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員聶海勝的資料簡介(獲「八一勳章」提名!弟弟曾說他始終熱愛工作)

2022-10-07聶海勝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之際,6月27日,今年「八一勳章」3位提名人選公佈。南都記者註意到,解放軍太空人大隊特級航太員聶海勝入選。據南都先前報道,聶海勝曾三探蒼穹,去年57歲的他再領指令長重任登上太空,圓滿完成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其弟弟聶新勝告訴南都記者,“航天員體能訓練強度都很大,好多人可能也吃不了這個苦,但他始終堅持下來了,他熱愛自己的工作。”

三巡太空入選「八一勳章」提名

根據新華社消息,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3人成為「八一勳章」提名人選。公告時間為2022年6月27日至7月1日。

據介紹,聶海勝是湖北棗陽人,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現任解放軍太空人大隊特級航太員。 1998年,他入選我國首批太空人,經過多年刻苦訓練,圓滿完成基礎理論、專業技術、任務模擬等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各項考核。

他是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太空人。 2005年10月,聶海勝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與同乘組太空人密切配合,實現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飛行的重大跨越;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順利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2021年6月,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57歲再上太空,圓滿完成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任務,在軌駐留3個月,精心組織太空站兩次出艙活動,有效檢驗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太服的功能性能、航太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能力,實現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太空站,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太空人。

南都記者了解到,聶海勝曾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2005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太員」榮譽稱號,榮獲「一級航太功勳獎章」。

根據南都先前報道,去年9月17日,結束90天太空旅程的神舟十二號載人太空船返回地球,聶海勝等人平安凱旋,神舟十二號載人太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我想隨著中國綜合實力和國家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將會有更多的航天員刷新記錄,創造高度。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也一定會不辱使命,再立新功!」 在位於西北大漠戈壁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著陸場,成功出艙後的聶海勝面對鏡頭接受訪問時表示。

57歲領命再出征圓滿完成任務

在地面上的家人們,也牽掛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去年9月17日,在聶海勝的母校棗陽一中,其弟弟聶新勝和600名學生一起全程收看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地球直播。直到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那一刻,聶新勝懸著的心才放下,」終於要平安返回了!」在此之前,返回艙要進入中斷聯絡的“黑障區”,外面則是千度的高溫。

聶新勝告訴南都記者,每次哥哥執行出艙任務,他總是捧著手機觀看,「很不容易,印像很深刻」。在他看來,內向、不善言辭的哥哥雖極少談起工作,但他知道飛天」背後的努力與不易,「航太員體能訓練強度都很大,好多人可能也吃不了這個苦,但他始終堅持下來了,他熱愛自己的工作」。

去年,在距離地面390公里的太空站裡,神舟十二號太空人乘組太空中講授“開學第一課”,與香港青少年連線“天地對話”。面對孩子們,聶海勝回憶,「我出生在湖北省棗陽市一個小村莊,小時候在河邊放牛,躺在河邊睡著了,突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大大的翅膀飛向了藍天,那個時候還沒見過飛機,夢當然很快就醒了。

「今年是我第三次出征太空,從舷窗裡看著美麗的藍色地球,浩瀚的星空,每天我的心情都特別地激動,因為這一抹藍色是我從小的理想。」當時57歲的聶海勝已是三探蒼穹,出征前,他染黑了鬢角的白髮。在太空站裡,他帶了一支笛子和特殊的「全家福」——航太員大隊全體現役航太員的集體合影,「太空站的建設和運作是我們全體航太員的責任和任務,現在我把他們帶上來,先讓他們感受感受」。

回首多年航太路,聶海勝心生感慨,「24年間,3次'飛天',平均相隔約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運地走在中國航天的一大步裡。這份榮耀,一生自豪!

採寫:南都記者 張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