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璇
提到能唱能演的明星,大家立刻回憶起90年代一眾港台藝人,他們被包裝成影視歌多棲明星閃耀螢幕。
殊不知早在遙遠的30年代就有一位演、唱雙優的頂流女星光芒閃耀,靠的是真實力,她就是周璇。
她是民國時期的“金嗓子”,清亮磁性的歌聲響徹在那個年代,綿延不絕,穿越時空,流傳至今。
無論何時回味,聲調中那純樸甘甜的韻味都不會因歲月的變遷而消褪。
週璇
但周璇的別稱不只是“金嗓子”,還被冠以“電影皇后”的美譽,可見她在電影表演上的成就也堪稱輝煌耀眼。
12歲就能錄製個人首張唱片,15歲參演人生第一部電影,能唱能演、靈巧可人,佳作不斷,讓周璇年紀輕輕就名利雙收,登上了不少人奮鬥一輩子都達不到的巔峰。
然而,誰能想到這樣一位風華絕代、才華、美貌、財富樣樣不缺的民國女星餘生卻在精神病院度過!
年僅37歲便香消玉殞。
週璇
風光的背後,是痛徹心扉的情殤,她以單純的心境去面對複雜的人性,以真誠、不設防的熱忱去面對感情,換來的卻是傷痕累累的心靈。
戀人的一句惡毒話語成了摧垮她精神防線的凶器。
她沉淪了、迷失了,最終,本應絢麗的生命遺憾逝去,人們一面銘記著她的妙嗓倩影,一面追憶著她喜悲交織的短暫人生。
週璇
她出生於江蘇常州,原本不叫周璇,叫蘇璞,人如其名,如同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但身世飄零,三歲便被抽大麻的舅舅拐騙。
幾經周折,蘇璞被送給上海一戶周姓人家收養,被改名為「周小紅」。
起初一切平順,但當貧困襲來時,人性的自私無情充分暴露在養父身上,他也因吸食大麻迷了心智,竟喪心病狂到想把周小紅賣給妓院換錢。
幸得養母及時阻止,之後她帶著周小紅離開了是非之地,靠四處打工做幫傭度日,再艱難,她也不忘湊學費送周小紅進學校讀書。
而周小紅最愛的就是音樂課,對音律悟性極高的她只需把一首陌生歌曲跟著學唱幾遍,便能極富情調地演唱出來。
少女時期的周璇
因此周小紅成了老師同學心目中的“白靈鳥”,每每學校組織文藝演出,必少不了周小紅的獨唱。
而再有天賦的歌手也是需要有伯樂挖掘才能成大氣候,而她卻有幸遇到了慧眼識珠的伯樂。
11歲那年,周小紅被擅長編創兒童歌舞劇的音樂人黎錦暉選中,邀她加入了「明月歌舞團」。
表現優異的周小紅12歲就被灌製了首張唱片《特別快車》。
當時正是戰亂時期,黎錦暉創辦的「明月歌舞團」深受愛國思潮影響,創作了一系列愛國主題歌曲。
週璇
周小紅滿懷愛國熱情演唱完革命歌曲《民族之光》,其中的一句歌詞「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慷慨激昂,令聽眾熱血沸騰,成為了全場的高潮。
因此,在黎錦暉的建議下,周小紅將自己的名字正式改名為周璇。
14歲那年,歌喉如百靈鳥般的周璇受到了更多業內人士的青睞,因此進了“新華歌劇社”,隨後,一曲《五月的風》吹進了人們的心田。
不到15歲的少女周璇不僅唱出了暖風輕拂的清新意境,還在歌聲中揉進了滄桑感,準確地契合了歌詞裡暗喻的世道艱難。
週璇
歌聲一出,很快就被當時的「百代唱片公司」錄製成了唱片,一經發行,反應熱烈,許多大街小巷都「吹拂」著《五月的風》。
演唱事業一路開掛,影視公司也向形象青春俏麗的周璇拋來橄欖枝。
從初登銀幕時的生澀拘謹再到累積經驗後的聲情並茂、靈動自如,週璇成功地完成了從小演員到電影明星的華麗蛻變。
而周璇參演的眾多電影作品中,《馬路天使》是至今仍令觀眾津津樂道、回味無窮的一部老電影,堪稱經典。
