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簡介及作品(酈道元的名作,筆墨凝練,功底不凡,李白也從中深受啟發)

2023-01-13酈道元

文學創作需要深入自然和社會,並積極觀察和思考,作者不僅要有深厚的生活積淀,還需要多閱讀、讀好書。

作家臧克家就曾回憶,他在昆明求學時因為缺乏資料,只能將可以藉到的書反覆地閱讀,包括杜甫、陸遊的詩集,以及德國大文豪歌德的詩歌、丹麥思想家基爾克郭爾的日記。如此精讀細品,讓他感受深刻。

所以很多時候,作者不一定有機會親身體驗生活,也不可能造訪完世界各地,但他從書本裡也能得到創作的靈感。以下分享酈道元的名作,筆墨凝練,功底不凡,李白也從中深受啟發。

酈道元

酈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自幼就跟隨父親探求水道,長大後又獨自在北方考察溝渠,還蒐集和整理了各種民間故事和古代傳說,並撰寫了名作《水經注》。

這篇散文記錄了三峽的險峻地勢和秀麗風光,作者在簡短的篇幅裡,用凝練的筆墨,動人的描述,分別展現了四幅山水畫,讓人過目難忘,又彷彿身臨其境。

酈道元

作者先描畫山景,巍巍七百里的三峽,起伏、無中斷。因為“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四周都顯得非常黯淡,甚至有時根本看不見日月輪轉,也很難辨別各種星辰。江面上來往的船隻,更需要小心謹慎。

酈道元

作者從「連綿、高聳」這兩個特點,描寫三峽山勢的險峻和陡峭,而群山又被碧水環繞,所以接下來就順勢寫水。

夏日降雨集中,水勢浩蕩,顯得非常湍急。白帝城到江陵,雖然遙距千里,卻可以朝發夕至。作者以「乘奔禦風」做對比,即使飛奔快馬也不如船快,令人倍感驚詧。

酈道元

詩人已經充分地調動了讀者的興趣,可是忽然筆墨轉換,又抒寫了春冬兩季的景象。當水勢減弱時,三峽又是另一番面貌,只見浪花潔白、江水深碧,清波迴旋、青山倒映,顯得極其清秀俊美。

作者疊加了「素湍、綠潭,絕巘、怪柏,懸泉、瀑布」等景觀,令人覺得險象環生,又趣味無窮。作者不愧為北魏大才子,「清榮峻茂」等詞語,分別形容江水、高山、松柏、野草,準確形象,既表達了作者的舒暢心境,又顯得如詩如畫。

酈道元

最後一段終於轉到秋天,兩岸的崖壁又呈現出別樣景象。雖然江水靜流、草木枯萎,但處處又有一種淒清蕭瑟的感覺。縱然山林幽靜、澗水清涼,可是猿猴悲鳴、空谷迴響,更令人想起巴蜀的漁歌,若是親身聆聽,定會淚濕衣裳。

作者將三峽景像寫得生動傳神,顯得四季分明。但不知何種原因,其實酈道元並沒有進行過實地考察,只是根據東晉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中的內容,加以引用和想像,卻令人感到歷歷在目,可見讀書可以讓人增長見識,也能激發思緒。

酈道元

酈道元的這篇散文筆墨靈動,又縱橫揮灑,既有實景描繪,又有豐富想像。夏天時江水奔騰、一瀉千里,春冬兩季碧溪清澈、古柏倒映;而秋天裡林寒水枯、哀猿唱悲。

高山巍峨、峭壁險峻,四季鮮明、自然和諧,彷彿一幅幅山水畫,讓人神遊幻境、馳騁思維。而盛唐大詩人李白讀到“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也觸發了自己的靈感,瞬間就構思出《早發白帝城》,表達出自己的興奮之情,更體現文字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