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是個投機商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憑藉自己的謀略和口才投機鑽營,不僅影響了歷史同時也為自己謀取了權利和財富,甚至可以說他賺取了一個國家!
呂不韋生於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後期,當時七國群雄逐鹿,狼煙四起,打仗是常態。呂不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為在趙國邯鄲城的富商。
在當時的國際關係中有這樣一種外交認知:為了維護兩國間的利益,國君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另一個國家去當人質,就是質子。強國送質子到弱國主要為了拉攏和安撫,弱國送質子到強國主要是為了和平和表示臣服。
秦國太子贏異人,母親夏姬因為不受寵愛,所以贏異人被派到趙國當質子。
呂不韋以他商人的思維,經一番縝密的考查發現贏異人是「奇貨可居」的硬通貨。接下來便以圍繞嬴異人作開了文章。有目的的加大了投資籌碼,實施他的投資策略計畫。
當呂不韋發現嬴異人在趙國生活窘困時就派僕人給異人送去五百兩黃金,當時這個數目可以買下邯鄲城一條街了。呂不韋不久又不惜重金購置了許多珍寶去了秦國,為異人上位的事情在秦國上下打點。拜訪實權和有名望的人,來創造嬴異人個人的品牌形象和建立他的人脈圈。
有錢能使鬼推磨,透過一連串卓有成效的努力呂不韋終於輔佐嬴異人上位當上了秦王。
天有不測風雲。嬴異人當了三年秦王之後便撒手人寰,呂不韋順水推舟得大權獨攬,贏得數不盡的財富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成為秦國的相國,秦始皇嬴政的「仲父」。
呂不韋在秦國為相12年,提出許多利於國家安定、富國強兵的政策,為後來秦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