠寶逐漸的振奮面對生命。

張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