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簡介及生平事蹟(達文西的一生就是達文西的密碼)

2023-01-13達文西

紀念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 年 4 月 23 日~1519 年 5 月 2 日

達文西

達文西思想深邃,學識淵博,擅長繪畫、雕刻、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物學、物理、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全才。除了繪畫藝術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達文西還有許多領域(尤其是科學)的 6000~7000 頁手稿被保存至今。

早年時期

1452 年 4 月 23 日,達文西出生在義大利托斯卡納的芬奇小鎮,當時這個地方是美第奇家族統治下的佛羅倫薩共和國的領地。達文西是個私生子,他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姓氏,他的全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意思是:「芬奇鎮梅瑟皮耶羅之子李奧納多」。 「da Vinci」是指他的出生地佛羅倫薩西北約 50 公里的芬奇小鎮,「ser」表明他的父親是個紳士。 「Leonardo」才是他的名字。

達文西的童年已成歷史疑案。已知的是,童年的達文西沒有正式地學過拉丁文和數學。而在他的手稿裡也僅僅記錄了他小時候的兩次小意外。一次是,有一隻鳥在他的搖籃上空盤旋,它尾巴上的羽毛掃到了他的臉。還有一次,他在山裡探索時發現了一個洞穴,雖然害怕裡面會藏有怪獸,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最後還是進去一探究竟。

創作伊始

當達文西在作坊學藝時,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 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製《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據傳,韋羅基歐為此不再作畫。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是達文西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一件作品。除了有一點自由構思外,這幅畫的場景都是達文西遵循一般的透視畫法來構思的。

達文西

達文西現存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

稍後創作的《吉內薇拉·班琪》,一反 15 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 1481 年,達文西為聖多納託修道院所製作的祭壇畫《博士來拜》是標誌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該畫雖由於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陰影中突出,不僅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也預示了文藝復興的即將到來。

盛期創作

達文西藝術生涯發展得最順利的時期是在 1482~1499 年的米蘭。達文西的七弦琴彈得不錯,他首先是作為一個音樂家而不是畫家或發明家的身份在米蘭出名的。這段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其無與倫比的才能卻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

1482 年,達文西應聖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請來到米蘭繪製祭壇畫《岩間聖母》(這幅畫作現藏於法國羅浮宮)。 《最後的晚餐》則是他在這段時期的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製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上。在人物佈局上,一反平列於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於畫面中央,其他門徒透過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勢,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顯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

1499 年,為躲避戰亂,達文西在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旅遊並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達文西

《維特魯威人》

這幅畫被稱為《維特魯威人》,你肯定看過它,因為這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被複製的最廣泛的圖畫之一。但這幅畫代表了什麼?當達文西在 1490 年左右繪製它時,他實際上是在說明一本書——《De Architectura》——這本書是由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在大約公元前 15 年寫的。由於圖畫和文字與維特魯威所寫的內容直接相關,因此圖畫以維特魯威的名字命名。

請注意,圖中的文字是從右向左的方式鏡像寫入的。達文西在他的大部分筆記中都使用了這種技術,這些筆記只能在鏡子中閱讀。只有右下角的簽名以正常方式從左到右書寫。圖畫和文字都說明了維特魯威關於人體比例的觀點,也就是人體不同部位之間的關係。你可以在圖中看到沿著手臂、臉部、頸部底部、胸部、腹部下方和膝蓋處的線條,這些線條顯示了這些比例,以及圓形、方形和它下面的線。

「維特魯威人」並不特別代表一個人,它代表了我們所有人。不管你的身高和體型如何,我們都要遵循這些比例——例如,測量您伸出的手臂從指尖到指尖的長度,你會發現它與你的身高相同。這是另一個:將腳放在前臂上,腳跟在肘部凹陷處,你會看到腳的長度正好是前臂到手掌的長度。另外,手的長度是身高的十分之一,所以身高 1.70 公尺時,手的長度為 17 公分。

1500 年,達文西回到佛羅倫斯,隨著共和國體制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達文西開始為蘭則塔大教堂的主祭壇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

達文西

《聖母子與聖安娜》素描草圖

同時,達文西開始創作《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運用了透視法等多種繪畫方法。這之後達芬奇再去米蘭,並繼續服務米蘭宮廷。 1503 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繪製壁畫《安吉里之戰》,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後稱為《聖母子與聖安娜》),這兩幅畫和《施洗者聖約翰》一起成為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達文西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以迷人的微笑聞名於世,然而義大利國家文化遺產理事會主席西爾瓦諾·溫切蒂借助顯微鏡觀察油畫中蒙娜麗莎的眼睛,發現了肉眼看不出來的微小字元。她綠褐色的右眼球上畫有黑色的“LV”字樣,很明顯這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姓名首字母。左眼球上的字元尚未辨明,但看起來是字母“CE”,也可能是“B”或“S”。除眼睛外,畫作其他位置也藏有字符,在背景中橋拱上可以看到數字“72”,也可能是字母“L”和數字“2”。達文西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傑出畫家,在科學和哲學領域也展現人能力,熱衷於用符號和密碼來傳遞訊息。

