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簡介(曾長期與林徽因夫婦同住,死後,梁誡將其葬於父母墓)

2022-10-10金岳霖

1962年,即林徽因去世的第七年,其夫梁思成迎娶了小自己27歲的林洙。消息傳來後,金岳霖竟拿著一瓶酒、一碟花生米,到了林徽因墓前,枯坐了一宿。

金岳霖的舉動讓世人驚詬不已:梁思成再婚,為何意難平?顯然,他的“意難平”,是為了林徽因。

金岳霖與林徽因初識時,她已結婚生子。而金岳霖自己也有一個外國女友,他們甚至一度同居。

林徽因是個才貌雙全的女子,第一次與金岳霖見面時,她就成功地吸引住了他。她在聚會中妙語連珠,聚會上的朱光潛、沈從文、巴金等一眾名流都甘願充當她的陪襯。

金岳霖發現,這個女子一開口,總能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她總是有各種奇思妙想,她的語速是那樣的快,以至於有些木訥的他還在想前一句時,她已經又講了一堆了。

金岳霖第一次被一個女人的才情吸引,也難怪,林徽因的口才極其出眾,從文學到建築到音樂,她都能講出自己的特色。她那天馬行空的思想,對事物的精闢分析,令他折服。

{IMG}

金岳霖(後排右二)與林徽因、梁思成(後排左二)夫婦等合影

自初見那天起,金岳霖就覺得這個女人不簡單,他甚至覺得她的雙眼裡,藏著璀璨星河。越接觸她,他越覺得她是個太有趣的女人,他曾經忍不住感嘆:

“林徽因啊,她這個人很特別,很多時候我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她還總能想到一些我們想不到的東西。”

結識林徽因後,金岳霖再看其他女子,已不再如往常那般。即便後來在國外的女友追到國內,他也有些淡然了,同居了一段時日後,覺得索然無味的他,打發女友回了國外的娘家。也從那時起,他再也沒有交過女友。

金岳霖就這樣一步步成了後來有名的“光棍”,孤家寡人的日子有個好處:可以四海為家,他開始了漫長的“逐林而居”的日子。在《金岳霖回憶錄》中,他曾這樣回憶那段日子,他說:

「從1932年到1937年夏,我們住在北總布胡同,他們(林徽因夫婦)住前院;我住後院,小院。前後院都單門獨戶。”

住在一起時,他和林徽因夫婦非常親密,就連吃飯也常是一桌吃,他在自述中說:「除早餐在我自己家吃外,我的中飯,晚餐大都搬到前院和梁家一起吃。

這幾段自述很輕描淡寫,但它卻多少讓現在的我們有些驚訝:這,不就是一個單身漢和一對夫婦同住嗎!若只是短期,倒可以理解,可金岳霖的「逐林而居」卻是長期的,他自己曾在自述中有過相關的補充,他說:

「這樣的生活一直維持到『七七事變』為止。抗戰以後,一有機會,我就住他們家。他們在四川時,我去他們家不止一次。有一次我的休息年是在他們李莊的家過的。

同住的日子裡,金岳霖對林徽因照顧有加,他還經常拿著各種讀物,用飽含深情的聲音為林徽因朗讀。每次討論時,他也總努力帶給她靈感。

{IMG}

金岳霖

無論林徽因有何事需要他,他也都會第一時間趕來幫忙。連夫妻倆吵架時,他也會變法子以「勸架」的名義,幫著林徽因。

因為金岳霖和林徽因夫婦長期同住,坊間竟傳聞說:某次,梁思成出差歸來後,林徽因對他說:「我有一個苦惱,我好像同時愛上了兩個人」。這裡的“兩個人”,自然是梁思成與金岳霖。

根據坊間傳聞,梁思成和金岳霖在林徽因說了這番話後,有過一番謙讓:

「梁思成在思考一夜後說『徽因,你是自由的,你也是理性的,你可以自己做出客觀的選擇,不管選擇誰,我都會祝福你。』林徽因將梁思成的話完整告訴金岳霖後,金岳霖感慨地說:'思成是真正愛你的,他願意給你選擇權,讓你去選擇自己認為的幸福,而不是自私的禁錮你,看來是我應該退出。

