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天才戰神韓信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韓信被後世評為軍事天才、兵仙、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韓信投靠劉邦官至大將軍,率大軍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幫劉邦打下半壁江山,立下蓋世奇功。韓信被封楚王,後來被人誣告謀反,降為淮陰侯,最後被呂後、蕭何合謀害死。
今天我們要講講韓信著名的胯下之辱,韓信拿著劍,為什麼要忍一個赤手空拳的屠夫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
這段話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淮陰有個少年屠夫,屠夫就是以殺豬殺牛為職業的人,可不是黑社會份子。有一天這個屠夫當眾侮辱韓信,對他說你雖個子很高,成天帶把劍,你卻是個膽小的懦夫。你如果不怕死,就拿劍刺我,怕死就從我褲襠鑽過去。韓信盯了他很久,然後當著眾人面從他胯下鑽過去,眾人哄堂大笑。
史記裡並沒有記錄那個屠夫是否攜帶刀劍等武器,也沒有說那個屠夫帶了幾個打手。如果當時那屠夫帶有刀劍,或有幾個幫手,那史記裡一定會有記錄。一個人面對的是一個對手還是一群人,對手是否帶武器,情況完全不一樣。
那麼韓信拿著劍,為什麼要忍一個赤手空拳的屠戶的胯下之辱?古人雲士可殺,不可辱。從別人褲襠鑽過去,對一個人來說可是奇恥大辱啊。
難道韓信真的是個膽小懦弱的人嗎?當然不是。韓信後來去幹嘛了?去投軍,去當兵。當時正值秦末,戰亂四起群雄割據,去投軍就得拿著刀劍在戰場上砍殺,運氣不好就得腦袋搬家身首異處。如果韓信真的是個生性膽小懦弱怕死的人,怎麼可能去選擇從軍?要謀生隨便找個工作一樣能糊口。
那麼韓信為啥要忍胯下之辱?後世很多人理解為韓信是為了活命而選擇隱忍,這樣的理解其實是錯的。各位讀者試想一下,假如你在街上遇到一個地痞無賴對你說,你是一個膽小鬼,你如果不怕死就把我殺了,怕死就從我褲襠鑽過去。你會怎麼樣?你會說你神經病啊,無冤無仇殺你幹嘛呢,殺人是要被槍斃坐牢的,然後走了就行了。他如果實在要來糾纏,你可以推開他吧,大不了打一架吧,只要他先動手就屬於正當防衛,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韓信那麼聰明的人當然能想到走,但韓信沒有走,而是盯了他很久。韓信在想什麼呢?這傢伙什麼意思?以自己的性命做賭注,賭我不敢拿劍殺他?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我當然不會殺他,殺了他我也要被官府抓去殺頭的。他這是從骨子裡極度的瞧不起我、鄙視我,認為我韓信根本就是一個膽小懦弱的人,會是一輩子沒有出息不能成事的人。
想想我韓信現在的確是沒有工作,沒有錢,靠一個亭長施捨飯吃,靠一個漂母贈飯吃,確實有很多人瞧不起我。我今天就如你所願,就要從你的胯下鑽過去。但我發誓以後一定要讓你看看,今天從你褲襠鑽過去的人,怎樣幹出一番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出人頭地出相入將。於是韓信就當著眾人的面從他胯下鑽過去了。
韓信這是以胯下之辱以此明志,一定要發憤圖強、出人頭地,做一番事業給他們好好瞧。
後來韓信去從軍當了大將軍,東徵西戰幫劉邦打下半壁江山,立下蓋世奇功,被封為楚王,終於實現了心中出人頭地出相入將的抱負。
韓信衣錦還鄉後,找到了當初讓他受胯下之辱的那個屠戶,那人被嚇得趴在地上直打哆嗦。要知道在那個封建社會,一個楚王要殺一個平民百姓,簡直就如捏死一個螞蟻一樣容易。但韓信不但沒有殺他打他,反而封他做了楚國的中尉。當時的中尉是專門管楚國的治安,就相當於楚國的公安部長,可是大官啊。
韓信面對一個曾經讓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人,不去找他報仇就行了,為啥還要封他做大官?韓信卻說殺他?我能有今天還要感謝他啦。當初他說那句話也只是給我開玩笑,又沒有硬逼我鑽他褲襠,是我自己要鑽的。正是他那句話激發了我的志氣,我才去投軍才有今天。如果沒有他,或許我今天還是個遊手好閒碌無為的人,所以就封他做了中尉。
我們今天就要學習韓信那種奮發圖強的勵志精神,別人瞧不起我鄙視我,我不去打他罵他,我就要做出一番成績來讓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