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除夕夜,我因為加班,沒有看春晚。初一下午,才看。
當看到每年都是熱門的沈騰馬麗的小品,有一些想法。
別的不說,當馬麗身為局長,從口袋掏出折疊手機,要錄影的時候,我就覺得不舒服。
首先是折疊螢幕手機比較貴,如果不是置入廣告,不該讓領導者用這麼貴的手機,要低調。不管是不是真有錢,「低調」是不可或缺的。從“表哥”,再到去年的那位戴著奢侈品首飾的美女發言人,當在媒體面前用比較貴的東西的時候,不得不讓人民群眾往“貪污腐敗”上想。所以,央視的很多訪談類節目,如果採訪的是“官員”,一般會穿工作的製服,或者沒有任何標識的衣服。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做法,才是明智的。我當時就覺得,為什麼給」馬局長」安排了折疊螢幕手機呢?
還有,就是拿出手機就錄影。這種做法是公職人員十分反感的。不是怕曝光,而是怕被別有用心的人將視頻裁剪,粘貼,進行二次加工,然後表達的跟實際發生的不一樣,會引發“輿情”。這也是很可怕的事。一旦引發輿情,後邊很不好處理。可是“馬局長”作為“一把手”,竟然直接就這麼做? !確實有點不可思議。就算是別人要錄像,她都該去攔著、勸著,盡量不讓錄像,怎麼能主動的去錄像呢?
不過「郝科長」面對鏡頭,還是很兩把刷子的,可見日常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處理緊急突發事件還是處理的很好的。不評論小品中做法的對錯,只說他的個人能力。其實,政府機關在處理群眾訴求的時候,也很難。能幹的一定會積極主動的去乾,畢竟早晚都要幹的,也沒必要拖著。有些事真不是這個級別能處理的了的,沒辦法,只能逐級反映,等待的時間就比較長,中間再出現點別的事情,沒協調好,可能就會給大家造成“不作為”的假象。
小品中說的「6.2公尺的大坑,涉及七、八個部門,還涉及開發區」真的是一個科長就能給解決的嗎?真的能自己掏腰包把「坑」給堵上嗎?如果真的是有位「慈善家」想出錢把「坑」給堵上,是不是也得協調交通、城管、市政、慈善協會等部門?善款專款專用,交通部門發布提醒,是道路採取管制措施,還是直接固定時間限制通行?是市府公開招標?這真不是一個光掏錢僱個挖土機用土給填上的事。甚至還有填上後,道路是否符合標準,審計、日後的道路維護等後續問題…
還有就是前邊馬莉直接走進了「郝科長」的辦公室。別的不說,政府機關如果有對外業務,也就是給老百姓的業務,都是有業務大廳的。你去業務大廳,是沒有人攔著你,但是如果你直接進後邊的辦公區,不說攔著你,也是需要登記。
只是發表個人看法,不喜勿噴,只是說出自己的想法,真的覺得小品很好,很有深意,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思考。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