達文西

《施洗者聖約翰》完成於1513年-1516年間,研究者認為這是達文西的最後一幅畫作,也是其最有名的畫作之一。

晚年移居

1513 年,達文西移居羅馬。達文西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去世時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 1516 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請,達文西赴法國。弗朗索瓦一世給了他至高的接待,將其安置於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魯克斯莊園,並時不時地去請教。

1519 年 5 月 2 日,年事已高的達文西因病逝世,據說他是在趕來的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嚥下了最後一口氣。達文西最鍾愛的學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茲(達文西臨終前將所有繪畫作品和大量手稿都託付給了他)說:「達文西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

達文西

達文西晚年自畫像


科學影響

達文西鑽研科學、工程領域就像他的藝術作品般令人難忘與突出。

說達芬奇是個偉大的畫家並不準確,他是個博學家,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最初,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像《聖經》一樣的亞里斯多德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文西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當作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應該從實踐出發,透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

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文西提出並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採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個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在科學上,達文西是個鉅細靡遺的觀察家,能以極細的描述手法表示一個現象。但卻不是透過理論與實驗來驗證。因為缺乏拉丁文與數學的正式教育,同時期的學者大多未註意到在科學領域中的達文西。而達文西則靠自學懂得拉丁文。也曾有人說達文西打算發表一系列包含各種主題的論文,但終未實現。

達文西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那些掌權的為「一個販賣欺騙與謊言者」。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文西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發明創造開闢了新的道路。

天文

達文西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著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文西也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的“日心說”,甚至在當時,達·芬奇就可能在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物理

達文西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 15 世紀,達文西最早開始了物體間的摩擦學理論的研究。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著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衝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衝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

光學

設想光的傳播由中心向外傳播;認為光和水波、聲波的運動方式相似,並預見了多普勒效應;認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早於同時期的科學家;設計並進行了針孔成像實驗;根據眼球的構造和功能設計了光學儀器。

力學

達文西強調力學和數學同樣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並研究過許多力學問題。他根據實驗和觀測得出:重物沿著它和地心相連的直線下落,下落的速度同時間成正比。在靜力學方面,他嚴格確定了力矩概念:桿上街體的平衡“由它們的重量和距支點的距離決定”,由此總結出計算幾何體重心的一般法則。他已知道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在用這法則研究重物沿斜面運動中,他正確地得到摩擦力的定義。

他在觀察筆記中寫道:物體「都不能自己移動……每個物體在其運動方向上都有一個重量」。物體運動時「對空氣的壓力等於空氣作用於其上的力」。在流體力學方面,他總結河水的流速同河道寬度成反比,井用這個結論說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他也運用力學和機械原理設計了許多機器和器械,參與了運河、水利和建築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他透過鳥翼運動的研究,於1493 年首次設計出飛行器。

達文西

達文西博物館中的鳥翼飛行器

機械工程

達文西對機械世界痴迷不已,透過大量的奇思妙想,他把水下呼吸裝置、拉動裝置、發條傳動裝置、滾珠裝置、反向螺旋、差動螺旋、風速計和陀螺儀等發明設計呈現在世人面前。

達文西早年在佛羅倫斯聖母瑪麗亞大教堂安裝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時,親眼目睹了三速提昇機等機械裝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 1460 年達文西隨父親來到佛羅倫斯,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同時開始學畫。學畫的達文西參與安裝佛羅倫斯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由此接觸並感受到了各式各樣機械系統的神奇。

由此,布魯內萊斯基的機械系統設計概念對達文西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一群錫耶納工程師對達文西的科學世界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工程師設計了一種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土機,用來清除淺水口的沙礫和淤泥,還有一種能夠提高裝載量又加快行駛速度的槳葉船。這些錫耶納工程師的發明,讓達文西對機械的魔力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機器人研究

基於人體解剖的研究使得達文西設計出史上第一個機器人。達文西賦予了這個機器人木頭、皮革和金屬的外殼。為了讓機器人運作,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齒輪作為驅動裝置,由此通過兩個機械桿的齒輪再與胸部的一個圓盤齒輪咬合,機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揮舞,可以坐或者站立。更絕的是,再透過一個傳動桿與頭部相連,頭部就可以轉動甚至開合下顎。而一旦配備了自動鼓裝置後,這個機器人甚至可以發出聲音。這個被稱為達文西機器人(Leonardo’s robot)的設計可能是在 1495 年完成的,但直到 1950 年代才被發現。不知這個設計是否要作成實體。

