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簡介資料(沈醉安度晚年,週養浩客死他鄉,徐遠舉為何會把自己氣得爆血管?)

2023-01-16沈醉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小說和電影《紅岩》中,有三個反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三個反派都有歷史原型:徐鵬飛是保密局西南特區少將區長徐遠舉,沈養齋是保密局西南特區副區長兼少將督察主任周養浩,嚴醉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保密局西南特區雲南站少將站長、中將遊擊司令沈醉。

《紅岩》中這三個反派還有一個稱呼,叫做“軍統三劍客”,他們在雲南起義時先後被抓起來關進了昆明錢局街陸軍監獄,一開始相對無言默默流淚,一會兒又破涕為笑懷互相慶賀:“大難不死,終於團圓。”

沈醉

「軍統三劍客」被抓後嚇得哭鼻子,可不是半壺老酒杜撰,而是沈醉回憶錄的白紙黑字描述:「一年後,我們三人先後從昆明被押解到了重慶,關押我們三人的地方,正是一年多前我們囚禁和屠殺革命人士的白公館,歷史真是這樣無情嗎?

這三個將軍級特務一開始還互相安慰、祝賀,過了幾天,徐遠舉和周養浩知道自己是被沈醉「留下來、交出去」的,畫風馬上就變了:徐遠舉冷嘲熱諷,週養浩掄起板凳,要不是宋希濂手疾眼快擋了一下,沈醉就沒機會寫出那麼多回憶錄了——週養浩綽號“書生殺手”,他那一板凳可不是鬧著玩的。

被抓之後,這三人在一起待了十多年,歲月消除了仇恨,卻沒有改變他們的性格:徐遠舉依然暴躁,週養浩依然狡猾,沈醉的性格,半壺老酒不敢妄議,因為此人後來恢復了起義將領身份,也寫了大量極具史料價值的回憶錄,本文中的所有黑體字,均出自沈醉的回憶錄。

沈醉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軍統三劍客」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1960年11月28日,沈醉羈押十年後,被第二批特赦;週養浩一直等到1975年3月19日,才跟黃維、文強等人最後一批被釋放;暴躁的徐遠舉沒有等到特赦那一天,他1973年1月22日就直接把自己氣得爆了血管。

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有兩個聰明人,一個是曾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山東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的王耀武,另一個就是沈醉了。

很多資料都說沈醉是軍統少將,這是有些不準確的,在沈醉被抓之前,已經拿到了老蔣給他的委任狀:「原國防部駐雲南專員辦公室晉升為雲南區專員公署,國防部雲南區遊擊司令部晉升為總司令部,晉升沈醉為中將,委任其為公署主任兼總司令。

沈醉一直說自己是少將而非中將,自然有他的想法:很多少將和校官並沒有進入戰犯管理所,有的直接釋放,有的去了軍校講課,但是中將和上將基本都會被當做戰犯對待。

沈醉

沈醉人如其名,審時度勢和以醒為醉的功夫都很到家。羈押於各地的高級戰犯於1956年匯聚到功德林不久,沈醉就混得如魚得水,見啥人說啥話,跟很多人都交上了朋友,黃維眼高於頂,只肯跟沈醉多聊幾句,王陵基、杜聿明、王耀武等人跟沈醉幾乎是無話不談。宋希濂被特赦後往功德林送了四包糖果,其中一包就是給沈醉的。

沈醉文筆很好,所寫的資料也生動有趣,一度被認為可以第一批就獲得特赦。第一批特赦名單出來而沈醉榜上無名,他心中十分失落還有些憤懣,杜聿明握著他的手提醒:「老弟,你今天還不符合特赦的標準,好好再爭取一下吧,我在外面等候見你…請記得時間,你還不滿十年嘛!

杜聿明一語驚醒夢中人,沈醉一算就明白了:「我是1949年12月9日被扣押在昆明五華山盧漢的辦公室,後來又在陸軍監獄優待室住了幾個月才送進牢房的,嚴格說起來,還沒有改造十年期滿。

沈醉

第一批特赦人員中的曾擴情為了安慰沈醉,還想把自己心愛的《唐詩三百首》當做臨別贈禮,杜聿明一把搶去扔還:“讓這本書陪著你出去吧!”

杜聿明考慮很週詳、做事很周到,他不讓曾擴情送書給沈醉,也是在祝愿沈醉也不會長期呆在功德林。

沈醉遇事總是能“想得開”,他可不像徐遠舉和周養浩那樣第一批榜上無名就怪話連篇,而是埋下頭來繼續筆耕、改造,果然就在1960年11月28日的第二批特赦名單上,出現了「保密局雲南站少將站長」沈醉的名字。

沈醉被特赦那一天,代表未特赦人員發言的,是他的老朋友徐遠舉,這在當時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首批特赦的時候,代表未獲赦人員發言的,就是第二批被特赦的龐鏡塘。

會後,沈醉和徐遠舉激動地擁抱:「他祝賀我獲得新生,我預祝他第三批得到特赦。」

沈醉

前面咱們說過,徐遠舉是個暴脾氣,做事也比較情緒化,第一批特赦時,就是他和徐遠舉怪話最多,這次由他當發言代表,又讓他十分興奮,結果第三批特赦名單上,還是沒有他的名字。

第三批特赦名單上只有一個特務,那就是保密局經理處少將處長郭旭--此人當特務的時候,基本上是負責做買賣,跟破獲《挺進報》而受到毛人鳳賞識的徐遠舉有很大差別。

徐遠舉一誇就笑,一批就跳,但是有一點他做得還算不錯,在那特殊的十年裡,從來不寫誣陷別人的材料。

原本徐遠舉也是可能早一點被特赦的,但是他趕上了那十年,1966年以後特赦停止,徐遠舉似乎也就沒啥盼頭了。

沈醉

特赦無望的徐遠舉變得更加暴躁,1973年1月21日終於出事了:「徐遠舉在縫紉組勞動期間,因工作馬虎,經他手縫製的衣服,經檢驗都不合格,讓他返工,他不肯。願意幫他一把,勸他不要鬥氣。但因腦血管破裂而無法救治,所以第二天早上就過世了。

沈醉對徐遠舉的死亡表示了惋惜,卻隻字不提週養浩的結局,這是因為週養浩實在是陰險狡詐、心狠手辣,他在1975年被特赦,實在是有些太便宜了——他根本就沒有真正改變,對過去的罪惡也沒有認真反省。

1949年徐遠舉被抓後驚恐得“不時用袖子輕輕揩擦從鷹嘴尖鼻流出的清水”,週養浩卻在琢磨怎麼弄死沈醉。

沈醉

後面發生的事情,半壺老酒前幾天寫過:週養浩就這樣一直偽裝到1975年,躲過了所有風浪,在特赦後獲準去他想去的地方。

我們可以想見,如果週養浩被老蔣小蔣批准上島,肯定會翻臉無情,對沈醉等人大肆攻擊。

週養浩之所以沒機會攻擊沈醉和功德林管理人員,是因為當時老蔣已經奄奄一息,毛人鳳爛得骨頭渣子都沒了,那些特務新貴根本就不收留這個已經六十五歲老掉牙的「前輩」。

被舊主子拒於門外,週養浩只好飄零海外,從此消失在人們視線之外──他就是想罵人,也沒人屑於聽了。

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通達世情的沈醉晚年幸福,不但著述極豐,還恢復了起義將領身份,在耄耋之年享受著副部級待遇,氣死在戰犯管理所的徐遠舉和客死他鄉的周養浩,要是能知道沈醉有如此美滿的晚年,會不會氣冒眼睛?

猜你喜歡