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出現了很多才華橫溢的優秀名媛女作家,比如蘇青、關露、潘柳黛、呂碧城、蕭紅、石評梅等等,當然這裡要說的,則是最引人注意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張愛玲。
張愛玲是一位才女,她才華洋溢,7歲開始寫小說,12歲就在雜誌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卻是不順的,甚至最後還孤獨終老,死後一個星期才被發現。
那才華洋溢的張愛玲,有著怎樣的坎坷人生呢?
張愛玲,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張愛玲的家族也曾是顯赫的。她的祖父張佩綸是清朝末期的大臣,她的祖母李菊耦則是清末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當初張佩綸很有口才,李鴻章對他很器重,所以就把長女李菊耦嫁給了他。婚後李菊耦生下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
張志沂是個典型的少爺,他雖然接受過西方教育,但由於他從小就在錦衣玉食的生活中度過,所以當張家開始走向衰敗時, 他只得依靠變賣房產和出租房屋為生。
在張志沂19歲的時候,經過家裡安排,他和黃素瓊結婚。婚後生下一女,也就是張愛玲。黃素瓊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她的祖父是李鴻章麾下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
雖然張志沂和黃素瓊在家世上,是門當戶對,但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因為張志沂是遺少型的少爺,而黃素瓊卻是個新式女性,所以在思想上他們就不能認同對方,以至於兩人經常吵架。
張志沂沒有辦法說服強硬的妻子黃素瓊,時間久了,就在外面又娶了一位側室。
張志沂雖然和黃素瓊的夫妻感情不和,好在他對女兒張愛玲很不錯,並給了張愛玲一個很好的教育環境。
1923年,張志沂在津浦鐵路找了一份工作,張志沂和黃素瓊,以及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就搬到天津居住。
1924年,4歲的張愛玲開始進入私塾,接受私塾教育。
而也正是在1924年,張志沂和黃素瓊的夫妻關係徹底決裂。黃素瓊一氣之下,就丟下女兒張愛玲,跟著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英國留學,這一走,她就走了四年。
而黃素瓊前腳剛走,張志沂就把側室接到家中,更加嚴重的是,張志沂和側室還染上了鴉片,
這發生的一切,都讓張愛玲看在眼裡,也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年僅7歲的張愛玲開始寫小說,而她寫的第一本小說,寫的題材就是家庭悲劇。
張愛玲自母親離開後,一直沉浸在失去母愛的痛苦之中。直到四年後,也就是1928年,黃素瓊從國外回國,雖然她和張志沂的夫妻感情沒有得到改善,但卻為張愛玲帶來了一些母愛。
本來呢,黃素瓊就是一位大家閨秀,又接受過西式教育,本身她就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女子,所以張愛玲跟著她學了不少東西,比如繪畫、英語、鋼琴等等。
1930年,張愛玲(張煐)在母親黃素瓊的堅持下,得以到美國教會辦的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期間,張煐就把名字改為張愛玲。
也正是這一年,張志沂和黃素瓊離婚,年僅10歲的張愛玲親眼目睹了,本來就不溫暖的家庭的破裂,見到了父母的離婚, 她的心裡是很痛苦的。
父母離婚後,張愛玲本想和母親黃素瓊一起生活。但遭到黃素瓊的拒絕。當然黃素瓊並不是不想養育女兒。只是她認為張志沂的經濟狀況要好些,女兒跟著張志沂比跟著自己生活要好,最為重要的是,自己雖然跟張志沂不和,但張志沂對女兒張愛玲還是很關愛的,
所以黃素瓊才決定讓張愛玲跟著父親張志沂過生活。
而父母的離婚,在張愛玲的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因為在張愛玲看來,母親黃素瓊本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但只是由於家中的包辦婚姻,就嫁給了不愛自己的人,從而讓黃素瓊走向了悲劇的道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讓張愛玲有了一個決定,她決定將來一定要找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同時又真正喜歡自己的優秀男子,不能像母親那樣,被一場失敗的婚姻,毀了自己的一生,
然而,張愛玲的決定嚮往是美好的,但事實卻是殘酷的,事情的結局並非她嚮往的那麼美好,反而比她想像的更糟。
1931年,張愛玲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讀書,此時她經過自己不斷的寫作和學習,使得自己寫作方面的才華和天賦,逐漸的凸顯出現。之後,張愛玲就不斷的在校刊,或雜誌上發表自己的作品。
