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個人資料這24年:從文壇叛逆少年到世故中年商人

2023-09-22韓寒

雖然他沒導沒編也沒演,但他參與投資了其中兩部熱門電影。

一部是頂流王一博主演的《長空之王》,目前預售達8千萬,打破近5年五一檔新片預售紀錄。

一部是《人生路不熟》,由喬杉、馬麗主演,易小星導演,典型合家歡老少皆宜的喜劇。

自2014年跨界電影圈,韓寒便忙著當編劇、導演、監製、出品人、老闆:

自編自導的《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四海》四部電影,總票房近40億。

2015年成立亭東影業,做監製、出品人,並拿到上億戰略投資。

首次監製的《揚名立萬》是2021 年的票房黑馬,口碑爆棚。

入股多家公司,有機會投資《長津湖》《紅海行動》《我與我的父輩》等多部影片。

事業版圖越做越大,韓寒在網路上卻越來越低調。

尤其《四海》的口碑票房受挫後,他將微博設定半年可見再無動態,抖音帳號有宣傳時才更新,這一年多,網路上幾乎找不到他。

面對「消失「傳聞,韓寒也曾解釋:我一直在,依然會表達,只是表達不一定要面向所有人。

中年韓寒早就沒有少年時的鋒芒,不再特立獨行,不再傲慢不羈變,在妥協和世故中,還被人用「繳械投降」形容他的沉默。

選擇與世界和解,在許多人身上被視為成長,但放在41歲的韓寒身上,卻被當作一種倒退。

韓寒是許多人血氣方剛時的理想,我們可以自己人到中年,處處妥協,卻不願意看著承載自己理想的那個人,比我們還乾脆利落手刃了青春。

韓寒曾經的桀騁不馴,是許多年輕一代所嚮往的。

但韓寒覺得這正是對他最大的誤解。

他做事從來都隨自己內心,不受他人綁架和左右。

正如他所寫: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學生時,韓寒不滿傳統教育,那篇獲首屆新概念一等獎令他年少成名的《杯中窺人》就是在犀利諷刺。

因掛科留級一年,他出版第一本小說《三重門》,累計發行200萬冊,於是有勇氣說出:以後靠稿費養活自己。

部落格時期,有文學評論家抨擊80後作家只能進市場進不了文壇,韓寒罵到對方關博,也晉升博客閱讀量最高博主。

他用雜文當武器,在網路上以「意見領袖」的身份,戰鬥在輿論界,博客獲上億點擊,並在2010年登上《時代》封面,夯實自己在80後群體中的影響力。

為批判廉價稿費現象,韓寒創辦雜誌《獨唱團》,給出當時全國最高的稿費「錄用者千字千元」。

雖然因刊號等原因《獨唱團》只做了一期,但韓寒帶主創團隊打造出APP“ONE·一個”,現已運營12年。

寫書當作家,讓韓寒名利雙收,也讓他有能力實現另一個夢:賽車手。

在速度與激情中自由馳騁,極限掌控感讓韓寒深深著迷。

但賽車特燒錢,稿費版稅像丟進無底洞,必須拉贊助才行,可沒跑出名次,誰理你?

韓寒的裝備跟不上,首次比賽成績不好被群嘲。

有個朋友送他六條米其林輪胎,他為表達感謝花幾千塊做米其林貼紙,貼滿整台賽車。

尷尬的是很快就被要求撕掉,因為米其林只贊助能獲勝的車手。

挫敗中的韓寒只有一個念頭:打死不能放棄,窮死不能嘆氣,要讓笑話你的人成為笑話。

後來的他是中國賽車史上唯一一位場地和拉力的雙料年度冠軍。

只要掌控了比賽與最終成績,過程中的失控與妥協又算得了什麼?

賽車之路的波折與榮耀也變作精彩的故事素材,被韓寒寫成劇本《飛馳人生》,拍成電影。

從文壇跨界影壇,對韓寒來說並非心血來潮,寫書、拍電影都是藝術創作,再加上他本來就愛看電影。

像《怦然心動》中那句名台詞「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就是韓寒翻譯的。

金句也是他自己電影作品的一大特色。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喜歡就是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我沒有想贏,只是不想輸。

……

目前韓寒只拍自己寫的劇本,他說自己寫的可把控,像台詞語境、表現風格等不是輕易能改的。

如今當電影投資人,話語權更大,韓寒深知責任更重,所以他在意豆瓣評分、害怕票房虧錢、也在為更多更大的合作項目奔忙。

他坦言:我越來越平和,遇到事更願意多忍忍,做些換位思考。

也因為這樣,大家覺得韓寒活成了曾經他最討厭的那種人。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兒時的韓寒有4個願望:當科學家、當作家、當冠軍車手、拍電影。

除了學習差做不了科學家,韓寒已實現另外三個目標,18歲變成作家,27歲拿下中國賽車史上唯一雙料總冠軍,32歲導演處女作《後會無期》上映。

從寫作到賽車再到拍電影,韓寒無所不在追求控制與自由,即使難免遇到迫不得已,但他保有最大限度的忠於自我,寫自己風格的書、開自己風格的賽車、拍自己風格的電影。

意見領袖、反抗偶像,這些來自外界的期待,不過是對韓寒的一種想像。

有的人活得是造型,有的人活得是人設,他活得是本事。

在韓寒看來,取悅自己才是頭等大事。

想做什麼就把它做到,為了打別人的臉而去做事,是比較幼稚的動力。

與其每時每刻都想著別人,不如多想想自己。

一個人,永遠都在自我願望的驅使下去做事,才是最好的。

就像有人評價說:韓寒是聰明的,他借鋒芒出名,靠著迎合兌現,深諳人生不同階段的成功學。

回到最初的成功之道,便是寫作,這是韓寒的起點,影響他一路走到現在。

他有才華,寫出爆款《三重門》,並在新浪博客盛行時抓住流量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