這段傳聞究竟是真是假,已不得而知。但林徽因確實曾在長期的相處中,對金岳霖有了一定的感情,徐志摩去世後不久,她在寫給好友胡適的一封信裡曾這樣寫道:

「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麼新的人來,我只要「對得起」人——爹娘、丈夫(一個愛我的人,待我極好的人)、兒子、家族等等,後來更要對得起另一個愛我的人…”

這個“後來的另一個愛我的人”,只能是一直陪伴她的金岳霖了。林徽因沒有在信裡表露自己“是否愛這個‘另一個愛我的人’”,但從情感上來講:一個人能感受到另一個人的愛時,往往是已經動心了。

從林徽因的角度來看,相較於梁思成,金岳霖更懂她,他們兩人在精神層面的契合度,明顯高於林、梁。

但林徽因終究是極其理智的人,她當年從與徐志摩的戀情中果斷抽身,轉而嫁給梁思成,就是她理智的體現。這樣的一個理智的女子,自然不可能輕易在婚外愛上其他男子。

另一方面,林徽因這樣的女子,她的注意力從來不會過度放在感情上。這點,金岳霖深有體會。他曾在《金岳霖回憶錄》中一再強調:林徽因夫婦總是很忙,對他們來說「日子總是不夠用的」。

相比之下,“光棍”金岳霖的時間就多多了,他每天到了“下半天”,幾乎就是“打發日子”了。金岳霖「打發日子」的方式總是很有意思:作對聯,研究山水畫,看梔子花,鬥蛐蛐。

當然,“照顧林徽因”,也是他“打發日子”裡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林徽因得了肺結核以後,金岳霖一邊介紹名醫,一邊忙前忙後地打點,為了給她補身體,他甚至還給她買了小雞。小雞變成大雞下的蛋,都用來給林徽因補充營養了。

林徽因臥床不起後,金岳霖還總不忘蒐集各種讀物,朗讀給林徽因聽。不得不說,有金岳霖陪伴的林徽因,定是舒心的。

{IMG}

病中的林徽因

梁思成對兩人的關係似乎很大度,1946年2月,林徽因和金岳霖在昆明唐家花園後山的一座小別墅同住到了7月。當時,梁思成和林母及兒女都在李莊。

因為當時林徽因時常病著,好友費慰梅曾寫信問起相關事情,梁思成收到信後回信道:

「老金和她住在一起(very bohemian indeed),她還雇了一個很好的女傭,她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我對她沒什麼可擔心的」。

信中,梁思成也詳細寫了兩人同住的種種細節。

從這些細節來看,梁思成對兩人的交往並沒有覺得不妥,也因為他的大度,才有了這段讓後世頗震驚的「三人行」。

金岳霖一生未婚,他家境優渥,又是哲學大師、邏輯學之父,這樣的條件單身自然是讓人詬異的。金岳霖選擇打一輩子「光棍」背後,與他的特殊婚戀觀有關,他曾在勸一位婚戀受挫的學生時道:

「戀愛是一個過程,戀愛的結局,結婚不結婚,只是戀愛過程的一個階段。因此,戀愛的幸福與否,應從戀愛的全過程來看,而不應僅僅從戀愛的結局來衡量。”

一個人無意間說出的話,往往更能反映自己的內心,金岳霖安慰學生的這段話,也是他內心深處的真實婚戀觀。即便在今天,這樣的婚戀觀仍依舊難被世人理解,但身為哲學家,他有這樣的婚戀觀,似乎又是再正常不過的。

“只求過程,不求結果”,表面上看來是一種豁達、開明,實際上,卻更是一種無奈。他遇見林徽因時,她已為人妻、為人母,他又能如何。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噩耗傳來後,金岳霖先是怔了一下,而後他喃喃道:「林徽因走了?」過了幾秒後,他突然雙手撐在辦公桌上,嚎啕大哭起來。

林徽因葬禮上,各界名人送的挽聯中,金岳霖的尤為顯眼:「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至今,這段話,依舊被認為「是對林徽因一生的最好詮釋」。

