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前身是金蟬子,金蟬子是唐僧二徒弟,被鎮元大仙稱為“佛子”,由於聽如來講課打盹,怠慢佛法,被如來懲罰,打下凡間化作凡僧,前來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涅槃修成「旃檀功德佛」。那麼金蟬子的原身到底是誰呢?為何能成為如來二徒弟,擔當取經重任?元人楊景賢所著《西遊記雜劇》寫道:“如今諸佛議論,著西天毗盧伽尊者托化於中國海州弘農縣陳光蕊家為子,長大出家為僧,往西天取經闡述。”金蟬就是毘盧伽尊者。
毘盧伽又譯為毘盧遮那佛,也叫大日如來,乃釋迦牟尼佛的法身。 《八十華嚴》卷75:「佛子!於汝意雲何,彼時太子得輪王位供養佛者,豈異人乎?今世尊毗盧遮那如來是也。」佛有三身,分別是: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也叫法身佛,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盧舍那佛也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釋迦牟尼佛也叫應身佛,表示隨緣教化,度脫世間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西遊記中出現的如來佛,正是應身佛。孫悟空大鬧天宮,如來勤王救駕,大聖怒氣昂昂,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話事人。如來自稱自己是“釋迦摩尼尊者”,而不是“毘盧伽尊者”或“盧舍那尊者”,可見他就是應身佛本尊。
於是一條線索出來了。金蟬其實是如來佛的法身毗盧伽尊者,如來一直苦於佛法不能東傳,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天上掉了個餡餅,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召他勤王救駕。如來一巴掌將孫悟空拍在五行山下,玉帝給他開了安天大會酬謝,並且達成了佛法東傳的協議。如來回去之後著手安排此事,趕緊寫了三藏真經,五百年後開啟了取經大業,讓金蟬子化成凡僧前來西天取經。如來在西天一直傳的是無字真經,而東土需要有字真經,因為無字真經東土之人看不懂。恰恰大日如來“具有本來色相,能以言語說法”,符合最基本的傳經條件。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立威。如來在西天的地位其實不穩固。孔雀吃掉如來的金身,如來本想一巴掌拍死他,但被諸佛勸阻,不但沒拍死,還得認孔雀為母。可見諸佛對如來是不認同的。試想孫悟空從老鼠精嘴裡鑽出來,想一棍子打死老鼠精,卻被唐僧勸阻,還讓孫悟空認老鼠精為母,猴哥是什麼反應。如來鎮壓孫悟空之後,大鵬建立了獅駝國,妄圖奪取如來寶座。取經團來到小西天,彌勒佛派黃眉大王假扮如來佛,攔住取經團西行之路,這些都是對如來地位的挑戰。如來借助取經團隊一路西行,先後降服孔雀和黃眉,最後西天排座次,彌勒佛排到第八位。如來派自己的法身下凡,就是向滿天神佛證明自己成為西天話事人的決心。
第二,市恩。如來讓自己的法身親自下凡歷劫,把佛法傳到南瞻部洲吸收信徒,給西天諸多修行者找口飯吃,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最得人心。要知道西天不但有跟如來身份差不多的佛爺,還有許許多多聖僧、羅漢、揭諦、比丘、優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丁甲、功曹、伽藍、土地等等修行者,都得開口吃飯。得到這些絕大多數低階修行者的支持才是如來坐穩雷音寺寶座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