巧合的是,週璇飾演的主角的名字「小紅」是周璇的曾用名。
當時,週璇年僅16歲,便得以和有「國民英俊小生」之稱的當紅演員趙丹演一對情侶。
《馬路天使》裡的趙丹與週璇
戲裡兩人是被壓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的小人物,卻從骨子裡滲透著自由與愛,兩人隔著窗子吹拉彈唱,在交織的旋律中遞延著愛意。
該片不僅以浪漫又曲折的情節打動觀眾,片中的兩首主題曲《四季歌》與《天涯歌女》同樣成為經典被傳唱至今。
而這兩首歌都是由周璇演唱,《四季歌》被周璇唱出了少女的明媚,四季的燦爛與靜謐流淌在歌聲裡。
而《天涯歌女》則更像是周璇從心底發出的聲音,與影片主角同是飄零在亂世中,以歌為魂,以歌為生。
年僅16歲的周璇唱出了對悲涼身世的哀怨與無奈,也唱出了對新生的渴望與真情。
那段動情的「郎呀,咱倆可是一條心」至今被銘記。
電影《馬路天使》
片中情節發展到周璇飾演的小紅與趙丹飾演的吹鼓手陳少平有了矛盾,產生了感情裂痕。
委屈的「小紅」站到窗口前,對著對面住著的陳少平聲淚俱下地唱起了這首曲。
最終,那段「郎呀,咱倆可是一條心」融化了陳少平那變得僵冷的內心,兩人重歸於好。
戲裡的人眼淚流得滴滴答答,戲外被感動的觀眾也哭得稀裡嘩啦。
本片大獲成功,1983年也獲得了國際獎,2005年獲得「百年最佳華語片獎」。
週璇
但在戲外,週璇的情路卻坎坷崎嶇,「郎呀,咱倆可是一條心」能喚回戲裡的愛人,卻感化不了她在現實中的戀人,終究不是一條心。
18歲時的周璇已經在歌壇、影壇閃耀出華彩,事業正在穩步攀升中,可她卻選擇了嫁人。
丈夫是大她八歲的嚴華,兩人相識在“明月歌舞團”,嚴華才華橫溢,能譜曲、能彈得一手好鋼琴。
在團裡,嚴華如哥哥般照顧呵護週璇這個初出道的小妹妹,又如老師般對她悉心指導,讓周璇對他感激有加,兩人也越發親近。
公演時,嚴華與週璇對唱了一曲《桃花江》,在音調的交融碰撞間,情愫已悄然滋生。
嚴華
十幾歲的少女周璇對愛情的認知懵懵懂懂,嚴華讓她感受到的究竟是自幼就缺失的親情,還是令人癡醉的愛情,她自己都說不清。
她只知道嚴華哥哥在她身邊時,就暖光圍繞,她依戀這種感覺。
而已有過幾段感情經歷的嚴華被周璇的單純明麗深深吸引,他想擁有周璇。
情到濃時,嚴華用精心訂製的金戒指箍在周璇的手指上,向她求婚。
那一刻,只有18歲的周璇只看到眼前的暖心光環,不會算計將來的她,以為眼前的這個男人在此刻流露的溫暖祥和會是永恆。
她答應了求婚,卻不知人性的複雜和弱點會攪亂她心之嚮往的婚姻生活。
週璇與嚴華結婚
婚姻初始,兩人愛得甜蜜,嚴華的愛是溫暖的。
但周璇的另一重身分卻給這段婚姻埋下了隱患。
她不只是一個妻子,她還是歌聲響徹上海灘的“金嗓子”,是銀幕上那個一哭一笑都能牽動觀眾心的清純女星。
所以,另一個男人站到了周璇面前,他便是「國華影片公司」的老闆柳中浩,他誠邀周璇簽約自己旗下的電影公司,待遇優厚。
柳中浩承諾只要周璇參演電影,她都會擔綱重要主角,還專門在他所住的高級公寓裡給周璇安置了一個接洽電影工作的專用房間。
柳中浩
面對電影公司老闆的器重與優待,週璇欣然接受。
她不會丟掉這樣的機會,童年居無定所,被霸凌、被排擠,因窮困而節衣縮食,她都親歷過。
所幸天賦與才藝讓她早早地爬出了泥潭,躍上高高的枝頭,滌去泥濘汲取甘露,華花初綻。
歌唱與表演是她的第二生命,給她自信,將希望化為一個個曼妙音符,演繹不同人物的喜怒哀愁,讓她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實,成就感滿滿。