林徽因死後,金岳霖就不大參加社交活動了,他看起來也比以前更木訥了。

{IMG}

金岳霖

晚年的金岳霖一直和林徽因夫婦所生兒子梁從誡一起生活,因打小跟他們同住的緣故,他們感情很要好。金岳霖一直將梁從誡當親生兒子看待,而梁從誡也待他如父,他還總叫金岳霖「金爸」。

老了的金岳霖依舊喜歡養雞,不過,他後來養的是鬥雞。他的鬥雞常把脖子伸上來,和金岳霖同桌吃飯,金岳霖也不趕它,和大鬥雞共餐。

晚年的金岳霖很喜歡孩子,他到處搜羅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孩子比賽,比輸了,就把梨和石榴送給贏了的小朋友,自己再去買。

晚年的金岳霖比年輕時多了一件事:給林徽因掃墓。他去了墓地,常常還要絮絮叨講半天。更多的時候,他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回憶往事,他和林徽因過往的所有,他竟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IMG}

林徽因與金岳霖

金岳霖一直記著林徽因的生日,汪曾祺曾在文章裡提到過這樣一件事,他說:

「有一次,極少外出社交的他,竟出乎意料地邀請了很多朋友到北京飯店吃飯,大家狐疑,都在猜測老金是不是有什麼重大事情要宣布。這時,他站了起來並鄭重地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

汪曾祺寫到這兒後,還補充:

「舉座聞之,皆唏噓不已,大家恍然大悟一般紛紛起身安慰金岳霖。”

從這段描述來看,金岳霖的好友們都清楚他對林徽因的感情,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也因為都知道金岳霖對林徽因的感情,1983年,即金岳霖88歲這年,陳鍾英先生欲出版林徽因相關書籍時,才會將樣本送到他跟前請他過目。

陳鍾英一行問「能否寫一篇關於您和林徽因的文章,附註在書中?」他思索良久後道:

“我所有要和她說的話,只能與她本人說,現在不能說了,我也不願說。你們還是回去吧!”

說完後,他便閉上眼,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但當他聽說他們有一張林徽因的老照片時,他立即激動地睜開了眼,看到那張泛黃的林徽因小照後,他激動地雙眼含淚,並像個要糖果的孩子一樣帶著哭腔問:「可以給我嗎?」得到回應後,他如獲至寶。

{IMG}

林徽因小照

晚年,別人讓她說說對林徽因的評價,他用了五個字:「極贊欲何詞」!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大師級的人物才會覺得:找不到任何合適的詞,能讚譽之?答案是:當他對此人滿懷愛意時!

死前兩年,金岳霖寫了一本《金岳霖回憶錄》,這本自述中,光是與林徽因有關的配圖就達到了近十張之多,這些照片無一例外全是他私藏的。書中,他也用了一個專門的篇章寫了他與林、梁,章節名字叫《最親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徽因》。

這一章,也是他整本書中唯一一次出現「愛」字的篇章。在這章的第四段,他很突然地來了一句:“愛與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感情和感覺,這二者經常是統一的。”

但寫完這句後,他又故意把話題岔到了親戚、朋友上。這突然蹦出來、顯得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很明顯是他故意放進去的,他在用這種方式隱晦地表達自己對林徽因的情感。

人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林徽因之子梁從誡似乎就是那“迴響”,金岳霖的整個晚年,他一直陪伴著“金爸”,他一生無後,卻終享了天倫之樂。

1984年10月19日,金岳霖在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9歲。他的死後事,梁從誡都為他安排得分外周全。只有一事,梁從誡並未依他,他死前兩年,曾留下遺囑:

「我死後……請不要開追悼會,骨灰請讓清風吹走。”

梁從誡並未依照「金爸」的意思,讓他的骨灰隨風而散,他毅然決然地將「金爸」的骨灰葬在了父母的墓旁。他想著:生前,他們仨曾長期作伴,死後,也定要泉下聚首。

{IMG}

金岳霖與梁從誡

金岳霖死前,還將自己畢生的學術研究的資料,全部留給了梁從誡。在他看來,這是他為林徽因做的最後一件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