機械車研究

很早,達文西就對當時的四輪馬車不滿。在他的科學世界中,早就有了機動車輛的影子。事實上,點燃現代機動車發明靈感之火的正是這輛「達文西機械車」。既然是機車就要考慮動力問題,達文西在機車中部安裝了兩根彈簧以解決這個問題。人力轉動車的後輪使得各個齒輪相互咬合,彈簧繃緊就產生了力,再透過槓桿作用將力傳遞到輪子上。為了控制車速,達文西在車身上安裝了一個圓盤裝置,圓盤表面設置了很多方形的木塊,和每個輪子連接的鐵桿的另一端與圓盤相接,這就是用於控制車速的裝置。

圓盤上放置的木塊數量越多,與鐵桿之間的摩擦就會越大,阻力也越大,輪子的運轉速度越慢,行駛的距離越長。當然,達文西也想到了煞車裝置。位於齒輪之間有一個木塊,拉動繩索將木塊卡在齒輪之間,車子就可以停止。不過,這輛車不能載人,因為僅靠彈簧的動力根本無法行駛很長的距離。同時,達文西也巧妙地將彈簧運用在了鐘錶設計上。後來大型鐘錶採用的原理,就是出自達文西的設想。只是在這個設想中,彈簧的彈性被物體的重力所代替,物體向下的重力透過眾多齒輪咬合作用被均勻傳遞,鐘錶便得以保持勻速運動。

達文西

軍事機械

由於達文西曾任軍事工程師,筆記中也包含了數種軍事機械的設計:簧輪槍、三管大砲、人力或以馬拉動的武裝坦克車、子母彈、軍用降落傘、浮動雪鞋、含呼吸軟管以豬皮製成的潛水裝,甚至有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滑翔機、撲翼飛機和直升機、旋轉浮橋等。不過,後來他卻認為戰爭是人類最糟的活動。其他的發明包括了潛水艇、被詮釋為第一個機械計算機的齒輪裝置,以及被誤解為發條車的第一部可程式化行動機器人。

此外,達文西在教廷的那些年裡,曾計劃應用太陽能而使用凹面鏡來煮水。儘管達文西大多數的發明在他的生平並未實現,但在 IBM 贊助下,實施了許多模型在昂布瓦斯的克洛斯宅達芬奇博物館展示。 2008 年4 月26 日,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訥,36 歲的瑞士人奧利維耶·維耶提-特帕使用由達·芬奇設計的金字塔型降落傘從距地面600 公尺高的直升機上成功跳下。

醫學

達文西在人體解剖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在15 歲左右,師從韋羅基奧的達文西開始認識人體解剖學。當時韋羅基奧堅持要所有門徒學習局部解剖。在韋羅基奧工作室差不多10 年的時間裡,達文西研究了人體的基本結構,畫下了許多肌肉、肌腱和臉部等的解剖圖,也初步涉及解剖對於繪畫和雕塑的應用,成長為局部解剖的大師,甚至被吸收進了佛羅倫斯畫家行會。 後來,他得到於佛羅倫斯聖瑪麗亞紐瓦醫院解剖人體的許可。之後他在米蘭馬焦雷醫院以及羅馬聖靈醫院(第一個義大利本土醫院)作業。 1481 年至 1511 年,則與托爾醫師共同工作。

30 年內,達文西共解剖了 30 具不同性別、年齡的人體。當與托爾工作時,達文西準備出版解剖學理作品並製繪了超過 200 篇畫作。然而,他的書直到 1680 年(辭世161年)才以《繪畫論》為名出版。除人體外,達文西也解剖了牛、禽、猴、熊、蛙以作為解剖結構比較。

達文西

達文西畫了許多人體骨髂的圖形,同時他也第一個具體描繪脊骨雙S型態的人。他也研究骨盆和骶骨的傾斜度以及強調骶骨不僅非單一形態,而且是 5 個椎骨組成。達文西也能卓越的表現頭骨的形態以及腦部不同的交叉剖面圖(橫斷面、縱切面、正切面)。他畫了許多圖包括肺臟、腸繫膜、泌尿道、性器官甚至性交。他是第一個畫出子宮中胎兒(他希望了解「生育奇​​蹟」),同時也是第一個畫出腹腔中闌尾的人。此外達文西經常描繪頸部和肩膀的肌肉和肌腱。 2005 年,達文西的畫作激發一位英國心臟外科醫師領先發展一個修補受損心臟的新方法。

