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是國家一級演員,也是上世紀80年代的「悲劇女皇」。她的表演天賦極高,從骨子裡散發出來貴族的氣質,常給人一種清冷、孤傲之感。
從《杜十娘》中出淤泥而不染的青樓女子“杜十娘”,到《人到中年》中飾演的眼科醫生“陸文婷”,再到《末代皇后》中飾演的“婉容”、 《井》中飾演的「徐麗」…
潘虹憑藉著出色的演技,把一個個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
螢幕上的她獲獎無數,不僅金雞獎、金像獎、小百花等國內大獎拿到手軟,還成為了最早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
生活中的潘虹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她和前夫米家山曾結婚8年,但未生下一子半女。
年輕時,為了事業的成功,潘虹選擇了離婚。離婚後,她始終沒有再婚,後悔沒能守住前夫。
潘虹說:“現在想來這是我的虛榮,我只想要成功。如果我當時選擇做女人,現在也會很幸福。”
那麼,潘虹到底經歷了些什麼,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潘虹出生於上海,原名劉蓉華,父親是上海某稅務局的科長,母親在醫院做會計。
她是家中的長女,一出生就被送到了蘇州姥姥家,由姥姥照顧長大。
潘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她曾在《潘虹獨語》一書中寫道:「那是蘇州,那是外婆的家,那是我童年無憂的伊甸園……那是我和外婆共同生活的日子,那時年少的我還不懂得要珍惜的日子……”
後來,潘虹一直信佛,也是受到了外婆的影響。
等長到六、七歲時,父母終於把潘虹接回家裡,那時他們已經又為她生下了兩個妹妹。
兩個妹妹對她的突然出現非常排斥,在家裡鬧得天翻地覆,覺得她搶走了爸媽的寵愛。
不過潘虹對此並不在意,也很快適應了姊姊的身份。
上學以後,潘虹的學業成績很好,只是個性有點內向,不太合群。
二年級時,上海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來學校招募優秀學生,學校準備讓她報考。
但父親卻在此時出了事,導致潘虹受到牽連,而「政審」沒有通過,被刷了下來。
那一年,潘虹10歲,父親在那個特殊年代遭遇了不公義的對待。潘虹也因此處處遭人白眼,一家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不久後,父親服安眠藥選擇了輕生,母親帶著潘虹來到了龍華火葬場,想看他最後一眼。
母親在雨裡站了很久,卻不被允許進去,即便領骨灰也不行。
最終,是年幼的潘虹代替母親,獨自去把「爸爸」帶回來。
那是潘虹第一次觸摸到了死亡。此後多年,她無數次地回憶起這一天,總覺得有些東西滲進了她的血液,改變了她的命運。
後來,她又獨自坐火車把骨灰送回了老家,3天3夜的車程,她一滴眼淚也沒有流。
潘虹說:“他的死,使我一下子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年齡,甚至超越了痛苦。也就在那一刻,我徹底失去了我的童年。”
那個天真爛漫,在姥姥身邊可以盡情撒嬌的小女孩,一夜長大。從此變得落寞、矜持,又無比倔強。
父親過世後,潘虹改了名字,跟著母親姓「潘」。
母親很快又嫁人了,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兒。
繼父對她算不得多好,也不算不好,只是更疼愛自己的親生女兒多一些。
當潘虹飽受人們的嘲笑、欺辱和歧視時,再也沒有人撐腰。但她卻從不示弱,實在忍不住委屈,就找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她知道,以後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
中學畢業後,潘虹響應號召,成了名下鄉工人,被分配到崇明島的食堂賣飯菜票。
不久後,上海戲劇學院來招生,一直有個演員的夢的潘虹第一時間報了名。
主考官一下子就相中了潘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
就這樣,潘虹成了上戲73級表演系的學生。同學中,有個和她一樣,也是從上海郊區插隊才拿到上戲資格的姑娘,就是奚美娟。
只是奚美娟並沒有潘虹這麼好的運氣,因為臉長得偏長,在那個時代並不討喜,所以整個大學期間一部戲也沒有拍過。
潘虹卻不一樣,她的小圓臉、大眼睛剛好符合當時觀眾的審美,在大二時就開始拍戲了。
《青春》、《歡騰的小涼河》和《朝霞異彩》都是她大學時期的作品。
1976年,潘虹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了上海電影製片廠,並擔任了影片《奴隸的女兒》的女主角。
這部電影並沒有讓潘虹一炮而紅,卻讓她收穫了生命中可以放心依靠的男人──米家山。
當時,米家山只是劇組中一個普通的小美工,長相普通,還比潘虹大8歲。
有一次,潘虹生病了,年輕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已經發燒到了39度。只是拍戲的時候,頻頻出錯。
還是細心的米家山察覺出了她的不對勁,隔著衣服碰了一下她的手,都感受到了燙。
於是,急忙把她送到了醫院,又悉心照顧好幾天。
就是這樣一個善意的舉動,讓從小缺少父愛的潘虹,深深愛上了他。
潘虹曾說:“無論是年齡上,還是成熟度上,我都好像找到了半個父親,他對我更像是兄長加父親。”
面對貌美如花的潘虹,米家山怎麼會不心動?
