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春晚會後悔的。
我後悔了,因為沈騰馬麗的小品。
大年初一我特意補了一下沈騰馬麗的小品 ,非常不錯,很真實,很有預見性。
憋到大年初三,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郝主任,當你把別人推進深坑的時候,深坑也在凝望你…
如果掉進深坑的不是馬麗馬局長,而是一個普通人,比如楊功訊、張扣扣、比如辦結婚證書跑了三次的新聞當事人。
郝主任(沈騰):跑流程,依流程
當馬莉(普通人)真的去跑流程, 又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拖延、偏袒、不了了之。
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賠償幾百塊醫藥費。
所以不管是小品裡面的正義,或是現實裡的正義,不再是靠規定、法則、流程給予的。
這很恐怖!很可悲!
而是靠馬麗馬局長(高一層)的施壓才能解決。
其實馬麗(普通人身分)跟楊功訊有什麼不同?
只不過一個掉進去的坑比較淺,一個掉進去的坑比較深。
掉進淺坑的頂多是受了一些傷。
掉進深坑的失去的便是命。
有的人掉進坑裡,爬起來,拍拍屁股走了。
有的人掉進坑里,「不自量力」想把坑填平!
如果說毒J材結果,讓觀眾體會到失望的滋味。
那麼核S珊後果,讓觀眾們,體會到的是比失望更嚴重的情緒層次。
所以應該受到懲罰的是誰?
坑?
沈騰飾演的郝主任?
馬麗飾演的普通人大姊?
馬麗飾演的馬局長?
我看有不少自媒體人建議嚴懲楊功訊,我卻覺得恰恰相反。
真正需要嚴懲或需要震懾的群體是沈騰飾演的郝主任,以及郝主任代表的一大群群體。
觀眾遵紀守法,相信流程和規則的前提是規則、流程能保護自己和家人。
主動捐血人群日益減少便是一種需要反思的現象。
如果不能得到基本的公正,震懾、逼迫觀眾都是沒用的。
就像一個不好看、不好笑的脫口秀,你拿著刀架在觀眾脖子上,觀眾笑不出來,頂多是苦笑、假笑、冷笑。
而囂張的、無所「畏懼」的郝主任們,才是最該好好敲打敲打的目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