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自從大衣哥朱之文成為家喻戶曉的農民歌手和大牌明星後,許多人開始對他和妻子李玉華的婚姻並不看好,對他倆的家庭生活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異樣感覺。
畢竟,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或隨著自己的地位而變化,或隨著自己功成名就,或隨著自己財富暴漲等,思想觀念就會改變。
最典型的是當自己榮華富貴,飛黃騰達時,就會對自己「門不當戶不對"的糟糠之妻產生嫌棄之心,繼而在婚姻的道路上與其妻分道揚鑣。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如今的大衣哥朱之文不但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農民歌手,還是一個年收入一千多萬元的大牌明星,這是許多人為之羨慕和追逐的,想必也是其妻最為忐忑不安的。
而隨著大衣哥朱之文多年來在舞台和銀屏上的頻頻出現,據說粉絲數量少則幾百萬,最多時也是上千萬甚至是億數的粉絲量。
這種影響力對於一個從小生長在農村,完全靠自己在艱苦環境中努力打拼而來的草根明星來說,要有多大誘惑力就會有多大誘惑力。
大衣哥朱之文出生於山東菏澤市單縣農村,家裡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據說包括他在內,一共有6個兄弟姊妹。
在他10歲那年,朱之文的父親因病過世,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更加變得一貧如洗。
而作為懵懵懂的朱之文,每天除了下地干活,睡覺吃飯,唯一的愛好就是在空閒之餘,或在家中,或在田野,或在僻靜之處唱歌,練練嗓子。
這段期間,朱之文曾被人冷落過、小視過;也被人諷刺挖苦過。但,朱之文始終沒有改變過練歌的初衷。
直到16歲那年,聽說去城裡打工能夠賺到錢,朱之文才跟著同鄉幾個年輕人,一起到北京工地上找活幹。
此後數年間,為了個人的生計和貼補家用,朱之文幾乎是在外面打工奔波,在外地和家鄉之間兜兜轉轉,來來回回。
眼看就要到30歲了,朱之文和家裡的日子還是過得緊緊巴巴,幾乎是吃了上頓就不知道下頓的著落,自己和家裡都窮得叮噹響。
眼嗆著與自己同齡甚至比自己歲數還小的人都結了婚,甚至有了孩子,朱之文還是孑然一身,打著光棍。
這時,朱之文坐不住了,家裡人也跟著急,張羅著開始托媒人介紹對象給他。
經過媒人的精心撮合,很快,朱之文與一位女孩見面了。
兩人見面後,朱之文和那位女孩彼此都有好感。很快,雙方在心裡默認了對方。
據說,就在認識那位女孩後的第7天,朱之文就用腳踏車把那女孩帶回了家。
當時,由於家裡實在太窮,朱之文沒錢辦婚禮,自然也沒張燈結彩,宴請親戚朋友,更沒給那姑娘一分錢彩禮。
沒有聘金,沒有婚宴,沒有親戚朋友的祝福,那女孩也沒啥怨言。
再窮再苦,姑娘只認定朱之文,只想和朱之文安安穩穩過好自己的日子,料理好那個貧窮但還不失樂趣的家。
不富裕,不殷實,雖然享受不到榮華富貴,但在朱之文最窮困潦倒時,只一心一意跟著朱之文過好平淡日子的這位姑娘,就是後來成為朱之文妻子的李玉華。
朱之文和李玉華結婚後,日子雖然過得清貧緊巴,但是夫妻倆互相扶持,互相理解,甘苦與共,生活過得也很有樂趣。
就在朱之文和李玉華結婚一年多後,依然在貧困中掙扎的李玉華,先後分別為朱之文生下了一兒一女。
一雙兒女的誕生,在為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歡樂和生機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隨著孩子的降生,各種費用的支出越來越多,家裡的開銷也越來越大。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家裡的經濟變得更加拮据,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據說,在那段時間,在朱之文和李玉華身上,連5元的零用錢都掏不出來。
有時,夫妻倆主要靠從親戚朋友那裡臨時借錢過日子。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家裡快要揭不開鍋時,偏偏又遇上朱文大病一場。
雖然朱之文重病在身,但這時,家裡根本拿不出錢來給朱之文治病。
眼嗆著朱之文躺在病床上呻吟不止,李玉華愁上眉稍,常在朱之文病床前兜兜轉轉,始終不知道該怎麼辦。
眼嗆著朱之文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李玉華急在心頭。
有一天,在李玉華對著鏡子梳頭時,她突然從鏡子裡看見自己頭上烏黑的長髮。
從鏡子裡凝視著自己長髮飄飄的樣子,李玉華突發奇想,自個把自己的長髮剪了下來,然後拿出去賣了100多元錢。
就是這100多元錢,使朱之文的醫藥費有了著落,慢慢地,朱之文得到了康復。
後來,朱之文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感慨萬千:要不是及時醫治,自己小病也會拖成大病,到那一步,說不定命都保不住了!
