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聶鑫,太可惜了。
我們以為她是退圈、轉型,但實際上卻是她已經過世9年。
{還2}01
“都怪我太慣著她,當初要是聽我的學舞蹈,就不會有今天這種事了。”
2013年1月,在導演高衛寧邀約下,聶鑫參與了電視劇《永不褪色的家園》。
這部劇本該讓她的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但誰也沒想到的是,戲還沒拍完,就迎來了一場噩耗:
車禍。
為了呈現更好的效果,劇組人員選擇到福建取景拍攝。
聶鑫作為女一,自然也要跟隨。
路途遙遠,再加上多日的連軸轉,讓聶鑫感到異常疲憊。
於是她坐到了後排準備小睡一會兒。
只是還來不及閉眼,意外就發生了。
一輛車像失控一般朝著聶鑫所在的車衝來,還沒等人反應過來,車身就被撞得稀巴爛。
而坐在後排的聶鑫,也因沒繫安全帶受了重傷。
隨後她被送往醫院,慶幸的是,在醫生的極力挽救下,她保住了生命。
遺憾的是,撞擊力道太狠,導致她的脊椎嚴重受損。
當聶家父母趕來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就是渾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女兒。
霎時間,淚如雨下。
而這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句話。
聶父懊惱著,悲傷著,將所有的過錯全都推到自己一個人身上。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是。
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聶鑫本人。
1980年,聶鑫呱呱墜地。
不同於其他明星那般的一出生就在羅馬,她家的條件,很普通。
父母是普通工人,一個月的薪水勉強維持家中開銷。
值得注意的是,家境並不富裕,但聶家父母總是會竭盡所能的給她最好的生活條件。
比如,全力支持她的夢想。
在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時候,聶母也心血來潮的問了一句:
“你想要學點什麼技能嗎?”
本意也只是想逗逗她,不料,她竟真的認真思考了一下。
「我想學跳舞。」
深思熟慮後,聶鑫吐出五個字。
毋庸置疑,藝術這條路是燒錢的。
除非家境優渥,否則一般人家根本不敢嘗試。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聶家父母想都沒想就應了下來,並且在第二天就把她送往了舞蹈訓練班。
為什麼如此迅速?
原因有二。
第一,為了提升聶鑫的氣質;第二,為了不讓女兒長大和自己一樣在礦上累死累活。
父母的心思,聶鑫明白。
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她比其他人要更努力的還要多。
別人練習,她練習,別人休息,她還在練習。
她的付出,是別人的雙倍。
正是如此,她才會在12歲時打敗一眾強而有力的競爭者進入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當然,能夠取得這樣亮眼的成績,除了她努力刻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她的天賦。
她彷彿就是為舞蹈而生一般,跟隨音樂就宛如一隻蝴蝶。
讓人著迷,讓人嚮往。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天賦傍身,她也從未懈怠過舞蹈,
日復一日的努力,日復一日的練習。
依照這種情況發展,將來的她必定會在舞蹈界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但沒想到一堂表演課,竟改變了她一生的追求。
當時學習舞蹈需要上表演課,在課上,她第一次知道「聲台形表」這四個字的意思。
也是那個時候,她意識到演戲比跳舞更有成就。
不過當時的她並沒有往表演這方面想,畢竟當時的她已經學習了很多年的舞蹈。
最重要的是,成為舞者,也是父母的期望。
然而,命運的劇本還是被改寫了。
而改寫劇本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
選擇放棄舞蹈,走向表演的道路。
但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正是這個決定,讓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還2}02
選擇表演,不是一時腦熱,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聶鑫的腦海中浮現的不是舞蹈,而是和表演有關的畫面。
理智告訴她不要放棄舞蹈,但內心深處卻一直有個聲音告訴她人生就一次,何不遵循自己的意願生活。
最終,她選擇了表演。
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她拿出了當年學習舞蹈的狠勁。
吃飯學,
休息學,
就連上廁所,她都會帶一本和表演有關的書。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了。
她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和沈騰、殷桃成為了校友。
對於她改志願這件事,聶家父母一概不知。
直到通知書送上家門,聶鑫才把事情全盤托出。
生氣嗎?
毋庸置疑。
那個年代的明星不同於現在,有錢有顏就能出人頭地,當時的明星必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翻身農奴把歌唱。
再加上當時的她在舞蹈界已經小有成就,雖比不上楊麗萍,但畢業出來也算是大才女。
所以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老兩口頓時覺得頭尋目眩。
但木已成舟,他們能做的也只有支持。
或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進入學院的後的聶鑫,比之前更努力。
沒有絲毫怠慢,就像是一塊海綿,竭盡全力的去吸收知識。
而除了學習之外,她還會奔波各大劇組,去觀察前輩們如何表演。
課本知識學到了,又累積了經驗。
很快她就迎來了機會。
2001年,得到陳剛導演的青睞,演出了他所執導的電視劇《水果姑娘》。
雖只是個配角,卻讓她一腳踏入演藝圈。
那時她以為等待她的會是無上的榮耀,不曾想,竟是她人生悲慘的開始。
{還2}03
2003年畢業後,聶鑫正式步入演藝圈。
因為外表出色,很快她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女主角戲《藍狐狸》。
不同於上一部戲的配角,在這部劇中,她是唯一的女主角,而且該劇的熱度不低。
播出後,隨著劇中熱度的水漲船高,聶鑫也逐漸走紅。
之後各大導演向她遞出橄欖枝。
《現代愛情故事》《奇蹟世界》《一路夫妻》......
雖說這幾部作品的熱度不如《藍狐》,但也算讓她在圈中站穩了腳步。
之後她的事業一路順風順水,從未遇見瓶頸。
按照這種發展,遲早一天她會成為演藝圈的佼佼者。
但很快,命運就給了她當頭一棒。
拍戲路上遭遇車禍,高位截肢。
演藝生涯毀了,龐大的醫療費也成功壓垮了這一家。
掏不起治療費用,還到欠醫院四十多萬。
更令人髮指的,在聶鑫住院期間,劇組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承擔責任。
他們裝傻充楞,試圖用不逃避的方式逃避責任。
聶家父母一無人脈,二無資源,走投無路之際只能向媒體和大眾求救。
“路不絕,我不想點你們的名字,我只希望能有錢給聶鑫治病。”
文章發出,引發輿論。
網友紛紛跑到劇組的社群帳號留言。
最終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劇組被迫出面解決。
賠了多少錢?
45萬。
對一般家庭而言,算得上巨額,但對於高位截癱的聶鑫而言,僅只是杯水車薪。
怎麼辦?
繼續籌錢。
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明星,紛紛伸出援手。
張晟藝,江一燕,田亮夫婦,其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何晟銘和葉璇。
何晟銘一人捐款25萬,葉璇在不認識聶鑫的情況下捐款五萬元。
患難見真情。
和她同班的杜淳也利用自身資源,在網路上呼籲大家捐款。
可惜的是,造化弄人。
錢籌到了,人沒了。
因為傷勢太重,聶鑫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那一年,她34歲。
自此之後,在也沒有從螢幕上看到她的身影。
可悲嗎?
毋庸置疑。
但好在還有很多愛著她的人。
他們沒有忘記她的樣子,始終在心中為她留下一畝三分地。
如果聶鑫知道,我想她一定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