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畫像
酈道元,字善長,祖籍範陽涿州(今屬河北涿州),後遷居青州,北魏時期著名地理學家,生於北魏延興二年(公元472年)。
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酈紹曾任職後燕濮陽太守,祖父酈嵩任職北魏天水太守,父親酈範為北魏青州刺史。
酈道元少年時期就博覽天下奇書,遊歷淮河南北,長城以南大部分地區,考察風土民情,蒐集掌故逸聞,創作了《水經注》巨著,文字雋永,生動鮮活,開遊記散文之先河。
酈道元踏入仕途,經歷坎坷,歷任禦史中尉、北中郎將、青州刺史、魯陽太守、河南尹等官職,受封永寧伯。
《魏書》把酈道元列入「酷吏列傳」之中,他究竟有多麼殘酷呢?
我們先來看看《魏書》「酷吏列傳」中一個極端人物-秦州刺史於洛侯。
秦州百姓王隴客因故刺殺王羌奴、王愈,論罪當斬。
王隴客本應受到斬首示眾的懲罰,可是於洛侯為了震懾州內的民眾,竟然將王隴客殘害致死,不亞於凌遲酷刑——生拔隴客舌,刺其本,並刺胸腹二十餘瘡。 」
於洛侯還把王隴客的四肢砍斷,在他奄奄一息,還有一口氣的時候,“始斬其首,支解四體,分懸道路。”
百姓見此慘狀,怨聲載道,竟引發民變。
孝武帝元宏為平息眾怒,將於洛侯處死。
酈道元和於洛侯同時被列入「酷吏列傳」過於牽強,其「酷績」可謂「乏善可陳」。
《魏書》記載:酈道元為官,出任東荊州刺史的時候,執法嚴厲,不畏權貴,遭致境內很多豪強和皇族宗室的忌恨。
酈道元出任河南尹的時候,得罪了汝南王元悅。
酈道元雕像
汝南王元悅有個同性好友丘念,兩人常吃住在一起,形影不離。
元悅取向異於常人,喜好男色,討厭女人,動不動就出手毆打妃妾,而對男友丘念卻極為寵愛,百依百順。
元悅當時任職司州(河南洛陽東部)牧,州內提拔官員,都取決於丘念。
酈道元決心除掉這個傷風敗俗的丘念,丘念常常藏匿在元悅的王府,偶爾回一趟家,酈道元就趁著丘念在一次回家的時候,將其抓捕起來,關進監獄。
汝南王元悅大為不滿,擔心男友丘念被殺,於是請求嫡母胡太後出面,赦免丘念。
酈道元獲知消息,先於赦免令發佈時誅殺了丘念,並彈劾汝南王元悅縱容屬下破壞吏治等違法行為。
酈道元因此得罪了汝南王元悅,當時雍州刺史蕭寶夤已經出現了謀逆的跡象,元悅想出一個借刀殺人的詭計。
於是聯合城陽王元徽慫恿胡太后,任命酈道元為關右大使,去安撫並監視蕭寶夤。
蕭寶夤對酈道元上任十分忌恨,擔心他的到來會破壞自己的「大計」。
元悅又暗中慫恿蕭寶夤,派遣行台郎中郭子恢在陰盤驛亭圍困即將赴任的酈道元。
《北史》記載:酈道元一行人處在山崗位置,沒有水源,於是命隨從在山崗掘井,挖掘十餘丈也沒有水,一行人因無水而體力下降,喪失了抵抗能力。
郭子恢派手下翻牆而入,酈道元“瞋目叱賊,厲聲而死”,被殺前瞠目痛斥賊寇,時年僅五十五歲,同時遇害殉職者還有鄦道元的兩個弟弟——酈道峻、酈道博,兩個兒子——長子酈伯友、次子酈仲友。
蕭寶夤派人收殮了酈道元等人,將靈柩運抵長安城東安葬。
武泰元年(528年),朝廷收復長安,追贈酈道元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酈道元第三子酈孝友承襲了父親的爵位。
酈道元為官清廉,執法如山,臨終前大義凜然,壯烈殉國,本該在忠臣行列,為何被列入「酷吏列傳」呢?
《魏書》對酈道元殉國的事蹟隻字未提,而《北史》卻為酈道元單獨立傳,並記錄了酈道元慷慨赴死的細節。
《魏書》的作者魏收為何故意隱瞞酈道元殉國的事蹟呢?
史料稱魏收“好聲樂,善胡舞”,是個很輕浮的人,他為自己能獲得寫史的資格頗為傲慢自負,藉機酬恩抱怨。
魏收曾狂妄地宣稱:“你小子算什麼玩意兒?敢跟我魏收甩臉子,我動動筆抬舉你,可以上天,詆毀你,就能下地獄!”
魏收比酈道元小三十幾歲,他為啥沒有讓酈道元「上天」呢?
水經注
清代學者、《水經注》研究專家趙一清大膽推測──也許是魏收和酈道元素有仇怨,魏收嫉妒酈道元的才華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