達文西

達文西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人體各部位的構造。他最早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英國華威大學臨床解剖學教授彼得亞伯拉罕斯認為,達文西的人體解剖素描,水準至少領先他所處時代 300 年。達文西 500 年前利用切片技術和對截取橫斷面來體現人體複雜結構的方法,與今天醫學上的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技術非常接近。

達文西也設計了一套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為了認識人類自身,達文西親自解剖了數十具屍體,對人體骨骼、肌肉、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進行了精確了解和繪製。令人驚訝的是,當年達文西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概念都沒有。更神奇的是,2005 年英國外科醫生也利用達文西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不過,解剖學的研究在當時並沒有為達文西帶來聲譽,反而遭到了無數的誹謗。

此外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並認為血液是不斷循環的。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然後把體內的廢物帶走。達文西研究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科學家哈維證實並發展了達文西這些生理解剖學的成果。

可以說達文西是局部解剖圖宗師,不僅研究人體解剖表現傑出,而且在涉獵其他動物解剖時一樣表現出色。達文西不只關心身體結構,也關心生理功能,這使得他變成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他積極尋找外觀有明顯生理缺陷的人作為模特兒以便畫成滑稽的畫作突顯生理功能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達文西可以同時一手畫一手寫字。

考古

化石和生物遺骸的研究也是達文西的興趣之一。學術界普遍認為,達文西是「化石研究的先驅」。

建築

在建築方面,達文西也展現了卓越的才華。他設計過橋樑、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築。在城市街道設計中,他將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設計城市建築時,具體規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寬度。米蘭的護城河就是他設計和監工建造而成的。 1502 年,達文西離開桑蒂西馬·阿努佳塔後,就曾在聲名狼藉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之子凱撒·波吉亞手下擔任過軍事建築師及工程師。

達文西

2019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師生採用3D列印技術,重現達文西在 1502 年設計的橋樑方案,以微縮模型證明其具備可行性。按照設計圖,橋樑長達 240 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橋樑。達文西當時是應蘇丹巴耶茲二世之請設計這座橋,可惜由於橋樑造型奇特,蘇丹巴耶茲二世無法接受,使得這一設計草圖被永久埋沒。

水利

達文西對水利學的研究比義大利的學者克斯鐵列早一個世紀。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亞諾河的施工計畫。他設計並親自主持建造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由他經手建造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便利了農地灌溉,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地質

達文西根據高山上有海中動物化石的事實推斷出地殼有過變動,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跡是海陸變遷的證明,這個思想與 300 年後赫頓在地質學方面的發現頗為近似。而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他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約為 12,000 公里。

其他

● 1502 年,達文西曾為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土木工程專案製作單一跨度達240 公尺的橋樑草圖。但因巴耶塞特二世認為無法建設而未實踐。 2006年5月17日,土耳其政府決定在實地建造達文西橋跨越金角灣讓這座橋終究成形。

● 1490年,達文西將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概念繪製成草圖。今日,達文西的變速概念以現代化形式實際使用在汽車上。此外,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也已經在拖拉機、雪上摩托車、速克達機車等使用許多年。

● 由於著迷飛行現象,達文西作了鳥類飛行的詳細研究,同時策劃了數部飛行機器,包括了直升機設計圖(但因機體本身亦會旋轉故無法作用)以及輕型滑翔翼。 1496 年 1 月 3 日,他曾測試了一部自製飛行機器但失敗了。

● 達文西所繪的菱方八面體,1509 年出現在盧卡·帕西歐裡(Luca Pacioli)的《神聖比例》中。

● 在達文西所處的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文件的保密工作。因此,他設計了達文西密碼筒。

● 此外,樂器、鬧鐘、自行車、相機、溫度計、烤肉機、紡織機、起重機、挖土機等也是達文西的發明設計。

思想

在達文西看來,人類對藝術與科學的認識過程同樣“要以感性經驗為基礎,而且是以最高貴的感覺——視覺為基礎”,“我們的一切知識來源於知覺”,“繪畫的確是一門科學,並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兒」。由此可見,達文西對美的認識不僅建立在樸素唯物論知識論的基礎之上,且帶有先於笛卡兒「經驗主義」知識論的某些性狀,而這種美學思維,也使他在理性與經驗中間作了準確的定位。

達文西認為,“科學是將領,實踐是士兵”,“畫家的心應當像什麼——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將自己轉化為對象的顏色,並如實地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這顯示他對藝術創作的預備階段持經驗主義知識論的觀點。但同時,達文西又主張「畫家與自然競賽,並勝過自然」。這顯示他已經認識到藝術理想化與典型化的問題。

此外,達文西也反對拋棄理性而專注經驗的藝術實踐,「熱衷於脫離科學而專搞實踐的人,正如一個水手,登上了一艘沒有羅盤、沒有舵的船,永遠拿不準船的方向。

達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