到了1934年,張愛玲的家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初張志沂和黃素瓊夫妻感情不和,一氣之下就娶了一個側室,但沒想到的是,這個側室比黃素瓊更加蠻橫,當張志沂和黃素瓊離婚後,由於側室蠻橫的氣焰越來越嚴重,張志沂一氣之下就把她趕走了。
沒多久,張志沂又和孫寶琦的女兒孫用蕃結婚,當時孫用蕃36歲,她和張志沂結婚後,給張家帶來了很多的益處。
例如,孫用蕃不只帶來了許多的陪嫁物品,而最為重要的是,她為人端莊,又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條,連張志沂也聽她的。
而張志沂在孫用蕃的支持鼓勵下,不僅找到了一份工作,並且還當上了經理,此時的張志沂也算是小有所成了。
本來呢,孫用蕃是端莊賢慧的,她作為繼母,對張愛玲還是很關愛的。張愛玲有個弟弟,名叫張子靜。
孫用蕃的孫家家風,就是對男孩嚴格,所以孫用蕃到張家後,雖然和張愛玲沒有什麼衝突,但孫用蕃為了讓張子靜將來成才,所以對他的要求非常嚴重。
孫用蕃此舉,雖是好心,但在張愛玲看來,繼母孫氏是在「虐待」弟弟,所以在後來,張愛玲逐漸和父親張志沂、繼母孫用蕃越來越不和,以至於後來還曾和繼母大打出手。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愛玲為了抒發心中的不快和不滿,也為了尋求心靈上的一些安慰,她就經常去母親黃素瓊那裡。
1937年夏,張愛玲從上海聖瑪利亞女校畢業,沒多久,於同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自此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序幕。
抗戰爆發後不久,中日雙方就在上海淞滬爆發了一場極為激烈的會戰,也就是淞滬戰。
此時張志沂是在日資銀行工作,他擔心自己會因為工作的原因,被定為漢姦,所以就辭職了。
1938年年底,張愛玲參加英國倫敦大學遠東地區入學考試,第二年,張愛玲考取了倫敦大學的獎學金,並準備前往英國留學。
但由於當時世界各地都在發生激烈的戰爭,張愛玲就沒能去英國留學,而是改去香港大學文學院讀書。
1942年,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戰事波及香港,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只好中斷學業回到上海。
此時由於張愛玲生活經濟狀況緊張,為了生活,為了賺錢養活自己,張愛玲就走向了職業作家的道路,成為了一位職業作家。
張愛玲一生的黃金創作生涯,是在1943年到1945年這三年之間,期間她發表了不少作品,使得她在上海一舉成名。
張愛玲在創作上取得了成功,此時除了有真心為她高興的人,也有對她不懷好意的人。
1944年初春,張愛玲認識了胡蘭成。
胡蘭成,早年學習刻苦,所以有一定的文學功底,他擅長寫作,但他人品卻很低。在抗戰時期,當上海淪陷後,他追隨汪精衛,做了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成為了一名漢姦。
張愛玲和胡蘭成相識後,張愛玲此時雖然已經24歲了,但卻沒有談過戀愛,而胡蘭成卻是個情場高手。
所以,不久張愛玲就對胡蘭成有了好感,並墜入了愛河。
人們常說,戀愛中的女子,智力是零,這說的還真有些道理。
張愛玲墜入愛河後,雖然她知道胡蘭成有妻子,也知道胡蘭成的年紀很大,更知道胡蘭成是個漢姦,但張愛玲卻不想這些,此時她想的只是胡蘭成能和妻子離婚,而和她白頭到老。
1944年,胡蘭成和她的妻子離婚,然後和張愛玲在上海結婚。
其實,從一開始,張愛玲的這段婚姻,就注定是一段悲劇的婚姻。
因為胡蘭成就是個毫無道德可言、個人生活非常糜爛的漢姦。
所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婚姻,只維持了兩年就結束了。
在未認識胡蘭成之前,張愛玲是對愛情非常憧憬的,本希望找一個自己真正的喜愛的,同時也真正喜愛自己的男子,但事與願違,
由於和胡蘭成這段失敗的婚姻,給張愛玲帶來了很大的打擊,讓她對美好的愛情因此破滅。
1947年6月,張愛玲明白這不是愛情,這只是胡蘭成在利用她,於是她毅然的和逃亡中的胡蘭成分手。
上海解放後,張愛玲沒有去台灣,而是留在了上海。
1952年,張愛玲前往香港居住。
1953年,張志沂在上海去世,享年57歲,張愛玲沒有參加父親的葬禮。
1955年,張愛玲離開香港到美國定居。
1956年3月,36歲的張愛玲在美國遇見了比他大29歲的劇作家賴雅。同年8月14日,張愛玲和賴雅結婚。
1957年,黃素瓊在英國倫敦去世,張愛玲也未能參加母親的葬禮。
張愛玲和賴雅的婚姻,總的來說,還是幸福和睦的,因為賴雅雖然比張愛玲年齡大很多,但他對張愛玲真誠善良。
1967年10月8日,賴雅去世。
賴雅過世後,張愛玲就獨自在美國獨居,1972年,她移居洛杉磯,開始了自己的幽居生活。
她在洛杉磯獨居期間,幾乎不見外人,也不和外人說話,甚至有朋友寫信,她也不想看。由於後來她有了嚴重的心理疾病,以至於她在晚年,竟然搬家搬了180多次。
張愛玲在洛杉磯獨居,不願和外人交流,這也注定了她孤獨終老沒人知道的結局。
1995年9月8日,75歲的張愛玲在洛杉磯的寓所中孤獨離世被房東發現,而重要的是,此時她已經去世一個星期了。
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曾經風光無限,但最後卻孤獨終老,落下悲涼的結局,實在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