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羅丹簡介(西方近代雕塑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大師)

2022-10-21羅丹

羅丹

奧古斯特‧羅丹,19世紀法國偉大的雕塑家,西方近代雕塑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大師,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是現代世界最著名的塑像。

羅丹出生於巴黎拉丁區的公務員家庭。父親一直希望羅丹能掌握一門手藝,過著股實的生活。但是羅丹從小醉心於美術,為此,父親曾撕毀羅丹的畫,將他的鉛筆投入火爐。羅丹的功課都很差,上課時也在畫畫,老師曾用戒尺狠狠打他的手,使他有一個星期不能握筆。在姊姊的資助下,羅丹上了一所工藝美校,在此,他學習了繪畫和雕塑的一些基本知識,並立下志向要當一名雕塑家,並把雕塑作為自己的使命。

羅丹

羅丹去報考著名的巴黎美專,可能是因為他的作品太不合主試者的品味,一連3次都沒有被錄取。羅丹遭到如此挫折,決心再也不投考官方的藝術學校了。不久,一直資助他的姊姊病逝,羅丹心灰意懶,決心進修道院去贖罪。後來,在修道院長的鼓勵下,羅丹重新樹立起從事藝術的志願,於半年後離開了修道院。

在羅丹幾乎喪失信心的時候,他在工藝美校時的老師勒考克一直鼓勵他。同時他遇到了他的模特兒兼伴侶羅絲,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羅丹創作的頭像《塌鼻人》遭到了學院派的輕視,但羅丹仍然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曾在比利時與雕塑家範·拉斯堡合作,稍微有了一點積蓄。利用這點錢,羅丹訪問了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羅馬等地,研究了那裡保存的各個時期的藝術大師的作品。這次遊歷讓羅丹獲得大的收穫,回布魯塞爾後就創作出了精心構製的作品《青銅時代》。

羅丹

塌鼻人雕塑

由於雕像過於逼真,羅丹竟被指控從屍體模印。羅丹百般申辯,經過官方長時間的調查,才證明這確係羅丹的藝術創作,一場風波就此平息,而羅丹的名聲也由此傳開了。

從比利時回到法國,羅丹的創作已經大部分地受到了上流社會的承認。 1880年,他接受政府的委託,為籌建實用美術館設計大門。羅丹以義大利詩人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為題材,構思了規模宏大的《地獄大門》。這件作品整個創作前後費時達20年,最後也沒有正式完成,但部分構思卻在別的作品中有了體現。

1891年,羅丹受法國文學協會之託製作的巴爾札克紀念像再一次遭到非議,有些人認為作品​​太粗陋草率,像一個裹著麻袋片的醉漢。文學協會在輿論嘩然之下,拒絕接受這個紀念像。

羅丹

但在1900年巴黎三國博覽會上,一個專屬的展廳陳列了羅丹的171件作品,成為藝術界的盛舉。成千上萬的人湧來看《地獄之門》、《巴爾扎克》、《雨果》,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和社會名流紛紛向羅丹表示祝賀和敬意。羅丹在法國以外的世界獲得了極大的聲譽,各國博物館爭相購買他的作品,以致能得到羅丹的作品成為一時的時髦事。羅丹終於獲得了成功。

羅丹

地獄之門雕塑

羅丹

巴爾札克雕塑

1904年,羅丹被設在倫敦的國際美術家協會聘為會長,羅丹的榮譽達到了一生的頂點。

羅丹並未就此止步,他唯一的生命就是雕塑。羅丹開始雕塑比真人還大一倍的(思想者)。羅丹親身感受到脫離了獸類之後的思想者所承受的壓力,他透過塑像來表現這種拼搏的偉大。這是羅丹最後一部史詩性的作品,當塑像完成後,他也筋疲力盡了。


感悟: 使命感是人們賦予自身的一種責任感,一個具有使命感的人,往往具有頑強的意志力,能在一連串的挫折中經受住考驗,從而錘煉自己的意志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勤奮,勇敢和富有創新精神的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