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歷史名人-孟子簡介(學習孔孟之道)

2022-08-05孟子

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軒,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

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曆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

附《孟子》20句經典名言

1.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如果不能夠同時得到,那就會捨棄魚而選取熊掌。這句話用來比喻當想要的東西產生矛盾的時候,就會選出重要的那一個。

2.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出自《孟子·盡心下》。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江山社稷,君主是最輕的。

3. 週於利者兇年不能殺,週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出自《孟子·盡心下》。在和平之年能夠累積財富,等到了荒年便不會有所窘迫,平時能夠注意道德修養,在亂世中也不會感到迷惑。

4.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自《孟子·離婁下》。那些偉大的人,都是一些童心未泯的人。

5. 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出自《孟子·離婁下》。不合乎禮儀,不合乎道義,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會做這些事的。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長輩,進而去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子女,進而去愛護一整天的孩童。如果能做到了這些,那麼,我們就是將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了社會,也踏出了成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7.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國君會以天下人民的快樂,當做自己的快樂。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當做自己的快樂。君主將自己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臣民也會將國君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

8.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統治者只有能與民同樂,才是真正意義的愛護百姓的生命。當百姓不再為了生老病死的而憂慮的時候,就會服從管理,“從之也輕”,實現“王道”主張。

9.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出自《孟子·離婁上》。不使用圓規、曲尺,沒法畫成圓形和方形……不使用校正樂器的律呂,就校正不了音階……不對天下人施行仁政,就做不到平治天下。這句話是說,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標準和原則。

10.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盡心下》。不實行仁義,而獲得一個國家的人,這樣的事情是有的。但是不施行仁義,而獲得天下的,這樣的事情,絕不會出現。

11. 養心莫善於寡慾。

出自《孟子·盡心》。養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節制慾望,做到清心寡欲。

12. 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出自《孟子·盡心下》。不信任賢德的人,國家就會空虛。不講禮義,上下關係就會混亂。沒有好的政事,國家的錢財就會不足。

13. 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出自《孟子·萬章上》。不懷恨於心,也不留有怨氣。

14.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出自《孟子·盡心》。自己不如別人,還不慚愧,怎麼能比得上人家?

15. 不知足而為屨,我知其不為蔣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不去腳的尺寸,就去編草鞋,我知道他不會編成籃子。這句話說明做事情應從同類者推知其本質

16.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出自《孟子·公孫醜下》。如果想要讓天下天平,當今天下,除了我還有誰呢?

17.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舜,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什麼樣的人?有作為的人也會像舜一樣。

18. 大匠賁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出自《孟子·告子上》。高明的木工師傅教人,一定依循規矩,學習的人也一定要依循規矩。這句話強調做什麼事都有規矩,只有嚴守規矩才能把人教好、把事做好。

19.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出自《孟子·盡心》。如果不把坑填平,水是不會向前流的;君子勵志於洞悉聖人之道,沒有一定的成就,是不能達到聖人的境地。

20. 古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出自《孟子·萬章下》。金聲而玉振之:指奏樂時以鐘聲起音而以磬聲收尾。所謂集大成,就如同奏樂,從敲鐘起音,以擊磬收尾。敲鐘起音是有條理地開始,擊磬收尾是有條理地結束。孟子認為孔子是「集大成」的人。也就是說,智慧的思想家、英明的政治家應該是「集大成」的人。

文/田懷友

田懷友,山東青島人。青島市作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於國內報刊及網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