她自然希望演藝之路更加絢爛,走得更遠。
週璇
但她也不想失去掉家庭與愛情,畢竟曾經是漂泊無根的浮萍,嚴華哥哥一直是她心目中可停留的港灣。
嚴華的事業與追求,週璇從來都是鼎力支持,所以她自然會認為丈夫嚴華愛她也會愛她的事業與追求。
然而,事實並非所願,嚴華愛的是在他面前溫柔乖巧、敬他如導師的周璇,而不是事業與風頭都超過他的周璇。
一部大賣的電影、一曲曲悅耳的新歌,讓周璇的光芒華彩已逐漸蓋過了丈夫嚴華。
聲名漸漲,夫妻關係卻反向而行,逐漸僵冷,面對著妻子拿回的榮譽,嚴華非但沒有讚許,反而流露出不屑,甚至貶損,對與周璇合作的男演員,他明顯流露出嫉妒與不滿。
丈夫的變化,讓周璇無所適從,以往讓她溫暖的家已漸冰冷,逐漸地,她更留戀於片場,更加日以繼夜地拍戲,不喊一聲累,結果導致懷有身孕的她流產了。
週璇
對此,嚴華對妻子沒有絲毫憐惜,反怪她自作自受,他甚至把妻子周璇反鎖在家中。
但周璇的內心是不甘被困在「牢籠」的,在朋友的幫助下逃了出去,嚴華仍不甘心,公然在報紙上指責周璇,毫無實證地說她出軌、背叛。
輿論風暴猛襲而來,週璇沒有退縮,也登報反擊。
原本和諧的夫妻,公然反目,令人唏噓。
週璇在感情上從未做過假,她雖不肯放棄事業,但對嚴華也是真心付出,換來如此對待,負氣之下竟服了安眠藥自殺,幸得朋友及時出手相救,可嚴華卻沒有多少愧疚之意。
婚姻破碎,週璇深知無力挽回,決然與嚴華離了婚。
關於週璇婚變的報道
週璇繼續前行,歷經了婚變、流產、自殺未遂的她重返銀幕,歌唱與演藝事業成了支撐她的精神支柱。
1937年,由周璇演唱的《夜上海》出現在她主演的電影作品。
週璇
《長相思》中,無論是演唱風格或銀幕形象,相較以前,變化明顯。
雙眼裡不再是那麼青澀無憂,在現實中磨礪出的滄桑、哀怨隨著《夜上海》那婉轉的旋律絲絲滲透而出,倒也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韻味。
當時正逢戰亂,硝煙瀰漫,戰火紛飛,雖身為娛樂明星,還是難擋週璇骨子裡的氣節與風骨,她毅然拒絕了為日本人演出。
周旋是堅韌的,但也是脆弱的,曾經遭遇的情傷始終是她心裡無法癒合的傷口,她不敢再輕易踏足感情,可追求者仍然絡繹不絕。
這其中就包括年輕的綢布商人朱懷德,兩人相識於香港,起初周璇只將朱懷德視為普通友人,對他不疏不親。
週璇與朱懷德(右一、右二)
可朱懷德懂得拿捏女人的心思,對周璇的過往他有所了解,知道她需要體貼與溫情,便大獻殷勤。
週璇因拍戲腿部受傷,上下樓梯的時候朱懷德都及時上前攙扶,晚上出席活動,風大,朱懷德隨手將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周璇身上。
這些周到體貼的小細節讓情感細膩的周旋甚為暖心,但重心放在事業上的她未曾想再投入到一段感情中去。
但周璇的養母葉鳳妹總是不斷地給她灌輸「女人還是得有個男人做依靠」的觀念,還時常誇朱懷德夠體貼、善解人意,比前夫嚴華強。
週璇在電影中
一方面受養母的意見左右,一方面受過感情之傷的周璇心底還是渴望有一段新感情來撫平自己的創傷。
眼前的男人身形高大,對自己夠體貼、夠寬厚,就像為自己遮雨擋風的大樹,週璇終究把感情全傾注在了朱懷德身上,以為有了一個溫暖的依靠。
歷經滄桑的她仍然以單純之心對待感情,卻不知朱懷德溫情脈脈的背後是一個處心積慮的騙局。
兩人同居後,木已成舟,生米成熟飯,朱懷德覺得攤底牌的時機到了,便對周璇說出了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實。
週璇與養母
被騙了!