很快,兩人就談起了戀愛。
和米家山在一起的時光,是安穩又踏實的。彷彿回到了孩提時依偎在姥姥身邊的幸福時光,那麼無憂無慮,不急不躁。
兩年後,24歲的潘虹嫁給了32歲的米家山,從此她也擁有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家。
結婚後不久,潘虹受到了楊延晉導演的邀請,擔任了電影《苦惱人的笑》的女主角。
沒想到,拍攝時,兩人每日在劇組相處,竟傳出了緋聞。
楊延晉當時已經結婚了,妻子也是上影廠的演員,名叫洪融。洪融是個很剛烈的女子,直接將兩人的書信貼到了上影廠的大院子裡,並大鬧上影廠。
洪融認定了兩人之間的“不清白”,任憑潘虹怎麼解釋她也不信,還要讓潘虹身邊名裂。
一時間,潘虹的名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米家山氣不過,跑到楊延晉家亂砸一通。
最終,楊延晉被記了過,和洪融離了婚。
還好這件事並沒有影響潘虹和米家山的感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護她。
後來,這部《苦惱人的笑聲》登上了坎城影展,一舉拿下多個獎項。潘虹也從名不見經傳,搖身一變,成了國內最早獲得坎城影展獎項的女演員。
當時潘虹夫妻倆,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成都,兩地分居確實不是長久之計。為了維護婚姻的穩定,潘虹主動提出了調到米家山所在的峨眉電影製片廠。
米家山的心中不是沒有竊喜的,想著每一個晨昏終可相伴了。如果再要一個孩子,人生就完美了。
但潘虹一到峨眉廠,立刻成了柱子,終日在外面拍戲,相聚的時間甚至比之前還少。
1981年,潘虹在電影《杜十娘》中,飾演身處青樓,卻內心堅貞的「杜十娘」。
這部作品算得上是潘虹演藝生涯中的重大轉折。
這部影片被送往亞洲電影節參展。更幸運地是,潘虹憑藉著《杜十娘》奪得了第四屆小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和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1983年,著名導演王啟民找到潘虹,想邀請她當《人到中年》的女一號-陸文婷。此時潘虹還不到30歲,有些太年輕了。
原著作者諫容對她並不太看好,第一次看到潘虹時,就直言不諱地說:“你太漂亮了,不是我想像中的陸文婷的形象。”
諫容心目中陸文婷的美,是不動聲色的,演員如果太漂亮了是會讓陸文婷減分的。
在電影中,陸文婷作為一名出色的眼科醫生,卻始終無法衡量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很具有80年代知識分子的社會代表性。
這個角色很不好演,年紀跨度之大,人物心理之複雜,很考驗演員的演技和功力。
但導演最後還是頂住了重重壓力,選擇了潘虹。
為了把自己最大的「變成」陸文婷,潘虹斷絕了一切社交,特地到四川醫學院體驗生活。每天跟著醫生查房、看手術…
好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電影播出後,陸文婷的命運引發了全國觀眾的共鳴,喚醒了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命運趨同感。
諫容看完之後,也感動不已,承認之前不看好潘虹是自己的失誤。
她說:“我聽到很多關於潘虹為塑造這個人物而做的種種努力的故事,那本身也是一篇動人的小說。”
憑藉這部影片,潘虹斬獲了第三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同年,潘虹又在巴金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寒夜》飾演女主角「曾樹生」。
這部影片拿下了華表獎優秀影片等多項大獎,成為中國第一次成功入圍參賽坎城影展的電影。
此後的《火龍》、《末代皇后》、《井》、《最後的貴族》……一部部優秀的作品,讓潘虹獲獎無數,事業達到了巔峰。
潘虹火了,米家山的壓力越來越大。
當年新婚之夜,米家山曾問潘虹:“你想要什麼?”
