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邑是什麼意思(曹操麾下食邑最多的七個人分別是誰?)

2024-07-23曹操

古代帝王都會對一些有功之臣和將士給予一定的封賞。 有的加官進爵,有的給一些物品如金銀珠寶之類,還有的給美女。各位官員和將士的等級不同,給予的獎賞也就不同。一些大臣和將士們有了帝王給予的封賞,工作起來也是幹勁十足。這也算是帝王給臣子們的小恩小惠吧!因為他們知道東西雖然不多,但是帝王們得到的遠比拿出來的要多不知道多少倍。

不過有一些好奇的人士對這些封賞頗有研究,他們很想知道在三國時期,魏國的曹操給有功的大臣和將士們什麼樣的封賞?對此大家都想知道,眾所周知曹操在這個國家封賞是最多的,他封賞給那些有功勞的大臣和將士們的賞賜最多,哪怕是剛投靠他的將士都有。因此曹操所給的封賞也是最多的。曹操有他的獨到之處,因此他給予的封賞也很特別,他的封賞就是食邑。

曹操

一、什麼是食邑?

很多人都想知道,食邑到底是什麼?其實它就是封地。有了封地等於有了財產和家業。 食邑得到的越多也表示他的資產也就越豐厚。曹操對於賞賜一點也不吝嗇,因此才會有更多將士和大臣為他賣命。對於曹操來講錢財乃身外之物,只要有人在就會有無數的財富。我想既然曹操能夠一統三國可能也跟他的大肆封賞有關吧!不然誰又肯為他效力呢?

首先,讓我們對"食邑制"有個簡單的了解。

食邑制又稱"食封制",即君主授予大臣封邑的製度。在"食邑"體制下,被授予稱號的人被稱為"封君",其主要收入來源是按封地戶數徵稅。

建安時期,曹操陣營所推行的食邑制度,與當時的時代背景高度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所謂相關聯的時代背景高度,就是由於多年戰亂而導致的。

曹操

百姓因為窮所以手裡才沒有錢。 因此,曹操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封侯爵的數量,另一方面要收緊與爵位頭銜相對應的食邑數量進行控制。

二、曹操下食邑最多的七個人分別是誰?

張魯

215年,曹操接管漢中後,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他為闐中侯爵,並有食邑萬戶。 曹操對張魯如此殷勤原因是張魯失守陽平關掉守巴中時,他的部下曾建議張魯燒掉倉庫裡所有的珍寶,而張魯沒有同意,他等待曹操拿走這些珍寶,曹操稱讚張魯的做法。張魯食邑萬戶在曹魏建國後的並不多。

曹操

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操最信任的部下,他很早就被封為侯爵。 大約在196年漢獻帝遷都許昌之前,他就任"復領陳流、濟陰太守加建武將軍、夏候惇的高安鄉侯是曹操封的。當時的食邑只有700戶,因為207年才到1800戶後來又增加到2500戶。 "建安十二年,錄惇前後功,又增加封邑八百戶,並前二千五百戶。

張繡

張繡雖然殺了曹操的長子和侄子,但是因為他棄袁投曹,曹操對張繡的投降給予了很高的待遇。 他先跟張繡結成親家並封張繡為楊武將軍,官渡之戰後封為破羌將軍,205年南皮之戰擊敗袁譚後,"複增邑凡二千戶。

曹操

荀彧

儘管荀彧一生以吃漢祿為生,但無論是漢獻帝賜給荀彧的"食邑"還是曹操授予的"食邑"兩者之間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203年,太祖對荀彧前後的成就,進行了嘉獎,並封他為萬歲閣侯。 207年,曹操在荀彧的食邑又增加了2,000戶。

曹仁

除夏侯惇外,曹仁在曹魏第一代宗族中享有最高的待遇和地位。西元205年前後,曹仁"被錄任後,成為亭侯的都城"。南軍戰爭後210年,"台州亦莊,遷至安平汀州"。食城的數量應該是1500個,因為曹丕登基後,"他當上了國王,曹仁被封為車騎將軍,都督從荊州、揚州、宜州升級到陳侯,曹仁的食邑從2000戶增加到3500戶。

曹操

於禁和樂進

兩人是曹操的元從舊部,曹操在爵位和食邑上對於禁和樂進一點都不吝嗇,樂進在196年就是廣昌亭侯了,於禁197年受封為益壽亭侯,原本於禁的益壽亭侯食邑要比樂進的廣昌亭侯多一點,但是在215年逍遙津之戰後於禁升為左將軍,樂進升為右將軍,兩人的食邑一樣是12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