在談到李玉華賣發為其治病時,朱之文說當時也是無奈之舉,主要是家裡太困難了。
朱之文感慨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的這條命也是妻子李玉華的頭髮換來的,沒有當時李玉華賣髮為我治病,病情一旦拖重了,很可能就沒有我朱之文的今天。
而就是當年一心一意為這個貧困的家庭奔波操勞,不惜賣掉自己的長髮為丈夫朱之文治病的李玉華,在丈夫朱之文成為明星後,在一段時間裡,反而變得非常忐忑和不安。
特別是一些與自己感情比較深厚的朋友和姊妹向自己傳達善意的關懷,提醒自己「男人有錢就變壞"諸如此類的話語時,李玉華也曾在心裡徘徊過,迷茫過。
她想,外面的世界畢竟光怪陸離,朱之文會不會也會改變?會不會嫌棄自己?嫌棄曾經兩人在最貧困時一起打拼組建起來的這個家?
然而,就在李玉華忐忑不安時,朱之文卻公開表示:「在自己最窮的時候,是妻子李玉華與自己同甘苦共患難,不惜剪了頭髮賣錢給自己治病,生活改善後,要更加的對她好。
就這樣,雖然現在的朱之文和過去的朱之文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但身價暴漲的朱之文並沒有因為自己成了明星而洋洋得意和自命不凡,特別是對妻子李玉華的付出始終銘記於心,感恩於心。
在現實生活中,在朱之文的內心深處,他的家和他的根仍然在那片他從小就生長的鄉村土地上。
正因為這樣,如今的大衣哥朱之文依舊非常低調,依然生活在老家農村,依舊經常下地干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村生活。
他依舊住在自己的農家小院。沒演出的時候,就種著自己家裡的地,忙著田裡的活,依然和左鄰右舍家長里短,來來往往。
不同的是,如今的大衣哥朱之文也不在為錢的事煩惱。
除了滿足自己和家人的日常開支和大項生活保障支出外,大衣哥朱之文還積極捐款,廣做善事和自主開展公益活動,為村里修路、建幼兒園和購買健身器材等。
心之所向,便是陽光。對大衣哥朱之文和妻子李玉華的婚姻來說,倆相識於古老而又傳統的媒妁之言,牽手於家庭最為一貧如洗之際,相知於生活患難艱苦之時,實屬肝膽相照,風雨同舟,來之不易。
相信在大衣哥朱之文和妻子李玉華的漫漫情路上,在自己和家庭最為窘迫和艱難的時候,倆應該末曾有過海枯石爛的表白和海誓山盟的流露。
然而,隨著大衣哥朱之文的功成名就,人們已經從朱之文和李玉華的婚姻點滴行動中,體會到了海枯石爛和海誓山盟所表達的寓意。
這是一種善良而又純真的愛的力量在支撐著大衣哥朱之文和其妻李玉華!這是一種甘苦與共而又懂得感恩的信念在給予大衣哥朱之文和其妻李玉華前行的動力。
但願這樣的善良,這樣的無私,這樣的感恩,這樣的甘苦與共,風雨同舟,在每對夫妻和每個家庭中越來越多地得到彰顯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