憤怒與不滿自然是有的,可此時的周璇在情感上已經對他形成依賴,在朱懷德保證會與原配離婚後,週璇還視他為親密愛人。
但真情對貪婪縱欲的靈魂來說是沒有任何感化作用的,朱懷德不僅騙取了周璇的感情,從兩人建立起戀愛關係開始,朱懷德就以做生意、投資等名義向周璇索取錢財。
陷入情感漩渦的周璇判斷力降到了最低點,沒有經過什麼深思熟慮,便將自己辛苦拍戲演唱賺來的大筆錢財交給了朱懷德。
真可謂是「她對別人用情意,別人把她當生意」。
再往後,週璇發現自己已有身孕,她雖是片約不斷的當紅明星,但內心還是渴望當一個母親,她放下工作,準備安心待產。
她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了朱懷德,以為他也會為自己要當父親而高興。
但周璇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懷孕的消息,會帶給她致命的打擊。
「怎麼能證明這是我的孩子?」這就是所謂的「愛人」聽到戀人懷孕後的回答。
週璇
看似簡短的一句問話,殺傷力卻堪比抹了毒的尖刀利刃,令周璇瞬間崩潰。
“你怎麼有臉這樣說?孩子是你的,你不承認!”
憤到極致便是歇斯底里、語無倫次,她縱然是那個時代的自強新女性,但骨子裡到底是傳統的。
對那個年代的女性來說,名節與清白同生命一樣重要,身懷有孕的周璇身體狀態與精神狀態本身就脆弱如蛋殼,卻突然要面對莫名其妙的構陷,怎堪受辱!
自己的清白,只有自己明白,百般解釋,摟著舞女尋歡的朱懷德反倒更加肆無忌憚,更為惡毒的話語脫口而出:“你肚裡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父親是誰吧?”
週璇徹底看清了朱懷德的醜惡嘴臉,哪裡是什麼溫情好男人,分明就是一隻毫無人性的吸血蟲!
週璇
被冤枉、憋屈、怒火攻心、體質虛弱,精神防禦力為零,週璇的最後一道精神防線,徹底崩塌。
週璇公開登報聲明與朱懷德斷絕關係且要追回被騙財產,還堅持生下了肚子裡的孩子準備獨自撫養,而朱懷德在法律的約束下也受到了懲罰。
可再度的感情受挫留下了永遠難癒合的傷口,更可怕的是瘡口不斷地擴散。
1951年,週璇受邀拍攝電影《和平鴿》,一直支持熱愛她的影迷本指望周璇能夠借拍攝工作忘掉傷痛,可拍攝現場卻傳來令人震驚而痛心的消息。
在拍攝一場女主角“驗血”的戲份時,周璇突然歇斯底里地喊到:“這是你的親骨肉,你不信可以驗血!驗血!”
《和平鴿》宣傳海報
現場的工作人員都震驚了,因為戲裡根本沒有這段台詞。
週璇精神失控了,「驗血」的戲份觸到了她心底未癒合的傷口和屈辱感,令她癲狂錯亂。
拍攝被迫中斷,工作人員只能將周璇送回她家中調養。
但事態並沒有朝好的方向扭轉,轉眼到了9月,《和平鴿》劇組接到了周璇的養母葉鳳妹的一通電話。
葉鳳妹在電話裡語氣極為焦慮:“璇兒出問題了!在家裡到處砸東西,還說要把剛生的小孩扔出窗外!”
