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怎麼死的(身為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子路為何會被剁為肉醬?)

2024-07-18子路

身為孔子最喜歡的學生,為何子路會被剁成肉醬?

人們常說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而子路就是七十二聖賢中最重要的一位。在《論語》一書中,子路出現的次數是最多的,他性格豪放直爽,為人勇武,忠於職守,與孔子亦師亦友。那麼,身為孔子最喜歡的學生,為何子路被剁成肉醬呢?

子路

子路死於衛國的一場血腥政變。

其實,子路的死是他自己的選擇,他是可以跟同在衛國的同學子羔一起離開的。

《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中記載,在子路為孔悝宰時,他所效命的衛國發生了內亂。

故事的起因是衛靈公的太子蒯聵因得罪衛靈公夫人南子而出奔國外,衛靈公死後,南子決定立衛靈公的小兒子公子郢為君,但公子郢以詬的兒子蒯轅還在世為由予以拒絕,所以,衛國人便立了蒯聁之子蒯轅為君,是為衛出公。

蒯轅即位為君之後,旅居在外的蒯聵心裡不安定了,他本來指望著衛靈公去世之後,自己還能回到國內繼承君位,沒想到他被忽略了,國人直接跳過他立了他的兒子為君,這樣他的為君之路就被堵死了。但是一直做著國君夢的蒯聵不甘心,於是在姐姐伯姬與姐姐情夫渾良夫的幫助下發動內亂,脅迫他的外甥孔悝驅逐衛出公。

子路

內亂發生之後,子路聞訊即要進城見蒯聵,路遇子羔、公孫敢,二人都認為在此混亂狀況下,還是不要蹚這渾水為妙。但子路認為“食焉不闢其難”,“利其祿,必救其患”,他作為孔悝之宰,受其俸祿,不能逃避禍難,必須救患撥正。

子路趁機進入城門之後,直接來到蒯聵所在的高台下,責問蒯聵為什麼要脅迫孔悝,直言蒯聵所為不合禮制規定,即使是殺掉孔悝,還會有其他人奮起反對。

接下來,子路說:蒯聁為人膽小無勇,如果燒掉蒯聵所在的高台,就能將孔悝救下。蒯聁聽聞之後,派出石乞、盂黶擊殺子路,子路奮起迎敵。雖然子路以勇力著稱,但畢竟敵眾我寡,激戰之中,子路的帽帶被對方割斷了,子路見已無回天之力,請求先把帽帶係好,後從容赴死。

子路

子路是抱著必死的信念去營救孔悝、怒斥蒯聵的,雖然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是也不打算逃避,最後子路被蒯聵命人剁成肉醬,慘不忍睹。

為義而死,子路不是唯一的一個,也不是最悲壯的一個,但是他用自己生命驗證了真理。

子路曾多次向孔子請教「勇」的問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孔子認為勇猛之氣需要義的統轄,如果只好勇而不尚義,君子會作亂,小人會行盜。子路雖然常常質疑孔子的話,但是這次他用自己的生命印證了孔子的教導。對於子路的死,孔子也給了許多的評價,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凋也。

子路

有一種人,永遠不會偽裝自己,因為不偽裝,所以敢說,敢做,敢擔當,因為直率,所以可愛,更不會讓人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