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直隸總督,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清帝國封疆大吏之首,號稱天下第一總督。自雍正以來,清朝的能臣好多都當過直隸總督,如李衛,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
但你知道,最後一任直隸總督是誰嗎?他叫張鎮芳,河南項城人。咦,和袁世凱是老鄉?非但是老鄉,還有親戚呢。張鎮芳是袁世凱的兄嫂之弟,也就是袁世凱的表弟。另外還有個牛逼的兒子,叫張伯駒,和張學良、袁克文、溥侗並稱為「民國四公子」。詩書繪畫,無不精通,也是一位奇人。
有人可能要說了,張鎮芳是靠袁世凱的關係才上位的吧。其實不然,張鎮芳是有真材實料的,他出生於書香門第,22歲高中解元(舉人的第一名),29歲中進士,人家是一路旗開得勝,考上了的。
這水準可比袁世凱強多了,遙想當年,袁世凱累到吐血,都沒有考中舉人,人家張鎮芳可是舉人中的第一名。然而,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即是草頭王。清末亂世,誰有槍誰才最厲害。張鎮芳足足當了8年戶部主事。按照正常情況,像他這樣的升遷速度,一輩子都很難混出名堂來。不過,誰能想到呢,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竟然影響到張鎮芳的官場軌跡。
1900年夏天,八國聯軍攻陷京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帶著部分王公大臣逃出京城,沿著河北、山西,逃往陝西西安。由於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是悄悄行動,許多京官沒有收到消息。當他們回過神來時,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行人早已溜之大吉了。
怎麼辦呢?張鎮芳和一班大臣匆忙從西直門離開京城,前往追趕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人。可是,他們走了十餘裡,發現有散兵匪徒攔路搶劫,這條路走不通了。別的大臣紛紛打道回府,或者另謀出路,張鎮芳不甘心失敗,繞道河南項城,在老家籌備了路費後,再一路北上。
經過一番星夜兼程地追趕,張鎮芳終於在潼關附近追趕上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人。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這次名義上是“西漾”,其實是逃難。從京城帶出來的人馬,走散了不少。像張鎮芳這種拼了老命也要追上來「護駕」的大臣,自然會讓慈禧太后高看一眼。到了陝西西安後,慈禧太后立即任命張鎮芳為陝西司行走,在聖駕旁服事、效力。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與11國簽訂了《辛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得以結束。不久,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從西安回到京城。此後,張鎮芳迎來了飛黃騰達的機會,歷任銀元局會辦、直隸差委總辦、天津河間兵備道、長蘆鹽運使等職。在任長蘆鹽運使的時候,張鎮芳的小宇宙爆發了。
他在主管長蘆鹽場期間,理順體制,苦志經營,拓展規模,整頓有方,使之成為中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並為國庫增收 56 萬銀兩。這顯然得益於張鎮芳精於計算的會計、理財能力。
在此期間,他也與英國人談判,使開灤煤礦由英人獨辦轉為中英合辦。這是近代史上較早的中外合資合作之一,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的經濟權益。
當然,過程中,張鎮芳的錢袋也鼓起來了。他用錢不斷地為自己鋪路搭橋,顯現了他精緻的利己主義的一面。
例如,1908年,光緒、慈禧先後死去。清廷內滿洲貴族對時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的袁世凱頗為忌憚,對其打擊排擠。袁一看情勢不妙,趕快找個理由辭去職務並逃離北京。張鎮芳一方面資助袁世凱一筆不小的款項,幫他度過難關。一方面又覺得袁將要失勢,於是很快投靠鎮國公載澤門下,自己基本上沒有因袁的下台而受牽連。
張鎮芳做人的準則就是哪裡有好處就往哪裡去。袁克文在回憶錄裡,就以「張鎮芳反覆」為題,專門撰文一篇諷刺其做事為人,甚至說他「尚不若禽獸之有心也」。其實,袁世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武昌起義爆發後,袁世凱又啟用,擔任內閣總理大臣。
1912年農曆正月十四,京、津、保陸軍部分譁變,大肆搶掠,造幣廠、當舖及民眾中稍有資財者多被搶劫。在天津的長蘆鹽運使署銀庫存有白銀30萬兩,張鎮芳以防止嘩變搶掠為藉口,將此項庫銀全數解送北京,交給袁世凱作政治資本。
投桃報李,袁世凱以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奏準,由張鎮芳署理(即代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成為清政府最後一任直隸總督。
然而,短短10天后,京城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情:隆裕太后以末代皇帝溥儀的名義頒發《清帝遜位詔書》,宣布結束清朝近300年的統治。既然清朝覆滅了,皇帝都退位了,直隸總督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張鎮芳於2月2日被趕下台,結束了短短10天的直隸總督任期。張鎮芳由此成為清朝最後一位直隸總督,也是任期最短的一位直隸總督。
不過,他的官運並沒有因此而終結,不久後,袁世凱當上了民國臨時大總統,張鎮芳再次被重用,回到老家河南當都督。
後來,張鎮芳因殺了革命黨人朱丹陛,眾怒難犯,袁世凱只好將他撤職,安排去鹽業銀行主事。
1916年袁世凱死後,張鎮芳的靠山倒了,覺得自己再沒有升官的機會了,就開始安心做他的實業。
但不久後,機會又來了,張勳鬧了一出復闢醜劇,溥儀重新當上了皇帝,張鎮芳也被委任為議政大臣兼吏部尚書,重新回到了巔峰。
可是,同樣只過了10天,復闢便宣告失敗,張鎮芳也被抓了起來。
還好,他的能量還蠻大的,再加上張伯駒為了救他,捐款40萬元救災,張鎮芳坐了3個月的監獄後,被保釋了出來。
從此,張鎮芳再未踏入政界,專任鹽業銀行董事長,於1933年病逝,享年70歲。張鎮芳多名妻妾,生育的兩個子女早夭,不得不將弟弟張錦芳的兒子張家騸過繼為繼子,延續香火。
張家騏成為張鎮芳繼子後,改名為張伯駒──正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張伯駒先生。
喜歡請多多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