無奈之下,劇組人員聯絡影協工作人員,前往周璇家中,用半強迫的方式將周璇送進精神治療中心。
演員趙丹
而之前和周璇在《馬路天使》裡搭檔演情侶的趙丹同情好友周璇的遭遇,將此事告知了妻子黃宗英,黃宗英便將週璇無人照管的小兒子送到由自己管理的“劇影托兒所」裡照顧。
在精神病院裡接受反覆治療的周璇已失去昔日的明星光彩,目光呆滯,甚至生活都難以完全自理。
但在人生最窘迫之時,周璇卻邂逅了人生中第三段的愛情。
向她表露愛意的是《和平鴿》劇組的美術指導唐棣,他擁有上校軍銜,曾擔認勵誌社美術幹事。
他耐心地鼓勵周璇,坐在離週璇病床邊不遠處為她畫像。
而此刻的周璇如在迷沙濁塵中失卻方向的孤鳥,而唐棣如穿透塵霾的那道暖光,為周璇照亮了前路。
在迷茫中,唐棣成了周璇的精神撫慰,讓她露出了久違的微笑,情愫也由然而生。
週璇
這就如患難中的感情,苦澀中還帶著幾許浪漫,讓人動容。
然而,週璇的養母卻毫不留情面地撕斷了聯繫兩人之間的愛情紐帶,直指唐棣是個騙子,目的根本不純,所謂的愛情只是他精心策劃的騙局,這是怎麼回事?
葉鳳妹揭露唐棣在接觸週璇時早已有了一個同居五年的女友,這的確屬實。
而之前,將周璇推向黑暗深淵的朱懷德也是向周璇隱瞞了已有妻室的事實,難怪葉鳳妹對唐棣如此排斥。
而事態的發展並非單單是揭露這般簡單,葉鳳妹直接把唐棣告上法庭,控訴他犯有詐欺罪和誘姦罪。
理由是周璇明明已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他還要與其發生關係並致其懷孕,這不但不道德,還涉及犯罪。
而另一項關於經濟的控訴則是唐棣詐騙週璇1200萬元和兩根金條。
然而有控訴就有反駁,對種種指控,唐棣矢口否認,他承認自己有同居女友,但他認為自己也真心愛上了周璇。
在那個年代,一個男人同時愛上幾個女人根本不算羞於說出口的事,所以唐棣反駁得理直氣壯,他認為即便周璇是一個病人,那也是一個風華絕代的女星,讓男人動心是很自然的事。
而對於詐騙1200萬,唐棣說是周璇自願給他花銷,總共也沒有那麼多錢,那兩個小金條也是周璇順手從筆筒裡拿出來給唐家親戚家小孩作為的見面禮。
而經審查,這兩個小小的金條已足夠讓唐棣買一棟房子了。
最終,唐棣被判有罪,但是考慮到他與週璇的孩子即將出生,唐棣得以保釋。
但孩子出生後,唐棣就被周璇的養母和療養院負責人劃進了黑名單,根本不讓他靠近週璇與孩子半步。
但不知是出於父子之情還是另有目的,唐棣趁看護人疏忽之時將孩子抱走,至此,唐棣四處帶著孩子討生活。
週璇出院後的報道
1955年在北京接受了一年治療的周璇返回了上海,唐棣想帶著孩子去探望她。
但周璇的養母及療養院都認為唐棣的出現會刺激到周璇,繼而影響到她的康復,便屢屢阻止。
1957年,週璇的狀態看似好轉,她意識清晰時感恩一切關心照顧她的人,也表示會堅強面對生活,希望廣大影迷放心。
在初夏之時,歷經滄桑的周璇極力振作精神,來到電台,唱起了當年令她聲名遠揚的《四季歌》。
歌聲響起,聽眾落淚,雖然周璇的音調裡多了份滄桑,但歌聲裡那份單純心境仍未變。
以為冬去春來,一切好轉,可在1957年9月,噩耗傳來,著名女星周璇因突發性腦炎在精神病院不幸離世,曾經光芒閃耀的那顆星淒然隕落。
癲癇5年後,周璇逝去,可圍繞在她身邊的紛紛擾擾卻沒有就此消失。
唐棣在監獄兩進兩出,他與週璇養母的糾紛、周璇小兒子與曾經的養母黃宗英之間的財產糾葛喧囂塵上,雙方各執一詞,爭得不可開交。
而這些紛爭與另一個世界的周璇已無關,她以單純的心境待人待事,縱然一生傷痕累累,但無愧于心。
而她用青春生命演繹的歌曲、影像永遠駐留在人們的記憶裡,光芒永不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