潘虹說:“我想要成功。”
米家山理解潘虹的夢想,一個女演員的演藝生涯是短暫的,轉瞬即逝,需要牢牢抓住每一個機會。
所以結婚後,潘虹沒有回歸家庭相夫教子。米家山不但沒有抱怨過,還在她接戲時,為她把關劇本,找參考資料。
為了能在事業上對潘虹有更大的幫助,米家山也專門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了導演系。
潘虹紅的太快了,兩人的差距還是無可避免的越來越大。他們在別人眼中幸福完美的婚姻,早就亮起了紅燈。
潘虹說:「我這個活在銀幕上的女人,已經在角色裡經歷了太多的人生。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所以在自己的故事裡就只好三緘其口,欲說還休。
潘虹成名後,米家山希望她能放慢自己在事業上的腳步,回歸家庭生個孩子。
她曾經想要成功、名利,早已得到,也該為家庭想一想了。
兩人結婚8年,在一起相聚的時間卻只有短短的380天。其餘的時間,都是因為拍戲而兩地分居,再牢固的感情也禁不起如此消耗。
可惜潘虹還是選擇了事業,最終,米家山提出了離婚。
多年後,潘虹說:「從十歲起,我就知道,我的頑強是我唯一的依靠。曾經渴望能有一個男人的肩膀,讓我靠著憩息。我曾經得到過。
可是,這世間總有那麼多不被預料的安排,還有那麼多的瑣碎的錯誤。命運,終於又將我們分開。 」
令人沒想到的是,兩人分開後在事業上反而開始並行不悖。
1988年,潘虹成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是新中國最早等上該封面的華人藝人。
1992年,又以影片《股瘋》,拿到了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首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第五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首屆長春電影節金鹿獎等多個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米家山也不甘落後,憑藉《彎彎的石徑》,獲得了「第三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電視劇一等獎」。
隨後,再度憑藉喜劇電影《頑主》,提名了“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從而享譽影壇。
潘虹離開米家山後,也並沒有讓關係變得劍拔弩張,反而更像是親密的朋友。
逢年過節還會特意打去電話問候,聽說米家山得了痛風,她也第一時間打過去關心。
在觀眾眼中,潘虹始終是驕傲的,骨子透著冷清疏離。唯獨對米家山這件事上,潘虹總是一反常態。
在很多次訪談中,潘虹都毫不避諱地表示,米家山是她一生的牽掛,始終對他念念不忘。
可惜,兩人還是錯過了彼此。
潘虹離婚後,也交往了幾個男朋友。有才華洋溢的,有幽默帥氣的,有帶孩子的,也有商業精英,可每次再度觸及婚姻之門時,潘虹都猶豫了。
她害怕自己做不了一個好妻子,也怕自己做不了一位好母親。
隨著歲月的流逝,潘虹在事業也開始走了下坡路,在各個影視劇中演起了眼神中透著精明凌厲的「惡婆婆」。
曾有人問她:“如今只能演戲份很少的配角,甘心嗎?”
潘虹卻淡淡地說:“像我這個年紀的女人,不演媽媽又演什麼呢?”
也許她早以和歲月達成了和解,美人遲暮又如何?她依然可以冷傲、高貴、氣質卓然。
如今,已經68歲的潘虹,依然保持獨居,刻意保持著和名利場的距離。
就算是做運動,也只喜歡不和任何人協調合作的類型,比如說:游泳、散步。
潘虹說:“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疏遠的。”
到了60歲後,潘虹也開始羨慕了同齡人含飴弄孫的生活。
她掏心掏肺地感嘆:“我寧願不要什麼影后,我只想要幾個孩子。”
潘虹一直是喜歡小孩的,年輕時要不是很喜歡演員這個職業,或許早就開了一家幼稚園,當了老師。
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玩鬧鬧,想想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回憶起和米家山的那段婚姻,潘虹滿是後悔:「我年輕的時候把成功看得太重,如果那時捨得放棄一點點,我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母親和演員。
在別人眼裡,我可能算是成功人士,但這代價太大了。其實人應該要有一個屬性,一個女演員在婚嫁的年紀還是該捨棄什麼。我的個人悲劇就是追求完美。
而我發現女人不能太完美,不能太有靈氣了,還是要追求一份普通。 」
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潘虹醒悟的還是太晚了。
不過人生沒有錯路,每一步都算。要是沒有潘虹對事業的堅持,也會有那麼多經典的作品呈現給觀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