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8日,周杰倫出生於台北市一個普通的家庭。周杰倫媽媽回憶說:「胖嘟嘟笑起來帶著小酒窩,可愛的模樣真的很討人喜歡。
從小傑倫聽到音樂就會興奮地隨著節奏搖晃,不只愛看孫越、陶大偉的表演,也常戴著墨鏡模仿高凌風唱歌,坐在電視機前也會跟著廣告唱唱跳跳。三歲對錄音有興趣,就常常拿著錄音機錄自己的聲音,或唱歌,或編故事,自編、自導、自演又自唱一番。 」
3歲開始練習彈琴時,媽媽就看出他在音樂上的天分,因此對他的要求很嚴格,於是,童年的周傑倫被剝奪了玩的權利,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邊度過的。歌曲《聽媽媽的話》中不難看出媽媽對他的嚴厲。
傑倫是家中獨子,個性內向害羞。 14歲時周杰倫父母離婚了。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從小是媽媽和外婆帶大的,因此外婆和媽媽就成了他生命中最敬愛的兩位女性。他為此還寫了一給媽媽的歌,《聽媽媽的話》,也寫了一首《外婆》,前期也有一首《爸,我回來了》對比前面兩首歌詞敘述,不難看出,父母離婚後,對於母親和外婆更親近一些。
父母離婚後,讓他更孤僻,不愛講話,因此玩伴並不多。大都是跟鄰居還有同學玩,不能說完全自我封閉,但的確自己的空間比較小。要他回想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事,他居然說是外婆家裡養的大狗狗,因為小傑倫常常和狗狗玩,有時還想像自己是大將軍,把狗狗當馬騎。他說如果有了兄弟姊妹的話,他的人生想法也會跟現在不同。
周杰倫考上台北淡水高中的音樂科後,因為彈得一手好琴,又很會打籃球,一下子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更是許多女同學心中的白馬王子。這時候的傑倫才開始有談得來的好朋友,而且在同學的鼓勵下嘗試自己創作歌曲,不少同學還搶著收藏。
1996年6月,高中畢業後的周傑倫一時找不到工作,便只好應徵到一家餐廳當了名服務生。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客人多了,就容易把菜傳錯。而一旦出了錯,服務生不僅要受顧客的氣,而且老闆還要扣薪。
有一位學妹幫他報名「超級新王」這個台灣的偶像徵選節目。節目製作人後來和免費的周傑倫聯絡上,要他參賽表演。但周傑倫不敢獨唱。最後,他幫一位想當歌手的朋友鋼琴伴奏,表演得很差。當時節目主持人吳宗憲一直都在尋找新人。他看了一眼那個緊張的鋼琴伴奏小子和歌聲像烏鴉叫的歌手,心想,算了吧!
吳宗憲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好聽,那個歌手唱得真爛。」不過,他看了看樂譜:我從裁判的肩膀後頭,看了一眼樂譜,結果驚為天人。非常地複雜、做得很好。錄完影後,吳宗憲走到後台找周傑倫,他當時頭戴棒球帽,幾乎蓋住整個眼部。
1997年,周杰倫參加了《超猛新人王》。表現並不算好的傑倫意外得到了吳宗憲的垂青,因為他的作曲確實不錯,深談之後,決定聘請傑倫到自己的唱片公司擔任音樂製作助理的職務。
製作助理的工作做了一年多,這個工作什麼雜事都得做,有時還得幫大家買飯盒,而且薪水又很少,不過傑倫做得很快樂。給了許多歌手寫過歌,但都被一一退了回來,旋律形式新穎,歌詞被批單一,出糙。逐漸的,他從小紮紮實打下的音樂根基讓他的表現越來越亮眼,老闆吳宗憲看在眼裡,決定給這個很有才華的小伙子一個機會,讓他擁有自己的舞台,當個創作歌手。
1999年12月的某一天,吳宗憲將周杰倫叫到辦公室,十分鄭重地說:「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周杰倫興奮不已,跑到街上買回一大箱泡麵。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後的掙扎。因為他知道,老闆給他的機會也許就這一次了。
那段時間,他幾乎是一首接一首地創作,而每當他疲憊的時候,就在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打個盹兒,醒來之後繼續下一首歌曲的創作。就這樣,僅僅10天時間,周杰倫真的拿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寫得漂漂亮亮,譜得工工整整。
經過大半年時間的精心製作,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JAY》製作出來了。而當時發專輯時需要老闆的檢驗,當周杰倫唱一遍後,身為外國人的老闆起身就要走了,是當時周杰倫的好友劉畊宏苦苦哀求老闆,才給了第二次機會。後來周杰倫拍電影時總是有劉畊宏的身影,這也是他對劉畊宏的報恩方式。
當專輯發行便一鳴驚人,不但唱片大賣,而且還一連奪得兩屆台灣流行音樂金曲獎的最佳流行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作曲人等大獎。當時連吳宗憲都不看好唱歌咬字不清的周傑倫。然而,周杰倫的唱歌方式獨特,引領了一個新時代。
如今周傑倫十幾二十年的歌,還在各大熱榜上,當年他一個人打敗了韓流統治的大陸市場,也終結了香港四大天王一發歌就霸榜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